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三分容顏,七分打扮。」優雅得體的儀態除了受環境潛移默化的影響之外,關鍵還在於通過後天訓練習得。優雅得體的儀態猶如高樓大廈,形體是地基,行為姿勢是結構,舉止談吐是磚瓦,衣著妝容是裝潢,只有這一系列「材料」保質保量地組合在一起,才能給人們呈現出建築的美麗,人們才有足夠的勇氣和信心走進這幢高樓大廈。用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觀點來解釋就是,只有部分以合理的結構形成整體時,整體的功能才會大於各部分功能之和。
儀態基礎訓練
1. 站姿
優美的站立姿勢的基本規範是抬頭、挺胸,脊背和後腦勺在一條直線上。這樣的站姿給人精神飽滿的舒適感。站姿要領:兩眼平視前方,下顎微收,面帶微笑,兩肩放鬆,略向後下方放平下沉,兩臂自然下垂,挺胸,收腹,提臀,兩腿直立,大腿收緊,膝蓋蹬直,腳跟靠攏。
男士女士可根據自己的身份,在不同的場合選擇不同的站姿,例如在休閒場合可選擇比較隨意一些的小八字站姿(雙腳腳尖自然分開,腳後跟併攏),在比較正式的場合可以選擇標準的站姿(雙腳腳尖腳跟均併攏),在較正式的場合選擇丁字步站姿(一隻腳在前,另一隻腳的腳跟放在靠前腳的腳心處)等等。
另外還有一些不良的站姿,例如女士採用雙腿分開式站姿,男士叉腰、手插褲袋、頭歪肩斜等不雅站姿,這些都會大大影響個體的儀態美。
儀態基礎訓練可採用雙腿站立、頭頂書本、雙腿夾紙、貼牆站立等方法,不論哪種方法都貴在堅持,特別是腿部有缺陷的人,更要堅持才能達到美的效果。
2. 坐姿
在公共場合,端正的坐姿要求入座要輕、穩,上身保持站立時的姿勢,雙腿併攏或交疊,手臂放鬆,目視於人。落座時如果穿的是裙裝,雙手要從臀部向下整理裙擺,以免坐下時裙擺出現褶皺。不同場合中,女士的常用坐姿有標準式、平行式、疊腿式,男士常用坐姿是標準式。
(1)選擇入座時,為了顯示自己的優雅姿態,我們首先走到座位前方,用手摸扶座椅以防座椅滑動,然後右腳順勢向後撤,從容不迫地坐下。
(2)不管在何種場合,我們選擇何種坐姿,都不應該把兩膝蓋分開,否則再優雅的姿勢也會被這一動作破壞。兩腳也不可亂放,因為這樣的坐姿失去了女性或男性的優雅。
(3)倘若我們選擇兩腿交疊的坐姿,放在上面的腿的腳尖切忌四處旋轉、上下抖動,正確的做法是腳尖應向下低沉。
(4)談話過程中,注意自身的身姿,不宜頻繁看錶、撓頭、玩弄頭髮、用手支撐下巴等。
(5)坐在座位上身體不可前俯後仰,顯得按捺不住,或是把腿架在扶手上,這是極其不雅的表現。
除了以上性需要注意的常識問題,我們還需要根據座位的高低調整坐姿:
(1)低座位:當就座的是低座位時,我們應注意保持大約就坐於座位的三分之一,不可讓背部緊貼座椅。
(2)高座位:假如就座的是比較高的座位時,應與就座低座位時不同,這時應將左腳微向右傾,以左腿為基地把右腿輕輕放於左腿之上,當然無論何時都要記住腳尖向下。
(3)座椅適宜高度:當就座的座位不高也不低時,我們應該注意把雙膝併攏,兩腳適當地向左後方輕輕放置,再把右腳順勢從左腳外側緩緩伸出,形成交叉式坐姿,這種坐姿比較適合長時間交談的情況。
3. 走姿
在公共場合,行走時腳跟先著地,行走時正常的步幅為1.3~2 個腳長。走起來要讓人感覺非常自然,優雅並且有風度,步伐有節奏且輕快敏捷。切忌走路時前傾後仰、左右搖晃、上下跳動、眼睛向下看或者四處眺望,這樣會給人留下不端莊和不自信的印象。
