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美警察評選】最美警察候選人07 羅紫涵:破譯「死亡密碼」 幫死者「說」出真相

2020-04-21     龍城警事

人物檔案

姓名:羅紫涵

年齡:35歲

職務:柳州市公安局刑事偵查支隊七大隊民警

法醫這個職業,沒有廝殺格鬥,沒有驚心動魄,卻在偵查戰場上發揮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幫死者「說」出真相,為偵查破案提供有力證據和辦案線索。

作為一名女法醫,市公安局刑事偵查支隊七大隊民警羅紫涵接觸過各種形狀的屍體,見證了各類不正常的死亡,但她並沒有畏懼,依然堅守在辦案一線,踏實工作,破譯了一個又一個「死亡密碼」。

法醫,選擇了就接受挑戰

瘦小的身軀、溫柔的微笑,很難將這樣的女子與常年奔走在案發現場的法醫聯繫在一起。同事們評價,如今成熟穩重的羅紫涵是在一次次驚慌和恐懼中成長起來的。

羅紫涵所學專業為臨床學,2006年,大學畢業的她進入醫院工作。由於想換一份更有挑戰性的工作,加上對警察這一職業的嚮往,2012年,羅紫涵通過公務員考試進入警營,經過一年法醫知識學習後,她正式成為一名女法醫。

「臨床、司法等各方面理論知識要跟上,還要和前輩們到現場勘查學習。」羅紫涵說,他們的工作建立在醫學、刑事司法等學科基礎上,對犯罪現場及相關人體做勘察與鑑定,從中找到案件相關線索。「血腥、腐屍、蠅蛆,這些場景和東西在辦案現場經常要面對。」

在法醫這條路上,遭遇的心裡極限挑戰要比實際情況複雜得多。好在實習期間,前輩們對每一起案件的審慎態度深深地影響了她,讓她學會克服心理障礙,在尊重每一位受害者的屍體的同時,很快在現場勘察中發現一些常人不易察覺的「微量物證」。

「挑戰性的工作很多,為何要選擇這個職業?」記者問,羅紫涵說:「法醫要有正義感,主要是幫死者『說』出真相。」對她來說,這份工作很有意義。

屍體冰冷,但工作有溫度

作為一名法醫,不可避免地要面對死者家屬。一些家屬既想查出實情儘快破案,又想保全親人屍體的完整性,十分矛盾。這時,羅紫涵會以女性特有的親和力配合辦案民警做家屬的思想工作。

「有一起案件,我們開了幾個小時的車到達現場,因風俗原因,死者家屬不願解剖屍體。」羅紫涵說,她與死者家屬傾心長談,慢慢解開了對方的心結,打消了心裡顧慮,經過一個多小時的交流,死者家屬認識到解剖的重要性,終於同意屍檢。

5個小時的屍檢結束後,死者家屬在哀傷中透露出感激與信任,那句「辛苦了」讓羅紫涵明白「法醫與冰冷的屍體打交道,但這份工作是有溫度的」。

面對感染風險,「逆行」戰疫情

疫情期間的一些案件,往往面臨著死者身份、來歷不明,是否感染新冠肺炎病毒,是否來自疫區,是否有疫區接觸史等問題,而這些都要在屍檢中弄清楚,羅紫涵從來沒有退縮。

「印象比較深有兩起案件,一起是屍體表面看起來毫無損傷,只是頭部有一個小腫塊;另外一起是獨居老人在家身亡多日,無人知道其有沒有接觸過武漢確診病例。」羅紫涵稱,最後經過屍檢確認兩名死者的死因與新冠肺炎疫情無關,第一人因顱腦損傷不治身亡,第二人因疾病引發猝死,排除刑事案件的可能。

新狀肺炎疫情傳播途徑有飛沫、接觸等,進行屍檢時,沒有辦法避免與屍體接觸,存在較大被感染風險。「心裡也很擔心被感染,但到了現場就沒有時間想太多,腦海里想的全是關於死者死因和死亡性質等相關問題。」

從警8年,羅紫涵用冷靜、客觀、專業的工作態度累計勘驗現場650餘次,檢驗屍體600餘具,其中命案現場勘驗、命案屍體檢驗110餘起,進行活體檢驗700餘起,起草並出具相應的檢驗鑑定書、報告書800餘份,她用自己的雙手破譯了一個又一個「死亡密碼」。(記者 羅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fu-nXEBiuFnsJQVoFh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