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生,別等

2019-11-10   師父曰

席慕蓉曾說:

「似乎習慣了等待,單純地以為等待就會到來。但卻在等待中錯過了,那些可以幸福的幸福。在失去時後悔,為什麼沒有抓住。」

的確如此,我們潛意識裡,總以為時間還有很多。

事可以拖一拖,以後再做,人可以等一等,日後再見。

後來才意識到,未必明天,就會有以後。

很多事情,是戛然而止的,會讓你措手不及,甚至連一個彌補的機會都不留下。

所以,人這一生,千萬別等。

1

想做的事,別等

之前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幕,有人問一位90歲的老奶奶:您最後悔的事情是什麼?

那位奶奶答道:

「我20歲的時候想學鋼琴,但那時覺得學業繁忙,等工作了有閒暇時間再學。30歲的時候想學鋼琴,又覺得家庭瑣事太多,等退休了再學。

60歲的時候,又覺得有點晚了,就放棄了。唉,要是當時開始的話,現在已經演奏30年了。」

可以看得出來,這位奶奶言語間透露著些許遺憾和無奈。

是啊,總覺得一切都還來得及,可歲月卻從不等人。

等到了耄耄之年,才後悔當時沒及時做想做的事。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這首耳熟能詳的詩歌,又有多少人將它銘記於心呢?

有一個弟子要出門雲遊學習,師父問他何時出發?

弟子說三天後,等他準備好一雙草鞋。

師父沉思了一會,轉身從房裡拿了一雙草鞋出來。「草鞋已備好,你可以儘早出發了。」

弟子又說:「等我準備好一把傘,預防下雨天。」

師父又轉身拿出了一把傘,並問道:「還差什麼?」

弟子有點心虛地摸摸頭,低聲說:「師父,還得等我準備好一套衣服。」

沒想到師父轉身又拿出一套衣服,整整齊齊地疊好遞給他。

弟子震驚得睜大了雙眼,說:「師父,您怎麼……?」

師父淡淡地說:「這些東西都是上一個人留下的,他也跟你一樣,總是在等待,總是在準備,而他自始至終都沒有出去過,還常常感嘆時間飛快,歲月無情。」

弟子聽完,恍然大悟,連忙裝好行李,跟師父鞠躬:「弟子現在就出發!」

有時候,我們就像故事中的弟子,一邊拖延,一邊抱怨歲月不饒人。

但事實上,時間公平得很,你投入什麼,就會得到什麼。

等來等去,卻什麼都不做,自然也得不到想要的結果。

當決定去做一件事的時候,「我還沒準備好」,「等到那時我再開始」的推遲和擱置,只會讓結局也成為一場空。

時光不能倒流,生活沒有如果,千萬別等遭受到現實的當頭棒喝,才幡然醒悟。

2

想好好對待的人,別等

誰是你想好好對待的人呢?

其實,每個人心裡都有相似的答案。

對於含辛茹苦將我們養大成人的父母,我們總想著等,等出人頭地了,帶他們享受更好的生活。

對於朝思暮想的人,我們總想著等,等準備好了,再靠近她。

對於日漸年邁的爺爺奶奶,我們總想著等,等忙過了這陣子,就打個電話。

等,漸漸變成了一個無限期的詞,讓人望眼欲穿卻落寞而歸,讓人滿懷期待卻希望落空。

如果你有想好好對待的人,別因忙碌而一等再等,更別因賭氣而忽略了時光的流逝。

因為一等就容易錯過,變成最深的遺憾。

曾看過一個由真實故事改編而成的短片:

女主年少時母親去世,對父親有很多的誤解和怨恨。一直以來的賭氣,導致父女兩有了隔閡。

雖然彼此互相挂念,他們之間卻很少往來,更談不上坐下來好好聊會天。

在一個如往常般平凡的早上,女主收到了父親離世的消息。

在為父親準備喪禮的過程中,女主越發覺得自己虧欠父親太多了,她之前從未意識到有一天自己會連彌補的機會都沒有。

歲月匆匆,每一次見面都很短暫,卻都被用來爭吵。

她未曾花時間去好好了解父親喜歡什麼,做過些什麼,直到那次葬禮,才通過別人之口,知道父親的一些往事,可為時已晚。

在整理父親的遺物時,女主漸漸地從細節中感受到了父親的愛,這讓她既愧疚又感動。

可無論是道歉的話,還是感激的話,那時她縱有千言萬語想說,父親也聽不到了。

當鄰居家的阿姨跟她感嘆,總是無法跟女兒心平氣和地談談時,女主感慨地勸道:「好好說吧,趁還有機會。」

什麼事最令人感到無奈呢?

是你想好好對待一個人,卻總因各種瑣碎的事被耽擱、延期,當你回過神來時,卻發現自己已經無力回天。

最大的遺憾,莫過於有人來不及說,有人來不及聽。

縱觀一生,令人萬般後悔的,往往不是那些沒有實現的夢想,而是一些本可以做到卻沒有去做的小事。

想好好地對待重要的人,不留遺憾,需要的是行動,而不是一個又一個「等下次」「等將來」「等以後」的承諾。

珍惜眼前人,別因一個「等」字,錯過最真最親最重要的人。

3

人生太匆匆,別把遺憾留給自己

有一個人說他很愛花,他的口頭禪是「等我不忙了,就去澆花」。

花一天天枯萎、凋落,他卻渾然不知。

等到他提著一壺水過來時,已經只剩下空落落的花枝。

這個人曾經是你,也曾經是我。

人生有很多事,是經不起等待的。

機會經不起等,等久了,錯失良機。

孝心經不起等,等久了,子欲養而親不在。

感情經不起等,等久了,從此是路人。

很認同《飲食男女》中的一句話:人生不是做菜,不能等萬事俱備再下鍋。

真正的擁有,是想做的事,便拼盡全力去做;是抓住當下的每一個時光縫隙,力所能及地給予在乎的人關懷。

人這一生,別等。

別讓美好的時光在等待中被白白消耗掉,別讓在乎的人在等待中漸行漸遠。

趁陽光正好,趁重要的人還在眼前,認真去做,好好去愛吧。

文|師父曰原創圖|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