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突然意識到,我只是日本的人質。我為他奉獻了17年,最終只能選擇逃走或者死在這裡。」1月8日晚,日產前董事長戈恩在出逃後首次公開露面。如同他傳奇般的出逃一樣,他在記者會上火力全開,盡情發泄自己情緒。
在這場長達兩個半小時的記者會上,戈恩情緒激憤,大聲喊冤,除了斥責日產高層內部勾結,企圖加害自己,還痛陳自己的不幸遭遇,努力為自己的出逃行為正名。
戈恩的行為徹底激怒了日本政府。日本法務大臣森雅子9日凌晨和上午兩次舉行記者會,反擊戈恩言論。森雅子回應,戈恩非法出境是「任何國家(法律)制度都不容許的行為」,他在日本和國際社會散布有關日本法律制度的「錯誤事實」,「完全不可接受」。
她認為,戈恩若無罪,理應在日本司法制度下證明自己,無需逃跑。外逃的行為只能證明戈恩心虛。
在戈恩任職期間,他曾用3年時間就將連續7年虧損、負債纍纍、瀕臨破產的日產汽車,盤活為全球利潤率最高的汽車企業之一。
但在2018年11月19日那天,戈恩卻因被指控瞞報個人巨額收入、挪用公司資金等在東京羽田機場被帶走,開啟了他人生中最為恥辱的一段時光。
1
2019年跨年之時,位於東京、毗鄰法國大使館內,為緩解新年被囚禁的惆悵之情,一支管弦樂隊獲准表演。而就在表演結束後,167公分身高的戈恩藏身於其中一個182公分的定製大提琴箱中,隨樂隊成員一同逃出了豪宅。
當全世界的人們正在為新年的到來而慶祝時,躲在黑箱中的戈恩或許也正在為其即將重獲自由而激動不安。終於,戈恩逃出來了!這個消息震撼了全球汽車行業,也讓日本的執法機關顏面盡失。
還處在保釋期戈恩悄然「越獄」後,逃往其祖籍黎巴嫩。24小時的嚴密監控,電話和網絡受到限制,持有的黎巴嫩、法國和巴西三本護照均被沒收,沒有出境記錄,又頂著一張酷似憨豆先生、連去日本商店買盒牛奶都會被認出的臉孔,戈恩就這樣逃之夭夭了。
生活遠比電影更帶勁。這場離奇的「越獄」,瞬間點燃了網際網路。
戈恩現年65歲,黎巴嫩裔,出生於巴西,獲得法國和黎巴嫩國籍。戈恩目前在日本面臨漏報巨額收入,向日產轉嫁個人投資損失等4項指控。日本法院原定2020年4月開庭審理戈恩一案。但在庭審前,戈恩出走了。
黎巴嫩當地電視台MTV在2019年12月31日的報道中稱,戈恩在其東京被監視的家裡邀請樂隊演出,隨後藏身於一個尺寸超大的樂器盒中,在私人僱傭的安保人員的幫助下被送上飛機,飛往土耳其伊斯坦堡,然後登上另一架私人飛機抵達黎巴嫩。
隨後,戈恩發表聲明稱,其已經身處黎巴嫩,並表示,「不會再被人為操縱的日本司法系統挾持。在日本司法系統里,充斥著有罪推定、歧視猖獗、基本人權被剝奪的情況。」
日本政府已於1月2日通過國際刑警組織(ICPO)要求黎巴嫩政府拘捕戈恩。因為黎巴嫩與日本沒有引渡條約,日本要求引渡黎巴嫩,黎巴嫩是否會合作尚不確定。
2
1954年3月9日出生於巴西的戈恩,父親是黎巴嫩商人,母親是法國人。六歲時戈恩與母親及姐姐一起移居黎巴嫩,並上了一所法國耶穌會士學校。
1978年,時年24歲的戈恩加入輪胎製造公司米其林,並在第二次石油危機時,幫助米其林渡過難關,贏得了「成本殺手」的聲譽,其後更是一路做到米其林北美分部CEO。1996年,戈恩轉投雷諾汽車,出任雷諾汽車公司副總裁。
1999年,他出任日產汽車公司CEO。在戈恩的領導下,日產通過大規模裁員、削減供應商體系等手段削減成本、提升盈利,僅兩年時間就扭虧為盈,2000年財政年度實現盈利27億美元,其市值更是從當初的150億美元一度攀升到660億美元,成為了汽車企業的再生典範。
僅僅在3年時間裡就將連續7年虧損、負債纍纍、瀕臨破產的日產汽車,盤活為全球利潤率最高的汽車企業之一。
