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漢紅十字會引發的質疑仍在發酵。
為啥武漢協和醫院頻傳出物資告急?
1月30日,湖北省紅十字會公布的一張《物資使用情況》顯示,截止30日,武漢紅十字會共發放口罩24.5萬個,其中流向武漢協和醫院只有3000個,而莆田系民營醫院武漢仁愛醫院卻獲得1.6萬個N95口罩。
武漢仁愛醫院是一家什麼醫院?根據網絡資料顯示,武漢仁愛醫院,是一家以整形、生殖為主業的醫院。此外,該醫院並未開設發熱門診。這樣一家醫院為啥比抗疫第一線的武漢協和醫院拿到更多N95口罩?
除了分配不公外,物資分配效率低下也引發詬病。在大量愛心物資到達武漢後,大量物資被堆放在倉庫里。甚至還有一些醫院稱,到武漢紅十字會領取物資時,對方卻說自己所在醫院不在名單上,不予發放物資。
面對鋪天蓋地的質疑,湖北紅會發布聲明稱,這些口罩不能用於一線醫護人員防護,但可用於普通防護。對於分配效率的問題,紅會表示,分配權不在自己手裡,只負責接收捐贈物資入庫,並進行登記。
對於這番解釋,網友顯然顯然並不太買帳,紅十字會因何而存在、在抗疫一線所起作用令人生疑。
據武漢紅十字會官網資料顯示,「武漢市紅十字會成立於1911年,前身為中國紅十字會漢口分會,至今已有103年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1900年,黃祖徽等人便在漢以「博愛恤兵」為宗旨,在軍閥混戰、陝甘旱災、沙宜防疫、武昌圍城、漢口大水災等重大事件中開展了救護兵丁、收埋遺體、協助防疫等紅十字會救濟工作」。
可見,武漢紅十字會成立之時,在救災抗災 、防疫救濟上,曾經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救護兵丁」、「收埋遺體」也是尋常。
再看看現下武漢市紅十字會的介紹,據官網《2018年度武漢市紅十字會部門決算》材料,武漢市紅十字會是從事人道主義工作的社會團體,武漢市紅十字會為一級行政單位,總編制人數 13 人,其中行政編制 12 人。在職實有人數 12 人。
看看財務情況。武漢紅十字會為財政撥款單位,收入來自財政撥款,支出部分則分為「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其中「項目支出」可以理解為各類公益項目支出,有如官網介紹的關愛自閉症兒童、失底家庭救助,關愛失智老人,救助困難白血病兒童等等;基本支出又可分為「人員經費」和「共用經費」,前者涵蓋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獎金、社會保障繳費、住房公積金、醫療費及其他工資福利支出等方面。
接下來,我們就以《2018年度武漢市紅十字會部門決算》公示內容,看看具體情況。
決算顯示,武漢紅十字會2018年度本年收入合計972.74萬元,支出合計972.74萬元。其中:基本支出418.43萬元,占本年支出43.0%;項目支出554.31萬元,占本年支出57.0%。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基本支出中,2018年武漢紅十字會「人員經費」支出合計為329.67萬元。其中,工資福利279.34萬元,基本工資支出46.35萬元,津貼補貼51.08萬元。這也就是說,武漢紅十字協會12人2018年人均「工資福利」23萬元 ,月均達到1.9萬元。
這樣的工資放在武漢市,是一個什麼水平?
據武漢統計局發布的報告,2018年武漢市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73671元。武漢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85885元。其中,在崗職工平均工資88327元。
另據智聯招聘發布的《2018年夏季求職期平均薪酬城市分布》顯示,武漢平均月薪為7263元,以此計算,武漢平均年薪為87156元。
以上這兩組數據相當,通過此也可看出,武漢紅十字會的工資福利遠超過武漢平均工資水平,甚至還超過了一線城市北上廣深的平均薪酬水平。
言已至此,關於武漢紅十字會就不再多說,想提的是民間抗疫的另外兩件事。
其一,阿里巴巴海外直采的超過50噸口罩等醫療物資運往湖北和浙江。截至2月1日上午10時15分,武漢協和醫院已收到菜鳥「綠色通道」與快遞公司運來的30多萬件醫療物資,包括醫用口罩、醫用手套、隔離衣、防護服、防護眼鏡、一次性鞋套和工作帽等。
其二,截至2月1日,韓紅基金會已經收到捐款1.436億,從1月26日到2月1日,韓紅基金會已經往武漢送了七批物資,第八批物資在運送途中。
最後,我們回顧一下韓紅此前的採訪,「你要把我的貨物第一時間給到災區,你把我的貨物放在你的倉庫,在我看來你就是混蛋。其實,現在我們有自己的基金會,才知道,原來一包方便麵也是可以公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