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分析:情商不高的人,基本上小時候都是這樣子長大的

2020-07-04     小爸爸育兒

原標題:李玫瑾教授分析:情商不高的人,基本上小時候都是這樣子長大的

導語

一個人的成功與否,最重要的決定因素是什麼?馬雲在浙商大會上是這樣回答的:要想成功,必須情商強大。所以家長對於孩子的情商教育,應該在他們小的時候,就要引起注意。

案例

孩子的情商問題,李玫瑾教授很早就分析過:情商不高的人,跟小時候的成長有關,而父母是最重要的因素。

如果你的父母是一個善解人意、是非分明的人,你從小就在父母良好的薰陶之下,那麼長大以後,基本是一個人見人愛、聰明伶俐且高情商的人。

而如果你的父母滿身都是負面情緒,在這樣環境影響下,你以後肯定會變得非常自卑、、膽小、內向或者性格暴躁。

情商不高的人,基本上小時候都是這樣子長大的

1、容易與人產生爭執

有些父母在家經常就是吵架,或者是因為芝麻小事跟別人吵架。孩子從小就目睹過無數次,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性格大部分會變得比較扭曲極端,比如:喜歡用暴力的方式去解決問題、自卑。膽小等等。相信他們長大以後情商肯定不會高到哪裡去。

我以前也寫過這一類的文章,點贊最高的評論是這樣留言的:我自己就是這樣,從小在父母的吵架聲中長大,做什麼也得不到父母的理解與認可,很少和父母溝通,所以自己從小就很自卑很不合群,現在自己有孩子了,就特別注意與孩子多溝通,多去理解他,現在兒子很自信,經常和我說自己在班裡人緣好。

2、喜歡抱怨

你仔細的去觀察就會發現有些小朋友一遇問題的時候,他不是想著怎麼去解決,而是選擇抱怨,並且把問題拋給別人,說來說去,就是要將全部的責任歸咎到別人的身上。

科學家們經過長期的研究發現:這樣一類性格的孩子,通常他們的父母基本都喜歡抱怨,遇到問題從不尋找自身原因。如果孩子生活在這樣一個負能量爆棚的家庭中,孩子通常會比較消極悲觀,更不要說高情商了。

3、說話特別難聽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平常的生活中,家長的一言一行對孩子影響都會特別大。如果家長平日在家就說話特別難聽,「出口成髒」的話。

在這樣環境下薰陶長大的孩子,以後情商肯定高不到哪裡去,相信他的人緣也不會有多好。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提高情商?

1、以身作則

我們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重要的老師。孩子每天接觸最多的人就是父母,所以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因此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

前面我也說了孩子情商低,基本上小時候都是這樣子長大的。其實一看都是父母的影響。所以父母在家裡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儘量用正確的言語以及行動來教育孩子,讓孩子在比較好的環境下,慢慢地變成一個讓人喜歡的人。

2、培養孩子大方的性格

孩子和別人相處的時候,如果不懂得分享,表現的過於小氣,這基本都是孩子情商不太高的表現。現在的家長都太寵孩子了,孩子在家就是霸王,平常和小朋友玩的時候也經常搶奪別的小朋友的玩具,不願意分享自己的東西給小朋友,這樣的孩子註定會不合群,遭到冷落。

一個樂於和別的小朋友分享的孩子,一般來說都會擁有高情商,所以,父母們要在孩子還比較小的時候,就儘量培養他們大方的性格,這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孩子的情商。

3、教會孩子情緒管理

美國心理學會的專家認為:孩子想要擁有高情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讓孩子首先學會控制住自己的情緒。

我們父母應該讓明白,應該怎樣正確宣洩自己的情緒,而不是亂發脾氣,讓人討厭。

在孩子在初次學習情緒管理的時候,肯定會感受到困惑,不知道該怎麼去做。而且大部分的家長也不知道怎麼去幫助孩子,因為我們那個年代根本沒有經歷過這樣的。

這時候家長可以通過情緒管理的繪本,去幫助孩子一小步一小步的去實現,比如:可以通過繪本中每個故事中不同的小動物主角,用可愛的小動物形象去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去解決她的問題,這樣不僅能提高孩子的情商,還能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

情商在一定程度上比智商還重要,高情商可以讓孩子在未來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WcDGHMBiuFnsJQVcx8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