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後,去世的父親對她說:「對不起。謝謝你。我愛你。」

2019-06-27     閒時花開官方帳號

作者:劉娜

本期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談談父愛和缺失。


她已不記得父親長什麼樣,但她藏著父親的一張兩寸免冠照片。

照片上的父親,穿著中山裝,胸前的口袋裡別著一根鋼筆,大眼睛高鼻子濃眉毛大腦門,仔細一看,和著名演員陳寶國有幾分相似。

照片是她從老相冊里摳下來的。

那一年,她才5歲。父親在工廠出事後,車間裡5個人,沒有一個人活著出來。

從此後,她也失去了那個親昵時總愛用胡茬扎她的父親,那個把大白兔奶糖放進上衣口袋,卻從褲子口袋裡掏出來會變魔術的父親,那個春風裡帶著她到工廠旁的田野里,觀察麥子從抽穗到成熟總共用多久的父親。

沒有工作的母親,因為不想生活在這片人言可畏的傷心地,拒絕了到工廠後勤處上班的機會,拿著賠償金和撫恤金帶,帶她離開工廠所在的小鎮,到城裡投奔姨媽。

臨走時,她從被掩埋在一堆雜物中一本老相冊里,摳出了父親的那張小照片,夾在最喜愛的畫冊里。

很快,長相好看、不滿30歲的母親,就在姨媽和姨夫的撮合下,嫁給了另一個在工廠打工男人。

繼父長得醜陋,看起來老實可信,其實摳搜又多疑,一個蝴蝶結都捨不得給她買,還動不動懷疑母親勾引別的男人,對她和母親辱罵毆打。

幼小的她,很希望母親能帶她離開,哪怕要飯也比在這個家強。母親卻一個勁兒勸她聽繼父的話,當個懂事的孩子。母親改嫁3年後,相繼生下了弟弟和妹妹。繼父還是一如既往,母親選擇一味寬容。

越來越大的她,逐漸意識到自己才是這個家的外人:被操勞的母親忽視,被吝嗇的繼父嫌棄,和弟弟妹妹有著明顯不一樣的待遇……

她做夢都渴望有個人,有個高大溫煦的人,能像逝去的父親那樣無條件愛她。

但沒有。

家屬院的人們,暗地裡稱呼她「媽媽帶來的孩子」,叮囑自家孩子「最好離她遠點」。看著別人家或大或小的女孩,牽著父親的手走在路上,她心裡湧出一種複雜的情愫。

難過,羨慕,抑或更多的,是隱隱的妒忌。


15歲時,她愛上了她的語文老師。老師濃眉大眼,瘦高瘦高,會彈鋼琴,喜歡穿中山裝,從師範學校畢業4年,還未結婚成家。

她嚴重偏科,語文成了她的強項,當上了課代表,這樣就能常去老師辦公室。她在自己的作文本里,夾上寫給老師的信,單獨放到老師的辦公桌上。她在自習課上問老師問題,只為感受他離自己很近很近的氣息……

漸漸地,她和老師的傳聞傳遍了校園。有人說晚上看見她進了老師宿舍,再也沒有出來。也有人說在醫院看見老師帶她看病,進了婦產科。還有人說,她別的科目都不行,偏偏語文總是高分,是因為每次考試老師都提前給了她答案……

風言風語蔓延整所學校,很快吞沒了事情的真相,也粉碎了她唯一的精神支柱。

其實,她不過給老師寫了幾封表達愛慕的信,老師的確也單獨和她談過話,但所說的內容,不過是鼓勵她好好學習,走出小城走出狹隘走向更好的自己。

沒有人相信真相,人們只願相信自己寧願相信的那部分。哪怕,它們虛假又醜陋。

可畏人言中,老師離開學校,遠走他鄉,杳無音訊。她被繼父棍棒毆打,被母親辱罵「不要臉」,輟學後外出打工。

親人形同陌路,親情不過枷鎖。

那之後的10多年裡,她的人生就像掉進一個黑洞裡,任憑她怎麼爬都爬不出來。她只好坐在洞中哭泣,卻始終無人前來搭救。

19歲時,她愛上打工時認識的一位30多歲的已婚男人,對方是兩個孩子的父親。和她交往一年後,還騙了她5000塊錢,再也聯繫不上——16年前,5000塊錢是她打工兩年才攢下的血汗錢。

