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紅樓夢》在清朝是禁書?你看風月寶鑑映射什麼?隱喻太高明

2020-10-14   小懶貓yen

原標題:難怪《紅樓夢》在清朝是禁書?你看風月寶鑑映射什麼?隱喻太高明

每一次讀《紅樓夢》,都有不一樣的感覺,每一次觀察書中的人物,都會有新的看法與感受,大家好,我是曉松談史,每天為大家推送不一樣的原創內容。

《紅樓夢》區別於其他歷史小說的最突出特點,便是「一喉二歌」。表面上這是一部小說,實際上是一部野史。而迫於當時的歷史環境,作者不得不用小說作掩護,將歷史隱於其中。小說開頭說所,《石頭記》曾名《風月寶鑑》,霍氏姐弟認為,賈瑞臨終手中所持的「風月寶鑑」,正好是對這本書既形象又具體的一部比喻。風月寶鑑的正面,描寫的是風月繁華、溫柔富貴、兒女情長的風月小說,而風月寶鑑的背面,則是白骨粼粼、血淚斑斑的歷史——一部隱於小說中的歷史。

在第十三回《賈天祥正照風月鑒》,賈瑞中了鳳姐的相思局,結果患病,跛足道人送給他一面風月寶鑑,這鏡子正面是美女,背面卻是白骷髏。看背面病很快就好,看正面就沉溺其中死得快。

代儒夫婦哭的死去活來,大罵道士,「是何妖鏡!若不早毀此物,(庚雙夾:凡野史俱可毀,獨此書不可毀。)遺害於世不小。」(庚雙夾:腐儒。)遂命架火來燒,只聽鏡內哭道:「誰叫你們瞧正面了!你們自己以假為真,何苦來燒我?」(庚雙夾:觀者記之。)賈代儒要燒鏡子,已是很奇怪了,批書人的話更奇怪 —— 「凡野史俱可毀,獨此書不可毀」。 這到底是鏡子還是書? 說野史可毀,言下之意此書是正史,不可毀。

那就是著名的「清風詩」案,是明末著名文人徐幹學的兒子徐駿,寫了那句「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風月,就是清風明月,就是喻指清朝和明朝,風月寶鑑,便是指「清興明亡的那段歷史」,這樣的歷史,野史寫得亂七八糟,正史又不記載,唯有這《風月寶鑑》記錄了,當然是「燒不得」。

從風月寶鑑的來歷看,道士稱它出自「太虛幻境空靈殿上」, 而太虛幻境的對聯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鳳姐對待賈瑞完全是假情假意。風月寶鑑的正面是美人的鳳姐,反面是骷髏;正面是假,反面是真;正面是現象,反面是本質。因此,風月寶鑑就不僅僅是一面具象化的鏡子,它還是一面抽象化的、蘊含著豐富哲理意味的鏡子,涵蓋了正與反。真與假,現象與本質諸方面的對立統一。

道士說了,這個風月寶鑑只能照背面,專治你的病,千萬不能照正面。賈瑞翻到背面一看是個骷髏,嚇了一大跳,大罵道士坑爹,翻到正面一看,卻喜笑顏開。原來正面鏡子裡正是自己朝思夜想、千嬌百媚的鳳姐兒,於是迷迷糊糊就走進了風月寶鑑中,反反覆復多次之後,這位賈瑞大爺就灰飛煙滅了。

賈瑞照反面,「只見一個骷髏立在裡面」。骷髏是什麼意思?馮其庸教授解讀是警醒世人,從美色中見骷髏,於富貴時見貧窮,於繁華時見凋零。脂硯齋評語:「好知青冢髓髏骨,就是紅樓掩面人。」所謂「風月寶鑑」不僅警示男女之情,還包括了繁華生活的全部。

可悲的是,世人大多如賈瑞一般,貪戀正面的榮華富貴男歡女愛,貪戀塵世之風月之名利而不能自拔,殊不知「金滿箱,銀滿箱,展眼乞丐人皆謗」,就像秦可卿託夢王熙鳳說的「不過是瞬息的繁華,一時的歡樂。」如同寶鑑的正反兩面,應了那句「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古話。

原來《風月寶鑑》不只是一塊鏡子,乃是一部隱寫的正史!鑒,以史為鑑,可以知更替。寶鑑,便是寶貴的歷史借鑑。月喻太子,月就是指康熙時期的廢太子胤礽!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日巳時,皇后赫舍里氏誕育皇子,由於難產,在兩個時辰後的申時便去世。再得嫡子與突喪皇后兩件事的同時發生,給年輕的皇帝心中留下了揮之不去的陰影。

在他為皇后做出諸多出人意料的善後之事後,做出一個更加驚人的決定:冊立襁褓中的嬰兒為皇太子。這個孩子就是胤礽,從小胤礽就被康熙向大清 皇帝 的地位重要培養。在這種孤獨的情況下,胤礽被其他皇子孤立,這也成為胤礽以後暴力行為的出發點。

胤礽母親赫舍里皇后為康熙皇帝的第一人嫡皇后,首輔大臣之首索尼之女,赫舍里產胤礽時難產而死,故康熙爺立胤礽為太子,由康熙爺親自教導,但可能是長大後太過嬌縱等等很多原因,為康熙爺忌憚,故而痛心疾首的廢了他,二廢二立,可見康熙爺對他的情意匪淺,但是終究是費了的,所以又叫廢太子。

紅樓夢通篇都在講寶二爺、鏈二爺,想保的是哪位二爺,憐的又是哪位二爺呢?那時候能稱二爺的,不是胤礽是誰?而且胤礽原名保成,可不是寶二爺嗎?也許是廢太子被幽禁後感傷自身所寫,曹氏妥妥的太子親信,他的手書不給了曹家給了誰?所以曹公從來不說是自己所著,只說自己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將真事隱去。

而且寶二爺大丫頭名叫襲人,襲人襲人,該襲大位的人啊,可惜最後誰知公子無緣呢?還有老太太的慈愛,在賈政打寶玉的時候那樣護著,不和太皇太后一直大力反對廢太子一般麼?胤礽生母早喪,繼後佟佳氏一生無兒無女,不正是鏈二爺的情景?還有二爺的妻子鳳姐兒,除太后皇后,也只太子妃敢稱鳳主而已了。

這也難怪難怪《紅樓夢》在清朝是禁書?你看風月寶鑑映射什麼?都是皇家的事情,是真實的歷史,作者這樣的隱喻太高明。

紅樓有一夢,引無數後人盡痴迷!感謝大家能抽空仔細閱讀完,本文是曉松談史一些小小的見解與看法!

聲明: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立即刪除

本文由曉松談史原創,歡迎收藏關注,希望能為喜歡《紅樓夢》的朋友們提供借鑑,同時也歡迎各位客官評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