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300年擴張史(2):制定入侵我國計劃,兩場戰爭改變結局

2020-11-22   大國爭霸

原標題:俄羅斯300年擴張史(2):制定入侵我國計劃,兩場戰爭改變結局

前面我們講到,彼得大帝打贏了「大北方戰爭」,稱霸波羅的海,進一步擴大了俄羅斯帝國的疆域面積。而在彼得大帝爭奪波羅的海出海口的時候,他們還在爭奪黑海出海口,不過卻遭到了鄂圖曼帝國(土耳其)的干擾,未能獲得成功。最終,在「大北方戰爭」結束幾年後,彼得大帝便抱著遺憾逝世了。在彼得大帝死後,俄羅斯帝國便再次進入到蟄伏期,同時俄羅斯帝國還進入到了「女皇時代」,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里,俄羅斯帝國便先後出現了4任女皇,其中就有我們重點要講的葉卡捷琳娜大帝。1725年,彼得大帝逝世,他的妻子葉卡捷琳娜一世,在近衛軍的支持下,加冕成為了俄羅斯帝國皇帝,她是第一位統治俄羅斯帝國的女性,她打開了女性統治帝國的先河,為安娜一世、伊莉莎白一世、以及葉卡捷琳娜大帝,登上皇位鋪平了道路。

由於前期女皇時代,並沒有太多突出的亮點,我們這裡就不多說,我們直接從葉卡捷琳娜大帝開始講起。1762年,葉卡捷琳娜大帝通過政變奪得了皇位,當時俄羅斯帝國的處境並不美妙,國庫空虛到已經3個月沒給軍隊發餉了,同時國政鬆弛、海政疲憊,各種問題一大堆。為了恢復國家行政秩序,促進商貿繁榮,葉卡捷琳娜大帝便展開了一系列變革。最終,在她的操持下,俄羅斯帝國便恢復了繁榮景象。在解決掉內部問題之後,葉卡捷琳娜大帝便將主要精力,放在了對外擴張的事情上,在葉卡捷琳娜大帝的指揮下,俄羅斯帝國擊敗了老對手鄂圖曼帝國,並與歐洲諸國一起瓜分了波蘭,甚至她還制定了遠東戰略,準備入侵清朝。葉卡捷琳娜大帝的指揮下,俄羅斯帝國的土地面積擴大了67萬平方公里,俄羅斯帝國迎來「黃金時代」。

葉卡捷琳娜大帝時期(1762年—1796年),俄羅斯帝國的主要對手,就是鄂圖曼帝國,在葉卡捷琳娜大帝上位之後,她便制定了蠶食鄂圖曼帝國的一系列計劃,並利用外交手段,孤立鄂圖曼帝國。隨著這些計劃的展開,鄂圖曼帝國感到了極大不安,於是在1768年,鄂圖曼帝國便率先動手,對俄國宣戰,挑起了新的俄土戰爭,史稱「第五次俄土戰爭」。

在第五次俄土戰爭中,俄羅斯帝國以強大的軍事實力,重創了鄂圖曼帝國,並迫使鄂圖曼帝國的重要屬國克里米亞汗國獨立(實際被俄國控制,並在1783年被俄國吞併),這大幅虛弱了鄂圖曼帝國的實力。最終,在1774年鄂圖曼帝國便與俄羅斯帝國簽訂《庫楚克開納吉和約》,向俄羅斯帝國割地賠款,結束了這場戰爭。按照《庫楚克開納吉和約》的規定,鄂圖曼帝國將向俄羅斯帝國賠償二百五十萬盧布的戰爭賠款,並向俄羅斯帝國割讓黑海沿岸的兩個重要軍港。其中,黑海軍港的作用就最大,它為俄羅斯帝國控制克里米亞半島,以及稱霸黑海,起到了關鍵作用。

1785年,不甘失敗的鄂圖曼帝國,再次向俄羅斯帝國宣戰,意圖奪回克里米亞汗國,至此「第六次俄土戰爭」爆發。在這次戰爭中,俄羅斯帝國再次展現出了強大的軍事實力,他們在戰爭前期就輕鬆瓦解了鄂圖曼帝國的攻勢。不過,在戰爭中期卻出現了意外,鄂圖曼帝國的盟友瑞典突然參戰,對俄羅斯帝國發起了進攻。而在俄瑞戰爭中,瑞典就取得了重大勝利,俄國損失了53艘戰船,傷亡了9000人。最終,為了讓瑞典退出戰爭,俄羅斯帝國便與瑞典簽署了《韋雷爾和約》,規定兩國戰前邊界不變。在安頓下瑞典之後,俄羅斯帝國便對鄂圖曼帝國發起了猛攻,並先後搶奪了多個戰略要塞。