2004年,為感謝戈恩拯救日產,日本明仁天皇還特意向他頒發了藍綬褒章;2005年,戈恩成為同時執掌橫跨8個時區、相隔近萬公里的兩大國際汽車巨頭雙料CEO。
就在2017年,雷諾-日產-三菱聯盟的輕型車總銷量達到1061萬輛,超越大眾成為全球最大的輕型汽車製造商,戈恩和日產汽車一起迎來了高光時刻。據當時日媒的報道,2017年戈恩從日產汽車獲得薪酬7.35億日元,兼任雷諾會長的報酬為740萬歐元,從三菱汽車獲得報酬為2.27億日元,總計總薪酬約為19.1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18億元。
3
可惜好景不長,戈恩和日產最後在合併的問題上發生了分歧。
戈恩想的是:讓日產、雷諾、三菱最終完全合併,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製造商。可惜日產卻不願寄人籬下,將自己的企業拱手相讓。
就因如此,聯盟內部進行了多次交鋒,矛盾頻發。
有報道稱,戈恩曾希望擺脫政府對雷諾的控制,而故意將精力放在對日產汽車的經營之上,並希望通過借日產、三菱之手,以完成雷諾的私有化。此後,又試圖通過遊說法國政府掌握更多日產控制權。正是後者,激怒了曾經視他為「救星」的日本人。
也就是說,戈恩在忙著推動自己龐大帝國野心的同時,卻忽略了身邊最重要的人正在搜集告發他的證據。結果就是兩敗俱傷。
直至2018年11月,隨著戈恩被逮捕,這齣「內鬥大戲」才慢慢進入後半場。彼時,據多家媒體報道,日產汽車曾發聲稱,戈恩被抓事件系公司接到內部舉報並經幾個月秘密調查確認屬實後通報給東京地方檢察院特別搜查本部。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戈恩被捕之前,日產汽車的業績就呈現出了下滑趨勢。而後在戈恩被捕後的一年多里,日產汽車業績卻出現了斷崖式下跌。據日產汽車最新財報顯示,2019年第三季度日產汽車營業利潤大跌70%,迫使其下調2019財年全年獲利預期為11年來最低水平。
4
有些鳥兒是關不住的。
儘管用了不怎麼光彩的「越獄」方式重獲自由,但戈恩在2019年12月31日通過電子郵件對外稱:「我現已身在黎巴嫩,已經不再受到堅持有罪推定的偏頗的日本司法制度的束縛。」、「我沒有逃避正義,只是從不公正以及政治迫害當中掙脫了出來。」、「我現在終於可以和媒體自由交流了,並期待從下周開始。」
1月2日,日本突擊了戈恩在東京的前住所,並對戈恩發出國際刑警通緝令。保守派的《讀賣新聞》表示,逃跑是一種懦弱行為,也是對日本司法制度的嘲弄。
而回到現實情況可以看到,日產汽車在業績持續下滑的同時,高管層也頻繁變動,內部人心不穩。2019年9月,昔日戈恩事件中的「反貪大將」西川廣人因「獲取不當報酬」引咎辭職;12月24日,在日產工作三十年的關潤(JunSeki)僅上任副營運長25天就宣布辭職轉投別家。
多重因素影響下,日產的股價大幅下跌,和雷諾一起淪為了2019年表現最慘澹的汽車股,分別下跌23%和28%。
法國歷史最悠久的報紙《費加羅報》在網絡上進行了一項關於「戈恩應不應該逃跑」的調查,有8.7萬人參與了投票。其中,77.34%的人選擇了「應該」,也就是說有約6.73萬人支持戈恩的逃亡。
路透社對其解讀為:這是一次「保全面子的逃生」。文章表示,對於日產而言,無論戈恩的審判結果如何,日產的形象都會受到損害;對於聯盟夥伴雷諾,這場波動已經導致了其與FCA聯盟的流產;而日本、法國的博弈也會使得兩國關係陷入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