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痊癒後南昌市民王華捐款又獻血,向記者講述難忘的治療經歷

2020-03-04     江西晨報

2月23日,王華(左)捐獻了300毫升血漿。 南昌西湖區委宣傳部供圖

3月3日,28天的治癒隔離期臨近結束,南昌西湖區的新冠肺炎治癒患者王華(化名)決定再一次捐獻自己的血漿。同時,治癒出院在家隔離的他,向晨報記者講述了被感染後接受治療的整個過程,說起照顧他的醫護人員,他表示,醫護人員對患者無微不至,既細心又耐心,從方方面面關心著患者。王華還告訴記者,「以後要傳遞更多正能量,多做一些對社會有益的事情。」

講述

「醫護人員都很細心」

今年45歲的王華,是南昌市西湖區大橋社區的一名普通黨員。今年1月下旬,他和妻子被確診感染上了新冠肺炎。

「我現在(身體情況)很好啊。」3月3日10時許,在家裡隔離、做完一套健身操的王華向記者講述了他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後接受治療的整個過程。「我是大年三十(1月24日)被送進醫院的。」王華回憶道,他與妻子均是被親戚感染的,屬於新冠肺炎輕症患者,被及時核查出來後,他們積極接受治療。

在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象湖分院裡,王華看到了全副武裝的醫生、護士以及齊全的醫療設備。「雖然是輕症,我沒有很大的壓力,但肯定是有些擔心。」

「在隔離病房裡,我每天會做深蹲、健身操等運動,還會看看書、看看新聞。」他回憶道,整個治療過程中,被確診的他都沒有發生昏迷,不發燒也不感冒,只是有鼻塞的症狀,病症也不嚴重。因此神志清醒的他觀察著病房內發生的一切,「醫護人員對患者都蠻照顧的,每天定時檢查、治療、送藥、送餐,還要耐心給患者們進行心理疏導,都很細心。」

「經過此次疫情,我們對醫護人員敬業工作的印象有了更直觀的感受。」王華繼續說道,醫護人員相當好,醫生非常有耐心,每天查房跟患者至少聊20分鐘,護士也任勞任怨,即使有時碰到病患情緒不好時,他們也是耐心地勸導。

採訪中,王華形容道,「(醫護人員)像哄小孩一樣有耐心地照顧患者。」比如,勸導患者吃飯補充體能時,醫護人員會這樣勸說:「你要吃飯啊,不能不吃飯,吃了身體才能好起來。」

經過醫護人員15天的專業治療和精心照顧,2月8日,他與妻子從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象湖分院治癒出院,目前,這對夫妻正在家裡度過28天的隔離期。

現狀

「身體狀況精神狀態良好」

自2月8日出院回家的王華與妻子已經在家隔離了20多天了,即將臨近28天的隔離期,他向記者介紹現狀,「治癒出院後,我們的身體狀況與精神狀態均良好。」

據介紹,每天都會有醫生電話聯繫王華與妻子,了解身體狀況與體溫,而且社區醫院醫生有時也會上門測量體溫。居家隔離期間,王華與妻子會一起做健身操、看電視新聞,每天早睡早起,「菜和生活用品,有社區工作人員幫忙購買。」

令王華喜出望外的是,妻子以前的身體狀況不太好,經常失眠且內分泌失調,在醫院治療新冠肺炎時,這些症狀也緩解了不少,「她的身體康復得蠻快的,以前的小毛病也幾乎調理好了,而且根據醫院開的中藥,現在的睡眠質量也得到了改善。」

「經過這次的治療,感觸真的很多,首先要感謝黨和國家的好政策。」王華稱,此次疫情治療過程中全部免費,就連治療住院的「伙食費」也不用自己付,「我(從隔離病房)出來之後,也想儘自己的微薄之力。」

熱心

「想多做對社會有益的事」

治癒出院後,王華通過觀看新聞得知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可以用於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治療。「能盡一份力,還有什麼說的呢。」在2月23日,經過健康徵詢、初篩、檢查等一系列程序後,王華成功捐獻300毫升血漿。

為了肯定和鼓勵王華的捐血行為,政府獎勵他5000元。但是,這獎勵王華不僅沒用到自己身上,他還拿出了自己的5000元,把這一萬元用來購買生活物資送給西湖區桃花鎮9個社區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工作人員。他說,「一線工作人員沒日沒夜堅守,非常辛苦。這些生活物資就算是我的一點心意吧。」

近期,王華得知目前醫院符合標準的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較為緊張,日前,他決定再一次捐贈300毫升血漿,「按照規定是捐獻血漿要相隔半個月,所以等到隔離期滿了,就是3月9日左右,我就打算再去捐獻一次。」

說起捐獻的初衷,王華稱,在醫院治療期間,他想了很多,平常想不通的問題也都想通了,「身體是最重要的,家人是最好的陪伴。」另外,他覺得住院期間自己得到了醫護人員細心的治療和照顧,他也要通過這種方式回饋社會,「以後要傳遞更多正能量,多做一些對社會有益的事情。」


來源:晨報首席記者 吳顯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jMVspXABjYh_GJGV4PX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