第六次俄土戰爭的決勝地在伊茲梅爾,只要俄國軍隊能攻下伊茲梅爾,那麼便能迫使鄂圖曼帝國停戰議和。1790年10月中旬,俄國軍隊開始向伊茲梅爾進軍。1790年12月22日,俄國軍隊攻入伊茲梅爾,並與奧國軍隊展開巷戰。最終,在血戰數個小時後,俄國軍隊成功拿下伊茲梅爾。此次戰役,奧國軍隊陣亡了2.6萬人,被俘虜了9000人,而俄國軍隊則傷亡約1萬人。伊茲梅爾戰役的結束,基本決定了第六次俄土戰爭的走向,在1792年的時候,俄羅斯帝國便與鄂圖曼帝國簽署了《雅西和約》,鄂圖曼帝國承認克里米亞歸俄羅斯帝國所有,至此整個黑海北岸廣大地區,都納入了俄國版圖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俄羅斯帝國忙著與鄂圖曼帝國開戰的時候,他們還夥同普魯士和奧地利一起瓜分了波蘭,並且還準備對清朝下手,實施遠東戰略。我們先來說瓜分波蘭的事情,在俄羅斯帝國第一次瓜分波蘭的時候(1772年),他們便得到了白俄羅斯和拉脫維亞的一部分。而在俄羅斯帝國第二次瓜分波蘭的時候(1791年),他們又得到了西烏克蘭、白俄羅斯和立陶宛的一部分。兩次瓜分波蘭的行動,使俄羅斯帝國的歐洲領土進一步擴大。簡單說一下俄羅斯帝國的遠東戰略,按照葉卡捷琳娜大帝的思路,他們是準備用武力搶奪清朝的領土,而為了更好的實施這一計劃,葉卡捷琳娜大帝還起草了《關於對華戰爭的意見》,宣稱黑龍江流域原本是屬於俄羅斯帝國所有,為侵略擴張披上了一層合法外衣。

但是就在葉卡捷琳娜大帝調兵遣將,準備實施這項計劃時,俄羅斯帝國又與鄂圖曼帝國爆發了2場戰爭,出於穩妥考慮,葉卡捷琳娜大帝便暫緩了侵略清朝的計劃,直到葉卡捷琳娜大帝逝去,俄羅斯帝國也沒有對清朝用兵。雖然,葉卡捷琳娜大帝沒能實現在東北亞建立霸權的願望,但她卻為後繼者爭霸世界指明了方向。

總結一下,在葉卡捷琳娜大帝時期,俄羅斯帝國進入到了高速發展階段,在她的掌控下,俄羅斯帝國擊敗了老對手鄂圖曼帝國,獲得了黑海出海口,並瓜分了波蘭,進一步擴大了歐洲領地,這使俄羅斯帝國進入到了西方頂級強國的序列之中。而在葉卡捷琳娜大帝死後,俄羅斯帝國的發展,便暫時陷入了停滯階段,宮廷陰謀開始興起,俄羅斯帝國的第九位皇帝保羅一世,便是因為宮廷陰謀而死,只當了5年的皇帝。與此同時,俄羅斯帝國又被捲入了「拿破崙戰爭」之中。

接下來我們要講的這位俄羅斯帝國皇帝,就比較傳奇了,他不僅被歐洲各國貴族稱為「歐洲的救世主」,還被稱為「神聖王」,他頭上的光環屬性,比葉卡捷琳娜大帝也不逞多讓。為什麼這位俄國皇帝會得到歐洲貴族的擁戴?主要就是因為他擊敗了拿破崙,改變了歐洲的未來,而他就是俄羅斯帝國的第十位皇帝——亞歷山大一世。亞歷山大一世時期(1801年—1825年),俄羅斯帝國的軍事行動取得了巨大成果,在與鄂圖曼帝國和瑞典的戰爭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勝利。同時,俄羅斯帝國還先後吞併了東喬治亞、芬蘭、比薩拉比亞、亞塞拜然和華沙公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還是俄羅斯帝國與法國的較量。

1812年,法國皇帝拿破崙,突然對俄羅斯帝國發動了進攻,並很快占領了維爾諾和明斯克等地,將兵線推到了俄羅斯腹心地帶。在經歷了一系列重大挫敗之後,亞歷山大一世終於意識到,自己缺乏指揮才能,於是再次起用了庫圖佐夫為總司令,以此來應對法國軍隊。當法國軍隊抵近莫斯科後,庫圖佐夫便下令執行堅壁清野的戰術,一把火燒了莫斯科,與法國軍隊打起了游擊戰。

由於法國軍隊只占領了一座空城,所以他們的補給就出現了問題,當莫斯科的冬天來臨後,饑寒交迫的法國軍隊便選擇了撤離。然而,就在這個時候,早已準備就緒的俄國軍隊,便立即發起了反攻,對法國軍隊展開了追擊,這導致拿破崙大敗。當時,拿破崙入侵俄羅斯帝國的時候,出動了60萬大軍,而在被俄羅斯帝國擊敗後,就只剩下了不到3萬人。遠征俄羅斯帝國的慘敗,已經決定了拿破崙接下來的命運,他親手打造的法蘭西帝國,因此一蹶不振並走向了衰亡。 當俄國軍隊率領反法同盟,來到巴黎的城門外時,轟轟烈烈的「拿破崙戰爭」便落下了帷幕,因為俄羅斯帝國在戰爭中的突出表現,俄國皇帝亞歷山大一世,便被歐洲貴族稱為「歐洲的救世主」。

總結一下,亞歷山大一世時期最大的亮點就是,他們打敗了拿破崙,改變了歐洲的歷史。雖然在這一時期,俄羅斯帝國先後占領了很多地區,獲得了很多榮譽,但是與擊敗拿破崙,成為「歐洲的救世主」比起來,無疑是差了不少。就因為擊敗拿破崙這一件事情,俄羅斯帝國的國際影響力便得到了大幅提升。今天就先給大家講到這裡,後面我們將繼續講解俄羅斯帝國的擴張之路,關注我不迷路,為你精講更多戰爭和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