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職業餐飲網 焦逸夢 譚秀平
高峰期近1000家直營店,年銷售額超20億元,每天能賣出30噸生日蛋糕和麵包,一個中秋節還能搭上20萬噸月餅!
但這樣一家企業,最近卻傳出要「四分五裂」了,340家門店要改名,中國烘焙大王好利來,就要這樣散夥了?
從一家小店起步,到創始人羅紅的兩個哥哥、幾位密友一起合夥創業,成功上市,時至今日終於打下了江山,卻因為利益分配問題,最終分道揚鑣!
合夥干餐飲、合夥創業,真的這麼難?
一
烘焙大王「散夥」分家,近50%店改名
在干餐飲之前,愛好攝影的羅紅,開的是一家照片沖洗店。
沒有想到,羅紅母親退休過第一個生日時,他竟然連一個滿意的蛋糕都沒買到,都很普通,無法表達對親人的愛意,這事兒對一般人來說可能就是一次遺憾罷了,但對開過店、從過商的羅紅來說,卻覺得機會來了,這說明當時的烘焙行業就是一塊「處女地」啊!
說干就干,一年後,就在1991年,羅紅在四川雅安開辦了第一家蛋糕店,並為其取名「喜利來」(好利來的前身)。
1、賣「好看」蛋糕,第一家店走紅
1992年,羅紅轉戰蘭州,又開了一家蛋糕店,名字從「喜利來」更改為「好利來」,這是好利來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家店。
攝影的經歷給了羅紅高超的審美能力。所以,不同於那些「老氣橫秋」的蛋糕,他的蛋糕樣式新穎,十分好看,一經推出,就迅速在蘭州市場一炮打響,這一年它的銷售額竟達到了200萬,這個成績在上個世紀90年代相當讓人「眼紅」!
2、請5位親朋好友一起「打天下」
生意紅火,忙不過來,他就從老家喊來自己的2個哥哥和3位好友來幫忙,這一「幫」就幫成了聯合創始人,和羅紅一起打天下。
1994年,好利來正準備在瀋陽開首店,卻聽聞競爭對手也要在瀋陽開店,而且門店已經裝修了2個月,怎麼辦!一旦對方搶先開店了,自家就麻煩了!
於是,這時,羅紅和5位合伙人緊緊地聯合了起來,身為老闆的他們親自砸牆、和泥,僅用了20天就完成了門店簡裝,搶在了競對前面。
經過幾位合伙人的艱苦努力後,1996年,好利來的門店開始高速擴張。而截至1999年,好利來已經在全國擁有100多家直營店。
3、100家直營店後,開始「分蛋糕」
在1999年好利來有100多家直營店時,因合伙人經營理念不同,好利來決定實行「聯合創始人內部加盟制」,將全國的門店分為6大片區,每位聯合創始人獨立經營一個片區。
好利來創始人羅紅自己管理一個大區,其餘5個大區(華東、華中、中原、西北、南方)分別交給另外5位聯合創始人獨立經營,類似於「分封諸侯」,也就是第一次「分家」。
那麼,「諸侯」各自為陣、各管各的一畝三分地,不會亂嗎?
不會,這就是羅紅的遠見了。雖然把大區分給合伙人獨立經營了,但有2個「硬性規則」:
第一,「好利來」品牌名的所有權歸羅紅,聯合創始人只有10年的品牌使用權。根據經營情況,決定10年以後,聯合創始人是否可以「續簽」,每個片區都是獨立投資開店,自主經營;
第二,每個片區每年需要向公司總部繳納一定的品牌管理費。好利來公司總部負責培訓和督導各片區,實行統一的產品標準、服務標準和形象標準。
因為好利來這個品牌是羅紅自己開創的,第一家店也是自己做火的,所以只給各個合伙人分「地」,品牌屬於自己,大家使用,就需要向總部交品牌管理費。大家達成了一致。
所以,在2014年9月,好利來成功上市!
4、20年後徹底分家,近50%的店變獨立品牌
但後來,餐飲行業的競爭就變得很激烈了,而且,整體餐飲市場都在進行消費升級!從2014年開始,烘焙市場外有麵包新語、巴黎貝甜等外資品牌,內有北京的連鎖品牌「味多美」在同一時期快速擴張。
誕生於市場紅利期的好利來,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圖註:過去的好利來品牌形象。
到2017年,好利來率先在北京摸索出了一套新的品牌經營標準,也是從這一年起,全國的好利來連鎖門店都必須執行這個標準!