22歲時,在飯店當服務員的她,愛上了自己的老闆。對方一開始就表示他不會離婚,但她還是沉迷於那短暫的回報和苟且的溫暖。直到她懷孕,對方哄騙她打掉孩子後,毫不留情地將她辭退。

從18歲到27歲,她經歷了4段刻骨銘心的感情。

男人全都比她大很多,身份全是見不得光的第三者,結局全是她一個人的獨角戲,他們沒有一個人真心愛過她。

她就像一個執迷不悟的飛蛾一樣,在黑暗和傷害中向那幻夢中的光亮,一次次撞去,不惜粉身脆骨,不惜傷痕累累。

28歲時,她結婚了。對方仍比她大9歲,離過婚,做服裝批發生意,好朋友講義氣。

她去批發市場買衣裳時,認識他,瞬間被他似曾相識的大眼睛和高鼻子吸引,再次墜入愛河,愛得像第一次愛戀那樣炙熱,也讓男人漸漸透不過氣。

結婚後,她總覺得丈夫還愛著優秀的前妻,看見前妻打來電話,她就又哭又鬧;她總怕丈夫10歲的女兒來家裡,因為只要那孩子一來,丈夫就會冷落她,眼裡心裡全都忘了她;她總擔心丈夫喜歡上別的女孩子,他回來稍晚一點,她就不停地打電話,發簡訊,威脅「30分鐘見不到你,我就死給你看」。

丈夫對她越來越不耐煩,有時候為了懲罰他,故意在出門後關機消失。她像個瘋子一樣,不停地找他,最終找到他出軌的證據——他的手機里,有給一個年輕女孩的曖昧簡訊和轉帳證明。

那一刻,29歲的她,想到了死。

「這世上,沒有一個人真的愛我。我這樣的人,不配活著。」她想。


她通過非法渠道,購買來安眠藥,抓一大把吞下,迷迷糊糊地睡過去。

睡夢中,她變回了那個5歲的小女孩,走在小鎮工廠旁那條麥田翠綠、油菜金黃的田埂上,追著一群五彩斑斕的蝴蝶跑啊跑啊跑啊,忽然腳下一滑,掉進了田埂下的水渠里。

水很深很涼,一點點淹沒她的大腿、胸口和下巴。眼看就要淹沒她的頭頂,忽然有雙大手把她救起來,緊緊地將她摟在懷裡,連聲囈喃著:

「對不起,對不起,爸爸錯了,爸爸錯了,爸爸沒有照顧好你;你一直在找爸爸嗎?謝謝你,謝謝你,爸爸應該早點來救你;爸爸愛你,爸爸永遠愛你,爸爸應該一直陪著你。」

是爸爸。是爸爸來救她了。

爸爸還穿著那件中山裝,口袋裡還別著那根鋼筆,臉上還帶著堅毅又溫暖的笑容。她把頭緊緊貼進爸爸的胸口,再近一點,再近一點,再緊一點,再緊一點,再久一點,再久一點。

忽然,有人大聲喚著她的名字,刺眼的光從窗戶邊照進來,刺得她雙眼乾澀又生疼。

她緩緩轉動眼球,發現自己躺在醫院的床上,鬍子拉碴、頭髮髒亂的丈夫,緊緊地攥著她的手,瞪著布滿血絲的眼睛。

「你不是不要我了麼?你不是愛上了一個女大學生,還給她轉了2000塊錢麼?」活過來後,她問丈夫。

丈夫一臉茫然,然後把拳頭狠狠砸在醫院雪白的牆上:

