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堅持看《新聞聯播》,它從夫妻店到知名餐企,業績從無下滑

2020-01-02   職業餐飲網


文丨職業餐飲網 孫佳瑤


今天是2019年最後一天,一眾餐飲老闆叫苦不迭,個個嚷著2019太難了!


但是卻有一家老牌餐企,企業高管30年來每天堅持看新聞聯播,實時掌握時代趨勢,30年生意從無下滑,從小小夫妻店擴張到坐擁10幾個品牌的餐飲集團!


30年前,餐飲市場藍海,開餐廳就賺錢,它率先進軍;



20年前,大型宴會餐飲崛起,模式服務全升級,它不曾掉隊;



10年前,進駐購物中心風口,小連鎖紅利模式已然初見端倪,它精準切入;



現在,文化餐飲已然興起,做特色餐飲,它勢在必行……


它就是新梅華!近日,職業餐飲網記者遠赴蘇州,採訪到了新梅華董事長單正、 總經理金洪男,共同探討這個名譽全國的餐飲品牌,是如何一步一步「穩准狠」的踩準時代紅利的!



30年前:

供應商變餐廳老闆,蘇州城家喻戶曉!


新梅華至今已經是二代傳承,第一家店還是單正的父親,單三男於1989年所創立,至今剛好30年!


1、「換個方法創業,開餐廳試試」


「今天的肉到嘍!」


「單大哥供的豬肉我們絕對放心!」


70、80年代,單老先生作為蘇州小有名氣的豬肉供應商,穿梭於大小餐飲酒店,由於為人豪爽誠信,當地餐飲圈對其十分敬重,都是圈內非常好的朋友。


當時就十分具有經商頭腦的他開始想:我有一些資源,為什麼不能有個新的嘗試呢?


1989年,單老先生盤下了一個300平的店鋪,名叫梅華。每天3、4點鐘就起床去菜市場買菜,騎著自己的大摩托風裡來雨里去,後面載著餐廳一天需要的肉和菜,就這樣,梅華餐廳開業了!


2、「靠吃苦賺錢,第一家『新梅華』誕生」


在30年前,沒有定位、沒有客群、沒有商業邏輯,只要肯吃苦,開餐廳就能賺錢!


並且因為之前單老先生的朋友眾多,人緣甚好。再加上之前一直跟大酒店來往,雖是家常飯館,但是卻對於菜品有著更高的要求,所以餐廳火的不得了,蘇州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於是,單老先生趁熱打鐵,又開了一家分店,也不再重新起名了,直接就叫「新梅華」,也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新梅華原形!


20年前:

人們吃飯講究面子,趕著風口開千平大店!


就這樣,新梅華經營的蒸蒸日上。不過從21世紀開始,新梅華開始了一波升級!


2000年開始,時代背景和人們的心裡產生了變化,大家手裡有了點錢,開始追求「面子」,於是一大波千平大店迎來了紅利。


2001年,新梅華在保留原本店面的基礎上,瞄準千平大店,做宴會方向餐飲!雖說是宴會方向,但消費卻還是大眾消費,升級基本體現在菜品和管理兩個板塊。



1、菜品升級:重金聘請名廚團隊,提升菜品品質


既然做了大的宴會餐廳,像以前一樣做家常菜是絕對行不通的了,於是單老先生就想:我必須要把蘇州城優秀的金牌廚師請到我這裡來,花多少錢都無所謂,菜品的品質必須保證!


於是就用真心誠意,邀請金洪男帶領專業的廚師團隊進入餐廳!


(新梅華總經理,金洪男)


加入新梅華以後,金洪男也帶領專業的團隊,讓菜品從味道到出品全面升級,更上一層樓,符合轉型需求!



2、管理升級:引進管理軟體,成首批「大數據」思維餐企


除了菜品方面的升級,以前的夫妻店模式也必須做轉型,必須要有專業化管理運營模式。


要知道20年前的餐飲市場,一個基礎員工的工資才幾百元,新梅華就極具長久目光的花費十幾萬完成餐飲管理軟體的落地,成為了第一批使用餐飲管理軟體的社會餐飲!


現在回過頭來看可能覺得不算什麼,但是要知道,2000年的新梅華就可以通過這套先進的管理系統,了解顧客的消費頻次,消費能力,已經可以簡單的描摹出用戶畫像以及分布範圍,同時還取締了以前手寫菜單,有了正規的收銀系統,流水細分,在供應端和出品端通過數據的分析保證收支平衡!在當時那個年代就做出精細化運營,絕對是大膽嘗試!


單老先生的女兒單正,也正是在這個階段放棄特級教師的身份,幫助爸爸管理餐廳。並且由單正和金洪男開始新的合伙人模式,逐步建立起倉儲管理,建立公司!


