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這麼熱,口罩還戴嗎?市疾控中心這樣解答

2020-07-16     大慶熱門資訊

原標題:天這麼熱,口罩還戴嗎?市疾控中心這樣解答

今日入伏

我市最高溫度飆升至35℃

炎炎夏日,悶熱難耐

口罩還要不要戴?怎麼戴?

高考收官,中考也即將完成

兩大考試結束

常態化防控下

考生們在放鬆、遊玩時

又該如何做好防護?

針對這些問題

記者採訪了

市疾控中心宣教科劉國霞醫生

防控「不鬆勁」

 問:目前,疫情防控形勢如何?

答:我市本土防控形勢良好,但鑒於全球各地的疫情仍然非常嚴峻,境外輸入病例持續存在,我國局地也有散發和聚集性病例,新冠病毒從感染到發病症狀複雜多樣,有的症狀並不典型,不容易引起關注,但傳播強,面對如此複雜的疫情形勢,常態化防控的任務仍然艱巨,必須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慎終如始抓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切不可有任何僥倖心理、鬆勁兒心態。

問:面對目前的防控形勢,對市民的防護意識,有哪些提醒?

答:建議廣大市民依然要保持警惕,加強個人防護,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家人負責,不可掉以輕心;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應儘量與他人保持適當社交距離,與人距離較近時,建議規範佩戴口罩;不要扎堆聊天,減少串門,確需串門要戴好口罩,並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安全社交距離,回家後要先洗手;繼續做好不聚集、不聚餐、不聚會

戴口罩的原則

問:夏天太熱,戴口罩需要掌握啥標準?

答:三伏天了,天氣特熱,大家可能都會有矛盾心理,不戴口罩,怕被感染,而戴口罩常讓人感到悶熱,戴時間長了,很多皮膚敏感的人還會出現皮膚發紅、破皮、瘙癢、長痘等。

6月,國家衛健委發布了《低風險地區夏季重點場所重點單位重點人群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相關防護指南(修訂版)》,強調公眾應繼續強化良好衛生習慣和行為,堅持做好日常衛生防護措施。

因此,提醒大家,在居家、運動、戶外、公園等空曠、人員較少的場所時,無需戴口罩;超市商場、餐廳、寫字樓、會議室、車間、校園內等,在保持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離條件下,可不戴口罩;養老院、兒童福利院等特殊場所內人員,無需戴口罩,但對於工作人員以及外來人員均需戴口罩

仍需佩戴口罩的場合和人員:影劇院、遊藝廳和網吧、交通工具等相對密閉空間,公共場所服務人員、醫院就醫人員、職業暴露人員以及新冠肺炎確診、密接、疑似和無症狀感染者、入境、隔離、發熱咳嗽等人員。

我市防控形勢向好,大家不需要戴防護較高的N95、N90等口罩,只需佩戴一般的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即可

問:佩戴口罩細節有哪些?

答:佩戴口罩時,同時要做好手部衛生,要做到佩戴口罩前、脫除口罩後,均應使用流水洗手或用酒精徹底地清潔手部

如佩戴口罩感覺胸悶、氣短等不適時,應立即前往戶外開放場所,摘除口罩,老年人、兒童及肺功能較差的病人,建議中午時分不要外出,有心肺疾病的患者出現上述症狀,及時診療。

如想重複使用口罩,使用後要懸掛於清潔、乾燥的通風處,如隨身常備的口罩,建議存放在原包裝袋,如非獨立包裝,可存放在一次性使用的食品袋中。口罩用完後不要隨意丟棄,需歸為其他垃圾單獨存放,按有害垃圾特殊處置,進行處理。

居家防護措施

問:夏季里,一旦出現腹瀉、感冒等身體不適,該如何對待?

答:一旦身體不適,要主動規範就醫,並採取有效防護和隔離措施,不要隨意外出與他人往來,避免將疾病傳給他人。

同時,根據經驗和常識,病人和家人可以做個自我判斷和評估,還可以採用網絡及電話就醫等形式,向醫療機構求助

防控疫情中,病人及家屬的及時主動報告,在控制環節中是非常重要的。

問:家中有老人、孩子、病人等特殊群體,該如何防控?

