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菌肥不能混用?有機肥過量燒根?這些施肥「雷區」你避開了嗎

2019-09-19     病蟲害防治

肥料在促進農業增產增效方面作用巨大,無論是化肥、有機肥,還是生物菌肥都有各自的施用機理,用對了,事半功倍;用錯了事倍功半。近年來,農民在技術上往往不注意細節,憑經驗施用,結果就一步步走進了這些誤區……

警醒生物菌肥「暗黑區」

和農藥混用為了提高肥效,有些農民往往將生物菌肥與殺菌劑、殺蟲劑、除草劑等混合用,這樣很容易殺死生物菌。

正確施法:在施用時,若施菌肥與防病蟲、除草相矛盾時,可先施菌肥,隔48小時後,再打藥除草。若拌種,切忌和已拌好殺菌劑的種子混合使用。同時還應防止與未腐熟的農家肥混用,這樣會直接殺死生物菌。

與化肥大量混用高濃度的化學物質對菌肥里的微生物有毒害作用,尤其與碳酸氫銨等鹼性肥料和硝酸鈉等生理鹼性肥料混用時,可以大量殺死菌肥里的微生物。

正確施法:對於多年來用化肥的田塊施用了生物菌肥,不能大量施用化肥,因農作物對化肥產生了依賴性,用生物菌肥取代氮肥不能一下子適應,因此,其取代理應做到第一、二、三年分別取代30%、40%和60%。磷、鉀肥只能補足,不能減少。

不同種類菌肥混用菌肥種類很多,其所含的活性菌不同,它們之間是否有相互抵製作用還不是很清楚,若相互抵制,則會降低肥效。

正確施法:生物菌肥最好只施用一種,不宜將含有不同有益菌的多種生物菌肥同時施用,更不應經常更換施用不同種類的生物菌。

莫入化肥「深水區」

鈣鎂磷肥作追肥鈣鎂磷肥在水中不易溶解,肥效緩慢,作追肥,特別是在農作物生長的中期以後追肥,其利用率較低,效果也差。

正確施法:鈣鎂磷肥只能作基肥與有機肥混施,作拌種肥效也好。

過磷酸鈣直接拌種過磷酸鈣中含有3.5%~5%的游離酸,腐蝕性很強,直接拌種會降低種子的發芽率和出苗率。

正確施法:作追肥應開溝深施。作種肥時應施在種子的下方或旁側5~6厘米處,用土把肥料與種子隔開。

鋅肥與磷肥混合施用由於鋅、磷之間存在嚴重的「拮抗作用」,如將硫酸鋅與過磷酸鈣混合施用,在很大程度上可抑制硫酸鋅的肥效,使其有效性下降。

正確施法:鋅肥與磷肥應分開施,磷肥作基肥、鋅肥作苗肥,或鋅肥作基肥、磷肥作苗肥,這樣能提高磷、鋅肥的肥效。

涼水溶解硼砂噴施由於硼砂溶解在涼水中以後,很快會出現「再結晶」,致使硼砂溶液析出,失去肥效。

正確施法:先將硼肥放入熱水瓶中,加開水溶解,蓋緊瓶塞帶至田間,再對涼水至所需的濃度,效果會大大提高。

當心有機肥「惹禍端」

過量施用易燒苗、致使土壤中磷、鉀等養分大量集聚,造成土壤養分不平衡。同時,造成土壤中硝酸根離子集聚,致使作物硝酸根鹽超標,土壤溶液濃度高,不利於根系吸水。

正確施法:施用有機肥不是越多越好,一般畝施1000~1500公斤或綠肥1000~1500公斤。

有機、無機配合不夠有機肥料養分全面,但含量低,在作物旺盛生長期,單獨施用不能充分滿足作物對養分的需求。

正確施法:在施用時加入適量的碳銨或尿素,以調節碳氮比,防止出現微生物與作物爭氮的現象。

未經腐熟生肥在土壤中經微生物分解發酵,產生的氨氣容易引發作物燒根、中毒,有的還會滋生雜草和傳播病蟲害。

正確做法:可建貯糞池發酵,或將堆肥堆積加水濕潤,用泥封住,使其溫度達到35~40℃,經過25~30天即可發酵完畢,將糞肥在60℃條件下充分發酵,可殺滅蟲卵和雜草種子,使用時更安全有效。

來源 | 《農村·農業·農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_tRLSm0BJleJMoPMZjj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