在種柑過程中,比紅蜘蛛、潰瘍病等病蟲害更可怕的是,打藥以後病蟲害沒有消滅,反倒引起了藥害。藥害的發生,大多是因為技術差、農藥使用不當造成,有時候儘管藥是好藥,但是操作不當藥害發生的可能性就大了,其實,藥本無辜。
藥害的發生除了前面所說的溫度、濕度,藥劑的使用濃度以外,農藥混配不當、藥劑選擇以及配藥方式不當等也會造成藥害。
1、受噴藥時期,如高溫、低溫的影響
高溫噴石硫合劑;無機銅製劑在果樹花期、幼果期,高溫、高濕天氣使用易發生藥害;三唑錫成分的殺蟎劑在嫩梢期使用易引起藥害。
2、農藥濃度過大
多效唑正常情況下是比較安全的調節劑,按正常的倍數一般不會出現藥害,但盲目加大濃度,或使用次數太多,又或者在特別弱的樹使用,則容易出現嚴重落葉。打920可以解多效唑中毒,但是新手掌握不好濃度不是很安全,推薦使用海藻酸+芸苔素。
3、小廠藥或含隱形成分,小廠有些藥的質量不高、安全係數低,很容易出問題。
殺蟎劑加了沒有標籤的有機矽,施用以後發生藥害。
4、農藥混配不當
有些農藥混用能產生增效的作用,並減少用藥次數,但如果對農藥不熟悉隨意混用,影響藥效還是其次,發生藥害可就不好了。如三唑錫和代森錳鋅混配施用,果實會出現大量黑斑點。
還有成分重複,造成了濃度疊加。例如復配太多的乳油製劑、微乳製劑藥物,其中的溶劑濃度過多,可能會溶化果實皮層導致藥害。
5、其他因素
對除草劑、重金屬、激素等較敏感;水池、藥管清洗不幹凈,農藥殘留;攪拌不均勻(可濕性粉劑的粉粒粗大時,在水中沉澱速度快,如不及時攪拌,藥池下部的藥液濃度增大)等,均有可能引起藥害。
幼樹不能使用除草劑
殺梢素飄到果面引起的藥害
通常來說,輕微藥害有時樹體能自行修復,但大多數的藥害是不可逆的,而且藥害發生往往面積比較大,會嚴重降低果實的商品價值和經濟效益。藥害發生以後,建議馬上用清水進行沖洗,並結合中和緩解、追施速效肥料和加強管理等措施,將用藥錯誤的危害降到最低。
二、補救措施
1、噴水沖洗
若是葉片和植株因噴洒藥液而引起藥害,對內吸型農藥造成的藥害,應立即用清水反覆沖洗3~4次,儘量把植株表面的藥液沖刷掉,以減少植株對農藥的吸收。還可以通過澆水增加細胞的水分,降低植株內藥物的相對含量。
2、中和緩解
發現藥害後要立即暫停使用同類藥劑。如果用錯藥後及時發現,可在懂藥理的技術人員的指導下經水洗後進行異性中和。即酸性農藥發生藥害可用鹼性農藥中和化解,也可撒施一些生石灰或草木灰,藥害較強的還可用1%的漂白粉液噴施葉面。對鹼性農藥引起的藥害,可增施硫酸銨等酸性肥料。
若錯用或過量使用有機磷、菊酯類、氨基甲酸脂類農藥造成藥害,可噴施0.5-1.%的石灰水溶液或同等濃度的洗衣粉或肥皂水,尤以噴洒碳酸氫銨鹼性化肥溶液為佳。如是石硫合劑導致的藥害,在水洗的基礎上噴400-500倍的米醋液,可減輕藥害。
對於抑制和干擾作物生長的調節劑、除草劑發生的藥害,可噴洒50-100ppm「九二0」激素類植物生長調節劑,緩解藥害。因高錳酸鉀是一種強氧化劑,對多種化學物質都具有氧化分解作用,所以噴洒6000倍高錳酸鉀溶液亦能有效緩解藥害。
3、追施速效肥料
產生藥害後,一般可通過澆水並增加追肥來增強作物的長勢,提高對藥害的抵抗力。 此外,還要葉面噴施0.3%的尿素加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每隔5-7天一次,連噴2-3次,以促使植株生長,提高藥害抵抗能力,降低藥害造成的損失。
如葉面已產生藥斑、葉緣焦枯或植株焦化等症狀的藥害,噴水灌水洗藥根本無效,可追肥中耕,每畝施用尿素5-6公斤,促進植株恢復生長,減輕藥害程度。
4、加強管理
對發生藥害的柑橘植株,可適量修剪,除去已枯死的枝葉,防止植株體內的藥劑繼續傳導和滲透,阻止枯死部分蔓延以及健康部位受到感染。同時,加強中耕鬆土,深度10-15厘米為宜,改善土壤的通透性,促進根系發育,增強根系吸收水肥的能力。搞好病蟲害防治。
科學用藥應秉持精簡、安全、高效、經濟的原則,大基地建議做藥前安全性配方試驗,儘量避免藥害。
來源:大橘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