(單三男女兒、新梅華董事長,單正)


單正回憶說:「父親算是很有高瞻遠矚的,當時一套軟體絕對是高價的,但是他很堅決餐廳的精細化管理,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現在看來一切都是值得的!」


10年前:

踩准商場紅利開小連鎖,走時尚餐廳路線


2010年,商場紅利開始蔓延,新梅華再一次早早地踩著風口,開始了全新模式:商場時尚餐廳!原因有二:


1、新梅華已經沉澱多年,企業文化又熱情好客,所以全國結交的同行、老師、前輩無數,總是能很快掌握時局,通過交流結合作出精準判斷,當時圈裡人都在討論購物中心炙手可熱,於是新梅華毫不猶豫的進入購物中心!



2、內部原因還是得益於,首家梅華引進的用戶管理系統,發現年輕人的購買力和範圍似乎有向購物中心轉移的傾向,所以加快了進入購物中心的速度!



1、等位45分鐘,免費送烤鴨,顧客排隊2小時


目前,新梅華餐廳已經擴張了30多家直營店,不僅僅是蘇州人熱愛餐廳之一,更是外地人到蘇州必打卡餐廳!所以排隊自然不必多說,2、3個小時是常態。


不過在新梅華排隊流失率卻是很低的,因為排隊45分鐘就送餐廳排名第一的菜——烤鴨!


很多人會想了,這麼貴的頭牌菜免費送是不是太虧?新梅華是基於這幾點考慮的:



1、送一些小素菜雖然可以減少成本,但是顧客根本不會感動,不會有情緒上的波瀾,而烤鴨屬於價值感很強的國民菜,具有衝擊力!



2、用烤鴨做「誘餌」,也是因為不管蘇州人還是外地人,所有人都愛吃,可以對等位顧客形成誘惑,給顧客真正想要的實惠,留住客人。



現在小紅書、抖音上還經常會出很多新梅華「免費烤鴨」攻略,哪個商場、幾點、幾個人用餐,去排隊可以得到免費烤鴨,無形中成了非常有效的營銷!目前每個月新梅華都要賣出幾萬隻烤鴨,數量驚人!


2、根據商圈調整桌椅布局,滿足不同需求


隨著開店數量的逐漸增多,由於選址不同,餐廳的桌椅擺放也是個性化的。


比如說開在商務區和社區交界處,這樣的選址會有很多聚會需求,所以有10個包廂,大廳最少的餐位是4人台,占30%,6人長桌占30%,剩下的40%是聚會需求的圓桌,這樣一來可以儘量減少顧客等位,最大化滿足聚會需求。



現在:

進入內涵時代,走文化路線


隨著現在的商場紅利減弱,新梅華卻依然是有節奏地開店,推出新品牌,營業額依然不降反升,這是怎麼回事呢?


依然是利用新梅華最擅長的審時度勢,迎合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將原來餐廳解決溫飽問題變成了精神需求,柴米油鹽醬醋茶改成琴棋書畫詩酒茶,結合幾十年來蘇州文化的積累,符合現代人的精神需求!



1、做文創類點心,印著蘇州文化


由於蘇州本就是一個文化城市,所以菜品是相對比較好結合地域文化的。


比如在點心、菜品上印各種蘇州地標園林、亭台樓閣、小橋流水、拱橋花窗,做文創類點心。


菜品方面出了出品形式多種多樣,在時令方面也下足了功夫,單拿一款點心來說,每一個季節的餡料都不一樣:春天玫瑰、夏天薄荷、秋天山藥 、冬天棗泥。



2、裝修選擇中國紅,中西結合


在裝修方面,新梅華主色調選取了極其亮眼的中國紅——梅花正當紅,梅華正當紅!


而店裡的造景就是為數不多的中式蘇州園林造景,花窗、小品都在店內體現。



很多人擔心中式園林建築在商場中會不會稍顯老派,基於這一點,新梅華採取了中西結合的方式,雖然裝修造景是文化氣息濃厚的園林風,但是器皿卻採用了很多的簡約北歐設計感,符合現在消費主力的喜好。


3、區域文化細分,設置6個特色明檔


熟悉蘇州的朋友可能知道,除了蘇州城區的300萬人口,周邊還有很多的區市也是各有特色,雖然距離非常近,飲食文化、著裝風情卻大有不同!


為了體現餐廳菜品的包容性,新梅華計劃2020年3月份開始,成立新的品牌,新梅華·姑蘇食景圖。並且在餐廳設置了6個特色明檔,專門展示周邊的特色菜品、點心。


每一個明檔的師傅都穿著當地的服飾、頭飾,手裡做著特色的菜品、點心,在新梅華看到師傅明檔製作時,才更有親臨其境的感覺!



職業餐飲網小結:


其實,堅持看30年新聞聯播的背後,更多的是對當下時代的捕捉和把握。


30年它不斷升級,遵循的是審時度勢、勇於突破;


30年它歷經風雨,迎來的是賓朋滿座、十里飄香;


新梅華在30年的經營過程當中,敢突破、敢創新,從吃苦——開大——小連鎖——文化路線,每一步都趕著時代的紅利升級疊代,才有了現在這個老牌餐企的光彩熠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