但新的標準就意味著成本的快速上升,一線城市可能適用,但對很多店來說,按這套標準執行,就會賠錢!
而且從1999年第一次「分家」到2019年,第一個品牌使用期10年過去了,第二個品牌使用用期10年也過去了,現在,各個合伙人面臨要不要交第三次的品牌使用費,就在這個關頭,2018年的時候,羅紅就和幾位合伙人協商了一個結果:
第一,縮減門店,根據各個市場的實際經營情況,把有困難執行標準的店關掉,能執行高標準的店保留;
第二,與此同時,解除了已經執行了19年的聯合創始人內部加盟制,各位好利來的品牌聯合創始人可以自主創建自己的新品牌。
目前,好利來在全國共有800多家門店,按照新的內部協議,解除內部加盟制度需要更名的門店共有340家左右。
算下來,好利來品牌規模一下子縮減近一半!近50%的店變成了獨立品牌!這就是好利來近來改名為「好芙利」、「蒲公英Pokoni」、「甜星」、「心岸」、「麥茲方」等名字的原因!
二
親朋好友也難逃「分家」,合夥創業何其難!
當我們餐飲人缺乏資金、無法兼顧所有工作、或者有短板時,自然會想去找」幫手「,這是合伙人的好處。但合夥干餐飲,一直都是一個老大難!
1、「分家」規則提前定,或可保住品牌實力
因為合伙人利益之爭,扯皮、在網上公開謾罵、指責的情況並不少見。
有的餐企因為「內槓」把自己的品牌殺死了,有的合伙人在套現幾千萬後離開,然後品牌勢能迅速下降!
相比而言,雖然好利來看起來是徹頭徹尾的「改頭換面」,但並沒有發生扯皮的事情,那是因為,早在1999年第一次分家時,兼顧各個聯合創始人利益的規則就制定好了,而且雖然好利來真的分家了,將近50%的店都成了獨立品牌,但羅紅承認分家後的那些品牌是由好利來品牌轉過去的,這恐怕也是合伙人沒有僵化的重要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它也能保證各家品牌的運轉。
圖註:改名前後。
2、哥哥、好友合夥干餐飲,也躲不過「合夥創業難題」
相比於一般的合伙人創業,好利來可是創始人請了自己的哥哥和好友,但最後也只能面臨「分家」的命運。
所以,好利來創始人羅紅略帶惋惜地說到:「我們的幾位聯合創始人為好利來事業奮鬥了二十幾年,擁有豐富的行業經驗,也深諳產品與服務之道,今天,他們完全有資格創建自己的品牌,用不同的個性和定位來滿足不同顧客的不同需要。」
豪蝦傳的創始人蔣毅也在朋友圈分享了一個合伙人內耗的事情。
「我一個朋友去年做了一個串串店,在當地莫名其妙的爆火了,他們乘熱打鐵又開了10多家串串店,結果每一家都持續火爆,日流水全都好幾萬,成為所在城市(省會)的現象級品牌,月總營收接近1000萬,其他所有知名的串串品牌全被他們乾得沒有生意,半年時間內逆襲成為城市頭牌!」
但最近卻內憂外患,內有股東問題,外部跟風者挨著他們開,甚至門對門地開盜版店。
於是蔣毅給其朋友建議,按照股比各自認領幾家店分家,如果股東之間繼續把精力用在內鬥,很可能帶來更嚴重的其他麻煩,既然大家互相不服,那就在門店全都很賺錢的情況下,分家各自賺各自的錢,也算是沒有選擇的選擇。結果,他朋友說這恰好也是他們股東都能接受的結果,正打算這麼做。
從情感角度來看,沒人願意分家,但有時候,分家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最起碼能讓品牌繼續運轉下去!
職業餐飲網總結:
其實,好利來創始人們能夠一起打「烘焙天下」7年,享」烘焙天下」近20年,這在業內已實屬不易,算得上佳話了!
共患難易,同富貴難,創業不易合夥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