走姿要領:上身在保持好站姿基本要求的基礎上,兩肩放平,手臂前後自然擺動,前擺約15°,後擺約30°,收腹立腰,重心及時前移,雙臂距離雙腿約一拳,兩腳跟先著地,女士落地後兩腳內側在一條直線上,步幅大約35 厘米,男士腳尖可稍稍向外分開,兩腳跟落在兩條平行線上,步幅大約40 厘米。
生活中經常會發現有一些「內八字」「外八字」,雙腳走路與地面摩擦等不良的走姿,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採用不同的訓練方法,以達到改善的目的,體現自身的體態美。
4. 蹲姿
蹲姿是人處於靜態時的一種特殊體位。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需要撿起掉在地上的東西,因此我們必須謹記蹲姿的基本規範:不要突然下蹲;不要距離人太近同時要注意方位;不要毫無遮掩,更不要蹲著休息。尤其女士在下蹲時要特別注意,無論採用哪種蹲姿,都要將雙腿靠緊,臀部朝下,稍有不慎,就會給人失禮的印象。
蹲姿要領:上身保持直立,下蹲時臀部朝下,重心放於後腿上,控制好身體重心,女士始終保持雙腿併攏;男士雙腿可稍稍分開。常用的女士蹲姿有高低式和交叉式兩種,男士只使用高低式蹲姿。
容易出現的不良蹲姿有身體前傾並含胸低頭,雙腿沒有控制,重心不穩,雙腿分開距離過大,臀部上翹,重心前移等。
5. 表情
表情是我們內心世界的一面鏡子,所以表情掌握恰當與否也是衡量儀態是否得體的重要標準。微笑是最美的無聲語言和表情。對人微笑要發自內心,一定要自然,如果不是發自內心的笑意,笑出來反而很做作,給人虛偽的感覺;另外,在微笑時,儘量做到不露牙齒、笑的時候不要發出聲音;同時,微笑還要區分場合和對象,在嚴肅的場合,比如,出席重要活動或者參加葬禮,切忌喜笑顏開;在別人做錯事時,要報以寬容諒解的笑意,切忌嘲笑挖苦;在別人傷心時,要換位思考,切忌只關心自己。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我們在與別人交談時,目光要堅定,做到眉頭舒展,眼神放光,這樣的狀態才能給人親切感和信任感,更有助於交談成功。
微笑訓練要領:面部肌肉放鬆,眼睛平視前方,嘴角微微上翹。訓練的方法也有多種,例如對鏡訓練法,情緒回憶訓練法(回憶自己最開心的事情,自然流露微笑),含箸訓練法,口型對照訓練法(說茄子、亞克西等詞語,使嘴角上翹)等。
俗話說笑由心生,所以微笑時由內至外,心、眼神、面部三合一才能展現出最自然、最親切、最真誠、最美的微笑。
6. 手勢
當我們與別人交談時,常常要用到一些肢體語言,在使用肢體語言的過程中,手勢動作不宜過多,動作不宜過大,切忌手舞足蹈,切忌用手指他人或做嘲弄、侮辱他人的手勢,這些手勢不僅是不尊重人的表現,也是一個人素質低下的體現。如,常用引領手勢如插頁。
以上內容來自清華社《形體訓練與形象設計》,本書分上、下兩篇,以美學、生理學、公共關係學等理論為基礎,立足「表」和「里」兩個方面,強調漸進的「養成」過程和綜合素質培養,對形體、儀態、形象、禮儀進行獨立而有系統的介紹,並用於實踐指導。
書名:形體訓練與形象設計
作者:楊靜、鄭大莉、劉倩、趙潔
出 版 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定價:¥49.80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juBnAmwBmyVoG_1ZOHo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