答:家中如果有老人、孩子和長期臥床者的人員,家庭成員在外出時,要戴好口罩、不聚集,外出回家後要先洗手、更衣再接觸家人,不將病毒帶回家。

不要帶老人、孩子等體質較弱的人員,到農貿市場等人員密集、通風不良、衛生條件較差的場所。出現身體不適的家庭成員和護理人員,要做到早報告、早診治,做好隔離和防護,切忌帶病照顧家人,避免疫情在家庭中傳播。

問:如何對待進口物品,尤其是進口冷凍產品?

答:7月10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新聞發布會通報稱,來自厄瓜多三家企業生產的產品(主要是凍南美白蝦),在輸入我國過程中,其貨櫃環境、貨物外包裝相關樣本,檢出新冠病毒陽性,存在被新冠病毒污染風險。

因此,對於進口的、尤其是來自有疫情國家的物品,特別是有冷凍包裝和冷凍低溫保存的進口產品,除了加強檢驗檢疫或禁止進口外,市民在購買此類產品時要慎重,並規範處理,要熟食,避免生食或半生食用

公共場所防控細節

 問:密閉式公共場所,如何防控?

答:密閉式場所要確保室內通風換氣,定期對公共設施設備及高頻接觸的物體表面進行清潔和預防性消毒,工作人員要佩戴口罩。

同時,各場所要對顧客進行管理,通過管控分流的方式,減少人員聚集,限制人員聚集數量和停留時間;對進入密閉式場所的顧客進行體溫檢測,堅持「健康碼」檢查,推薦顧客採用非接觸掃碼付款,提醒顧客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離,並在收銀台、等待區等設置「1米線」。

問:公共場所,哪些環節消毒需格外注意?

答:被污染的公共環境有可能成為疾病傳播的媒介,疫情期間或有傳染病傳播風險時,要注意公共環境清潔消毒,並加大頻次。

各場所、社區、家庭也要做好衛生間清潔消毒,提供洗手設施和洗手液等清潔用品,特別提醒大家,上完廁所要及時洗手,保持手衛生。對共同使用的廁所、廚房等生活區域,要注意開窗通風,科學消毒。手不幹凈時,避免觸碰口鼻和眼睛。

問:夏季,公共場所的空調如何安全使用?

答:公共場所要規範空調的運行管理和使用,對全空氣空調系統,儘可能減小迴風,增大新風量。

各個場所要安排專業的維修人員,經常對空調的冷卻塔等定期進行清洗,保持新風口清潔,對送風口等設備和部件定期進行清洗、消毒或更換,新風口和排風口要保持一定距離。

中高考後防護措施

問:兩大考試後,考生應該如何防護?

答:暑期開啟,高考收官,中考也即將完成。不過,對中高考考生、全體市民而言,要時刻警惕,才能鞏固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考生結束考試,想要放鬆,打算玩一玩、聚一聚也是人之常情,但今年不同,貿然扎堆、疏於防護,很可能帶來交叉感染,將自己和家人置於風險之下。

所有市民,要繼續端正心態,嚴格遵守各項防疫規定,要講究個人衛生,保持社交距離,堅持規範佩戴口罩;不扎堆、不聚集,諸如畢業聚會、謝師宴等,儘量能免則免;一旦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及時就近診療,全程做好個人防護。

對於即將開啟新階段的「准大學生」們來說,可把握暑期,鍛鍊身體、靜心讀書、陪伴支持守護自己多年的家人,同樣充實精彩。

目前,全球疫情尚且嚴峻,建議應避免所有非必要的境外游計劃,同時,不要前往國內有風險的地區

問:疫情防控同時,需要注意哪些人身安全?

答:疫情之外,以往年經驗看,暑期階段本就是各類安全事故的高發期,今年遭遇疫情,部分區域還有水災、地震等,更要在安全問題上,重視和謹慎。

另外,考試之後,考生和家長還要注意信息安全、考生身心健康,注意交通安全、預防溺水,注意兼職詐騙

安全防範意識的養成,健康的身體和心理,始終是家長和考生們必須面臨的考驗和課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jRrWZnMBnkjnB-0z0LY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