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一批標誌性工程加緊建設

2020-01-07     勞動午報

北京環球度假區所有主要施工工作將在今年10月完成

人大通州新校區2023年底投入使用

廣渠路東延工程年內將建成通車

1月7日,北京城市副中心舉辦首場新聞發布會。記者在發布會上了解到,2019年,副中心一批標誌性工程開工,城市框架有序拉開。去年共確定副中心市級重大工程115項,總投資1661億元。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預計2024年底具備通車條件;北京環球度假區所有主要施工工作將在今年10月完成;三大文化建築計劃2021年底前實現外立面亮相,2022年12月底完成工程竣工;人大通州新校區2023年底投用,本科生將在此就讀;廣渠路東延工程年內將建成通車。

「副中心站」到大興國際機場僅35分鐘

環球度假區將建北京最大單體停車樓

當日下午,記者在城市副中心交通樞紐施工現場看到,挖走15萬方土後形成的4.5米深的基坑已經初具規模。一些工人正在上方支模板,為日後安裝施工防護欄做準備;基坑中的工人們則負責清土和苫蓋工作,預防揚塵。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項目位於城市副中心「一帶一軸」空間結構的交匯處,是副中心拉開城市框架,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標誌性工程,將打造成為綠色生態、舒適宜人、站城一體、產城融合的門戶型智慧交通樞紐典範。它連接M6線、平谷線、M101線三條軌道交通線路和京唐鐵路、城際聯絡線兩條鐵路線路,成為亞洲最大的地下綜合交通樞紐,也是北京市繼大興國際機場後又一個大型交通基礎設施工程。

在模型立體展示區域,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的地下三層被完整地分解開,清晰的展現在記者眼前。根據現場展示,B1層布置了城際車站進站廳,城市公共空間,商業配套,布置了社會車輛與計程車下客區域。本層的地下空間和東側的運河客廳,北側遠期京哈站區,南側城市都可直接連通。B2層布置了城際車站候車大廳與出站大廳,以及地鐵平谷線,地鐵101線,地鐵6號線的換乘空間,同時布置社會車輛與計程車上客區。B3層則是城際車站站台與軌道層。

據了解,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整個項目用地範圍約61公頃,地下總建築面積約128萬平方米,地上面積約139萬平方米,地下樞紐部分總投資約為345億元。地下三層整體埋深為32米。2019年11月30日,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已實現開工,項目建設周期為5年,預計2024年年底具備通車條件。屆時,從副中心到達雄安新區僅1小時,到大興國際機場僅35分鐘。

一座火山初具規模,「霸天虎」過山車的軌道如飛龍盤繞上空……走進北京環球度假區的項目工地,遊樂設施以及其他基礎設施等「骨架」正在不斷搭建。據北京環球度假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功夫熊貓、變形金剛主題將以整片景區的形式來呈現。目前,北京環球度假區的設備檢測已經開始,並將隨著工程進展持續數月,所有主要施工工程將在今年10月完成,今年上半年則將完成租戶協議的簽訂。屆時,北京環球度假區將提供14000個就業崗位,在增加通州本地就業崗位的同時,吸引更多北京優秀人才入駐副中心,而正在建設的北京環球度假區員工公寓,可為9000多名員工提供單獨房間,以及洗衣間、咖啡廳、食堂、健身房等設施。

北京環球度假區包括北京環球影城主題公園,北京環球城市大道,以及兩家度假酒店。其中,北京環球影城包含七大主題景區,同時融入中國元素;北京環球城市大道是一個集零售、餐飲、娛樂為一體的綜合商業體。北京環球度假區將在文化旅遊區中占地4平方公里,其中,一期工程占地1.69平方公里。屆時,北京環球度假區還將配備北京市最大的單體停車樓,提供約8600個常規停車位和400個配備充電樁的停車位。停車樓更專為快速停車而進行了優化設計,遊客可避免「倒車入庫」。

「文化糧倉」「森林書苑」「運河之舟」

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築兩年後竣工

記者在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築及配套共享設施正在緊鑼密鼓推進。三大文化建築計劃2021年底前實現外立面亮相,2022年12月底完成工程竣工。

