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挑大閘蟹怎麼辦?學會這三招保證你吃個過癮

2019-08-30     喵鮮女美食

大閘蟹學名叫"中華絨螯蟹",是洄遊性甲殼類生物,自然生長的大閘蟹,出生於江河入海口,游回湖泊生長,第二年再次回到出生地繁衍。

如今的蟹,基本都是人工培育的。3月在水中投下扣蟹(蟹苗生長一年而成),過5-6個月就可以收捕。

陽澄湖、太湖這些大名鼎鼎的產地就不多說了,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怎麼挑大閘蟹!

一、好吃的大閘蟹是什麼樣的?

1、其實螃蟹主要吃個乾淨,這也就對水質要求比較嚴格,金爪,黃毛,青背,白肚是真正優質河蟹的特點。

陽澄湖,鉗毛多而色淺,所謂"金毛";太湖,腹部常有圓點,毛色略深;洪澤湖,蟹肚和毛色都更暗,但價格便宜了不少。

如果蟹過白,也可能有問題,現在有不良商家用"洗蟹水"清洗螃蟹,經過清洗的螃蟹身體泛白,缺少了自然的黃色。

2、螃蟹吃起來帶天然腥味是正常的,但絕對不是泥土味。

3、蟹肉自帶鮮甜口感,而黃和膏更是讓大閘蟹變得更加充滿魅力。"九月圓臍十月尖",黃膏完滿了,這一入口就知好壞。

"蟹黃"是母蟹的肝胰腺和性腺,"蟹膏"是公蟹的副性腺及分泌物,豐腴的粗脂肪和蛋白質給人們帶來了愉悅滿足的口感。

說白了蟹的"鮮"主要來自於游離胺基酸,"甜"則是甘氨酸和丙氨酸。"蟹味",與餌料有很大關係。

二、螃蟹平常吃什麼?

說起來大閘蟹也算是雜食性動物了:雜魚、螺螄、玉米、飼料都有,甚至還會殘食體弱的同類…

吃法自然也是很多種。可蒸、煮、炸、煎、炒、烤、醉等等。蟹作為主料、輔料,乃至調味料,簡直無所不能。最常見的做法,自然還是煮和蒸。比起糾結於蒸還是煮,挑選到優質的大閘蟹更重要。

三、挑選螃蟹的方法

1、螃蟹被綁著飛了那麼久肯定不如剛捕撈時健步如飛,翻過來看看蟹腳的不安分程度,能不能迅速翻身就可判斷蟹的活力。

2、蟹生長過程中,每隔5-10天蛻殼一次,每次蛻殼後,殼更硬,蟹就更成熟。

蟹成熟後,蟹鉗細毛濃密不留縫隙,蟹身堅硬,稍微用力捏捏蟹腳手感瓷實而帶有一定彈性。捏上去軟而空的肯定是不好。

3、蟹的外觀蟹腹部,潔白乾凈帶著自然黃色,腹甲上部透出微微的紅,那可是暗示著滿噹噹的蟹黃,腹部飽滿、凸起的為佳。

馬上就到中秋節了,全家圍坐一起吃蟹自然是最幸福的事情之一,螃蟹屬於寒性的食物,千萬不可貪多哦~

註: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kTnX8mwBJleJMoPM4ZI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