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建議你留在大城市大公司?一個14年職場人的2點思考

2019-07-16   彪悍貓先生


大家好,我是貓先生,今天來聊聊大部分人都經歷過或正在經歷的事情 :我應該選擇在大城市還是小城市?我應該去大公司還是小創業公司?年輕時選擇的公司和城市很可能會影響自己一生,24 歲到 32歲這8年,我在上海重塑了自己,也必將影響我後面的人生。


每次看到很多人吐槽在北上廣大城市或某些知名大公司的話題,我都想說:留下來吧,不管現在有多苦,心有多累,多年後你會感謝自己當年的那個選擇。


我也建議,那些正在考慮跳槽大公司,或考慮去一線城市的年輕人甚至是中年人,都可以放馬去試試。


大城市大公司到底有什麼好?

我總結出 2 點比較關鍵的東西,可能會給你一些啟發。





01

在高智商群體中

更容易賺錢和實現自我價值



不知你面試或上班時,有沒有發現一個事情 ,就是不同地段,不同寫字樓,不同環境,所入駐的公司知名度,和上班的人群素質,顏值,穿著,見識等都相差巨大,比如在一些繁華地段,或高檔寫字樓里,匯聚的要麼是500強企業,要麼是在行業排名靠前的知名高成長公司,這些地段基本上吸收聚集了本地80%的知名企業和精英人才。


同樣道理,一些大城市和大公司里,也聚集了更多的聰明人,這些群體的智商,比單個人的智商更重要。


為什麼這麼說呢,這舉一個例子,比如以前有兩個人,都想做同一個生意。

第一個人用X表示,第二個用Y表示。

X一開始就有很多錢,很多啟動資金,Y沒錢沒資源。

這時, X 做了個決定,就是把錢分給 Y 一部分,具體多少都可以。

並且告訴Y, 拿到錢做生意賺了後,可以選擇回報一部分錢給 X,當然 ,一點都不回報也沒關係。



這個故事的結局是開放性的,結局完全取絕於雙方的智商,為什麼這麼說?


這個故事其實就是在模擬真實世界中的投資:我借給你一筆錢,你用這筆錢發展壯大後,再回報給我。但是這個投資能不能做成,完全取決於雙方的合作意願。如果 X 不信任 Y,或 Y 不回報 X,投資就無法很好的進行。


那麼這個故事也可以說明個問題,智商越高的人,越願意合作 —— 高智商的 X 願意給 Y 更多的錢,高智商的 Y也更願意把更多的錢回報給 X,這就叫「 雙贏 」。



這其實是一種博弈遊戲。如果雙方意識到將來還要打交道,就不至於做拿了錢就跑的一錘子買賣。而聰明人對這種重複博弈的事情尤其敏感!在多次博弈的遊戲里,如果 X、Y 雙方如果都是高智商,他們雙贏合作的可能性會比低智商的小組高几倍。


聰明人選擇合作,是因為他們更善良?肯定不是,商業世界裡利益為王,人人都有陰暗面 —— 他們只不過更理性,知道長期合作自己贏得更多。


任何人在這個社會上都不是孤立存在,人和人在社會上的一切合作,都可以看作是一次次博弈,聰明人和聰明人的博弈,通常是雙贏,而且是長期的雙贏。


如果一個大群體中,更聰明的人占比更高,這個群體每天就是無數雙贏多贏的疊加,創造價值的效率是驚人的。



如果你的智商一般,同時又是在一個三四線城市的小公司工作,那你就很不幸了,跟你合作的老闆、同事、合作夥伴會折磨死你。


這些地方的小公司合作水平通常是很差的,每一次博弈中,大家想得更多的不是雙贏,而是單贏。你看那些很多小公司的老闆,掙點小錢就往自己包里塞,就往裙帶關係裡面送,每一次與合伙人共事想的都是自己怎麼才掙得多,每次都不顧員工死活的安排他們做事,踩在他們身上往上爬。


你和老闆的關係也是博弈啊,小地方的老闆更傾向於讓你付出更多的同時給你支付更少的薪水。


不信的話你自己仔細回想一下,面試時是不是很多老闆不愛提工資和休假?是不是把你提的工資要求縮水後還要打八折?你在工作中或平時休息中,是不是經常給你安排些其它與你本職無關的工作,還要畫個餅沖碗雞湯給你?