副中心劇院、圖書館、博物館項目位於城市副中心綠心西北部市民文化休閒組團,與行政辦公區隔大運河相望,是城市副中心「一帶、一軸、兩環、一心」規劃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三大建築及配套設施項目於2019年10月28日實現開工,目前正在進行土護降施工。計劃2021年底前實現外立面亮相,2022年12月底完成工程竣工。其中,副中心劇院是集演藝演出、藝術創作、藝術教育、現場體驗等功能於一體的「藝術宮殿」,又名「文化糧倉」,其設計理念源於通州古糧倉和運送物資的船舶,對標世界級一流劇院標準進行設計、建設,將滿足世界級演出要求。包括歌劇院、音樂廳和戲劇院三個表演藝術的「文化容器」,同時可容納觀眾4400人。副中心圖書館是集知識傳播、城市智庫、學習共享等功能於一體的「書山智庫」,又名「森林書苑」,其設計理念源於中國傳統文化符號「赤印」,屋頂的樹狀建築結構宛如森林傘蓋,以銀杏樹葉片為靈感來源,體現出圖書館傳承知識、傳播文化的功能定位。設有古籍文獻館、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開架閱覽區、智慧書庫、報告廳等功能分區,預計每日可接待5000至8000人次。首都博物館(東館)是集收藏保管、開放式展陳、科學研究、社會教育、文保修復等功能於一體的「古韻風帆」,又名「運河之舟」,其設計理念源於古運河圖景中的船、帆、水三個元素,以運河為線索,將歷史文化融入建築,南側形似巨帆,高高揚起;北側形如船隻,堅實厚重,描繪出一幅運河圖景。建成後預計每日可接待6000人次。

「278項具體任務 503項重點工程項目」

副中心在全市率先實現城鄉規劃體系全覆蓋

副中心在全市率先實現了城鄉規劃體系全覆蓋,建設了一系列便民的公共服務設施讓居民體會到了巨大變化,這得益於全體系、全方位控規方案的有效實施。副中心把市級確定的100項任務分解為278項具體任務和503項重點工程項目,明確施工圖、進度表、責任人,制定副中心控規實施工作聯合督查工作方案,建立常態化分類協調推進機制,確保控規落地實施。

其中,副中心建立了「1+12+N」規劃編制體系,編制完成副中心拓展區規劃、9個鄉鎮鎮域規劃和344個村莊規劃,重點地區規劃、各領域專項規劃編制全面推進,在全市率先實現城鄉規劃體系全覆蓋。編制完成副中心規劃設計導則,制定高質量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建立健全責任規劃師體系,建立「多規合一」聯動平台,大幅提升規劃管理與實施的科學性、嚴肅性。規劃依託水網、綠網、路網構建了12個民生共享組團和36個美麗家園,創新提出了市民中心、組團中心、家園中心、便民服務點的公共服務體系,形成了5分鐘、15分鐘、30分鐘生活圈,鼓勵公共服務設施集中布局、混合利用,提供一站式社區生活服務,更好滿足人們工作、居住、休閒、交通、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各方面需求。同時,為主動適應人口結構變化,在規劃中提高了教育、醫療、養老等基本公共服務配置標準,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高標準編制保障房規劃設計方案、步行和自行車規劃實施要點,倡導綠色出行,使居民就近享受一刻鐘社區服務,實現在騎行中感受城市、在漫步中品味生活。

梳理產業資源 細化產業定位

重點功能區、重點特色小鎮明確發展方向

副中心發展離不開產業支撐。副中心結合通州區歷史和發展實際,對原有產業園區布局進行了調整優化,形成了以運河商務區、文化旅遊區、台馬科技板塊、中關村通州園等重點功能區為支撐,以張家灣設計小鎮、台湖演藝小鎮、宋莊藝術創意小鎮等重點特色小鎮為特點,「有點有面、點面結合」的總體格局,同時把分散的17個園區整合為3個管委會,對三大園區空間資源進行了分門別類整理。

據副中心黨工委委員、發改局局長張艷林介紹,副中心對產業定位進行了細化。運河商務區將重點發展綠色金融、財富管理、高端商務服務;文化旅遊區將重點發展旅遊、演藝、娛樂、文創等產業,打造文化旅遊產業集群;台馬科技板塊與亦莊一體化發展,重點定位在科技成果轉化、高端製造及科技服務等;中關村通州園以創新設計和城市科技、網絡安全信息產業為主導,重點發展建築設計產業、軟體和信息、科技服務業。

此外,張家灣設計小鎮重點定位為國際設計與文創產業聚集區、存量資源再利用創新示範區、智慧科技綠色健康生活體驗區,主要發展創新設計和城市科技產業;台湖演藝小鎮重點強化「創意創作、展演交流」等主要功能,突出「文化+科技」,形成傳統文化要素聚集、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文化新高地;宋莊藝術創意小鎮則圍繞藝術創意核心方向,以中國原創藝術為特色,構建大視覺產業生態體系。

本報記者 趙思遠 文/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nXigm8BMH2_cNUgT18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