「你就是因為這才……她是我鄉下表姐家的閨女,孩子找工作面試急需用錢,表姐不會手機轉帳,把錢打到我銀行卡里,讓我趕緊轉給那孩子……」


她漸漸好起來。

她去丈夫的服裝批發店裡幫忙,在丈夫喝酒應酬時,平和地說:「你去忙吧,我來盤貨。」

前妻摔傷了腿,她騎著電車把那個10歲的小女孩接到家裡,看著菜譜給她做雞腿炒飯和糖醋裡脊,漸漸和小女孩成了朋友。

前妻傷好後,念在她照顧孩子多天的份兒上,送給她一條白金手鍊,淡淡地說:「以前吧,挺看不上你的,現在吧,覺得你還行。好好的啊,別讓我看不起你。」

31歲那年,她生了自己的兒子,小傢伙大眼睛、高鼻子、濃眉毛、黑頭髮,長得虎頭虎腦的。

孩子5歲那年春天,她帶著他回了趟18年未回的那座小鎮。老鄰居看見她和兒子,驚喜地叫道:「唉吆喂,這孩子和他外公長得真像啊。」

她帶著兒子去山上給父親掃墓,兒子指著墓碑上父親穿著中山裝的照片,好奇地問她:「媽媽,這是誰呀?」

她說:「是媽媽的爸爸,你的外公。」

兒子又問:「那媽媽,你爸爸愛你嗎?」

她用力地點了點頭:「愛。」

兒子不服氣地問:「你爸爸已經死了,你怎麼知道他愛你?」

有風從遠處的麥田和油菜地里吹來,帶著作物的青氣和香甜,也搖動墓碑旁的雜草和野花,就像一雙溫煦寬大的手,摸著她齊腰的長髮,還有皺紋爬上眼角的臉龐。

「媽媽的爸爸雖然不在了,但他給媽媽說過這樣三句話:對不起。謝謝你。我愛你。」她低著頭回答兒子,「這是很多父母都欠孩子的三句話,媽媽的爸爸對媽媽說了,這就證明,他很愛我。」

兒子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又問:「哦,媽媽,你也會對我說這三句話嗎?」

她起身,將路上采的那束用狗尾草紮緊的燈籠花,輕輕放到父親的墓碑前,牽著兒子的手,離開墓園緩緩下山去。

母子倆有一搭沒一搭的話,被風吹散,飄遠。只聽見,她對兒子說:

「寶貝,媽媽不想和你說對不起,媽媽只想和你說:謝謝你。我愛你。」


PS:

昨夜,和一個女讀者聊天到很晚。她自幼喪父,母親改嫁,過著顛沛流離的人生。她愛過人渣,被情所傷,自傷自戕,險些死去。

直到,歷經諸多坎坷和創傷,她才終於明白:

她一直在尋找的,從來不是一個愛人,而是已逝的父親;作為父愛缺失的人,她必須去對抗那些危險的親密關係,不再被那些「危險而相似」的男性吸引,才能找到自己;在接納愛人和孩子的過程中,她漸漸直面自己的問題,療愈內心的傷痛。

她說,一個自幼缺少父愛的女孩,要歷經怎樣的艱辛,才能深愛自己。而那些自幼被父親深愛的女孩,又是何其幸運,何其讓人羨慕。

她還說,這世上沒有永遠不逝的父親,更沒有一直陪伴我們的他人。所以,我們終將要學會的,是自己救贖自己。

是的。

我們終將學會的,是自己救贖自己。

這是生命的殘酷,也是人生的實相。

受她啟發後,我決定講一個故事,獻給那些缺失父愛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子。

我想告訴她們:

如果一個女孩子,從小無法從一個重要男性那裡,得到肯定和認可、深情和鼓勵,就容易拚命從別的男性那裡,乞求廉價的愛。

她們總想找一個時時刻刻關注自己的男性,甚至在被騙被傷被虐待時,也很難抽身離開,結束那段關係。

因為,她們害怕失去——失去那個內心小孩最在乎的父親。

這是她們的幽暗,也是她們的宿命。

但是,僅僅看見這一點,是不夠的。

更要看見的,是不管多苦多難,都要有意識和勇氣,從這噩夢般的危險關係中,把自己解救出來,在一點一滴的努力中,變得自愛、清明、平和、堅韌。

然後,上蒼才會許你一個長情的愛人,來渡你。

我也願和更多父母一起銘記:

記得和孩子說聲「對不起」,在你傷害他漠視他的時候;記得和孩子說句「謝謝你」,在他用抗拒提示你們之間有問題的時候;記得和孩子說句「我愛你」,在任何你能夠的時候。

謝謝你。我愛你。

——結束,是另一種開始——

閒時花開:作者劉娜,80後老女孩,心理諮詢師,情感專欄作者,原創爆文寫手,能寫親情愛情故事,會寫親子教育熱點,被讀者稱為「能文藝也理性的女中年,敢柔情也死磕的傻大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RF7YWwBUcHTFCnfaZ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