這個理論可以解釋很多現象:

像比爾蓋次、扎克伯格、巴菲特這類頂級的聰明人,都會給人才開高價,讓他們留下來,聰明人都喜歡和聰明人合作,這個公司就會吸引更多的聰明人加入,只要你和那些高級人才打過很多交道,你就知道那多順暢多爽,最後這就變成一個正向循環,一個公司里大多都是聰明的人才。


而另一些老闆,在和人才博弈中總是有僥倖心理,希望自己可以從他們身上多撈點價值,他們認為那些人給自己打工,就是應該聽話,就是應該被壓榨,自己就是應該充分發揮老闆的權力 ,讓自己多贏一點。


結果就是優秀員工、有幹勁、有想法的人才不斷流失,這些人不斷流失的結果,就讓一些駐蟲,那些平庸的人占了大多數。


這會導致一個惡性循環——即便你招到一個優秀人才,他還是會很快離開,因為和他配合的人都很平庸,合作的流暢度之差會讓他崩潰。



再舉個更好理解的例子:

如果你是個老闆,你現在開發兩個APP,你的員工有經驗豐富的高手,也有一般的,應該怎麼給他們組隊或者分工?


假設2人一組配合。假設高手的成功率是100%,一般員工的成功率是50%,現在你有4個員工,2個高手,2個一般的。你怎麼分組?


答案是,2個高手一組,2個低手一組。這樣,第一組的成品率是100%,第二組是25%,總成品率是 62%。如果你讓一個高手帶一個一般的,你的總成品率是50%。

但是,這是理想的分配情況。


現實是,在很多大城市,特別是一線大城市大公司或知名公司里,更聰明的人總是更多,聰明的密度足夠高時,聰明人搭配聰明人的機率會很高。否則即使你足夠優秀也沒用,你的老闆和同事會拖垮你。


你在這個社會上不是單打獨鬥的,儘量把自己放在一個更聰明的環境吧。





02

人在複雜的環境中

才能發揮最大能量



美國頂級名校范德堡大學找一群學生做了兩個遊戲:

第一個遊戲是簡單的做買賣,一人賣東西,一人買東西。

第二個遊戲是假設一個人是開發商,開發了一片商業區,另一人作為一個商家想要入駐商業區,在其中開店。兩人要共同商定店鋪出租的合同。合同有很多細節,比如營業時間多長、如何進行裝修等等。


這兩個遊戲都屬於博弈,有什麼區別?


第一個遊戲是簡單的零和博弈。賣東西的人希望價格越高越好,買東西的人則希望價格越低越好,雙方討價還價。特點是,一方贏得越多,另一方就輸得越多。

第二個遊戲則屬於複雜博弈。複雜博弈的特點是,雙方協商得越好,雙贏的程度就越大。


研究者真正想知道的是這些學生的智商水平和他們在遊戲中的表現有什麼關係。結果發現,在第一個遊戲中,學生討價還價的能力和智商高低完全沒關係。


而在第二個遊戲中,智商越高的人制定的合同水平也越高 —— 特別是如果兩個人都是聰明人,他們商量出來的合同就有更明顯的雙贏特徵。


研究證明,在簡單博弈中,你再聰明也占不到什麼便宜。聰明人真正的領域是在複雜的事務上。


更關鍵的是,把聰明人和聰明人放在一起,他們處理複雜事物的水平會非常之高。

你很聰明、水平很高,這還不夠,如果不把你放在一個複雜環境中,你的聰明毫無優勢。


只有在複雜的環境中,你的能力和優勢才被釋放甚至放大。若是做相對簡單的工作,競爭力未必強,很可能被別人幹掉。



最後說一下:

大城市大公司,肯定是比小城市小公司更複雜,各種複雜。一群聰明的人,在一個複雜環境中,解決複雜問題,這才是最美妙的事。


這些地方,有天然的高度競爭,會讓你不得不為逆襲而奮鬥;而在小地方小公司,競爭程度天然就小,讓你不自覺地就跟大家一起混吃等死,反正大家都這樣,你也沒什麼愧疚。你在一群懶人中勤奮,你就是個異類,甚至你太努力都會被笑話。


有人會問,這樣是不是太殘酷了?


你應該喜歡這點。競爭殘酷,說明這裡真實,不靠人情。越是小地方,越是人情社會。大城市,可以不靠關係,不靠乾爹,你只需要付出真實的努力,換取等價的回報。


小地方小公司,有關係的人可以不用努力,就奪走你拚命努力才得到的東西。而在大城市大公司,像我這樣的普通人可以通過努力,爭奪本不屬於我的優質資源。你想贏,你就有機會贏。




END


本文來源:公眾號 @彪悍貓先生, 作者懸崖上的貓。

這裡是100萬職場人的逆襲驛站,運營者懸崖上的貓,資深媒體人、設計師,從思維到技能,只寫最接地氣的逆襲乾貨,讓你一路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