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 製造」為製造業的新一輪變革提供新契機

2020-03-27     國機展覽

所謂「智能+製造」,是以人工智慧為核心,包括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位造技術的集群式創新、融合發展與突破,涵蓋研發、設計、供應鏈、生產、銷售、服務等製造業產業鏈的各個環節。智能製造是「智能+製造」的表現形式,以通信網絡為基礎支撐,以智能工廠為載體,以關鍵製造環節的智能化為核心,以端到端的數據流為基礎,以個性化生產為特徵,實現製造業質量、效率和效益的全面提升。


  近年來,我國製造業發展面臨要素成本上升、落後產能過剩、全要素生產率提升乏力等一系列問題,同時,傳統的管理模式、生產方式也無法滿足快速的市場變化與日益個性化、多樣化的市場需求。人工智慧技術作為繼網際網路之後具顛覆性的技術,為製造業的新一輪變革提供了新契機。

  一是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不僅可以把工人從重複、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還可以替代腦力勞動,以數字化的形式實現人類知識的傳承和推廣。比如,通過對熟練工人動作的大數據分析,可使其經驗顯性化、標準化、軟體化,實現人類技能的復用。

  二是人工智慧系統通過整合分析銷售、售後、用戶評價、潛在用戶對廣告投放的響應以及用戶實時使用等數據,可以判斷用戶偏好、發現潛在需求、預測銷售趨勢,更好地指導產品設計和排產。藉助人工智慧技術,還可以快速構建產品原型、動態分配資源,大幅縮短產品上市時間並降低研發成本。

  三是人工智慧技術不但使生產線更具柔性,而且將發展出自適應、自感知、自決策、自學習和自主優化的能力,進而實現用戶驅動式的生產,大限度減少庫存、消除浪費。用戶通過數字化平台可以自主選擇產品參數或模塊,甚至直接參與產品設計或由人工智慧系統給出個性化的推薦設計方案,並通過智能化、柔性化的生產線實現低成本的個性化定製。

  四是通過對傳感器、物聯網實時採集、傳輸的生產設備進行智能化分析,不僅可以對生產工藝參數進行優化,節約能耗與物耗,提高良品率;還能夠實時監控設備的健康狀況,及時預警故障,實施保養和維護,減少宕機損失。

  五是打通製造企業與上游供應商、下游服務商等商業生態圈企業的數據連接,實現信息-物理系統中的橫向集成。通過智能化分析,使整個商業生態及時對市場變化作出反應,實現供應鏈的優化。

  六是通過雲端連接或將訓練好的人工智慧系統嵌入到產品中,不但能夠使產品通過自然語言、手勢等方式響應用戶指令,而且可以依託智能化平台提供豐富的增值服務,實現企業從提供產品向提供「產品+服務」的組合轉變。

  總之,當前全球製造業正在加快邁向智能化時代,人工智慧技術對製造業競爭力的影響越來越大,將使製造業產生深刻變革。積極拓展「智能+」,為製造業轉型升級賦能,是智能化時代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

關注最新技術 第十五屆中國國際工具機工具展覽會(CIMES2020)將於2020年5月18-22日,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順義)舉辦,歡迎您蒞臨指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Wg1HXEBrZ4kL1ViK9h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