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在東南沿海大陸的最後堡壘福州,被中共情報機構全面滲透

2019-08-10     半杯餿茶

解放前夕,中央社會部未雨綢繆,在國民黨盤踞的沿海最後基地福州,提前布置了直屬中央情報部門的工作站。並布置了一部秘密電台,幾經周轉,隱藏在了情報人員,時任漁會會長的蔡訓忠家中。這部電台也成為了福州中共情報組織唯一密台,其在東南沿海的解放軍事活動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福州工作站獲取的大量重要戰略情報依託其被迅速傳送到中社部,讓中央、軍委、華東局和三野司令部對閩省敵情乃至整個中國東南沿海地區敵人的軍事部署了如指掌。

開展策反與統戰工作是福州工作站開展地下工作的另一個重點。淮海戰役後,國民黨當局見大勢已去,便開始布置撤退。尤其是軍事人才中,對國民黨海軍官兵及其家屬離開大陸去台加緊了工作。

葉可鈺

福州是中國海軍的發祥地,國民黨海軍高層將領中多為閩籍人士。福州又是大陸去台灣最近的重要中轉站。從南京、上海、青島等地撤退到台灣的海軍艦艇多駐福州。為加強對國民黨海軍的統戰、策反工作,中央社會部直接派遣了國民黨海軍資深軍官葉可鈺回老家福州,在老資格的情報人員謝筱迺領導下利用其在海軍中的老關係做國民黨海軍高層人士的統戰工作。

葉可鈺回榕城後,頻頻登門勸說海軍宿將薩鎮冰、 陳紹寬不要去台灣,該項工作開展結果相當不錯。

薩鎮冰

1949年6月間,蔣介石叫陳誠出面電請薩鎮冰、陳紹寬去台灣,均遭拒絕。薩老回電稱「年事已高,步履多艱」,陳老回電「農事正忙」。中國海軍宿將薩鎮冰、陳紹寬最後能夠留住大陸,可以說,與福州工作站及葉可鈺的工作是有極大貢獻的。

與此同時,在國民黨海軍系統的策反任務也有很大發展。葉設法與到福州的國民黨海軍各類軍官見面,逐個做工作,動員他們留下來。而對家在福州的軍官,則通過其家屬曉以利弊,勸他們不要跟著蔣介石跑。

舊時福州

如:葉可鈺曾與先期到榕的海軍總部附員陳書麟、海軍總部署陳景薌、海校教育長何希錕等以聚餐、跳舞、打牌等社交形式作為掩護,及時將中共軍隊節節勝利的消息和林遵、鄧兆祥等起義人員被重用的消息傳達給在閩的海軍人員,起到了對舊海軍人員心理震撼的效果。

經過了一系列的努力,曾任孫中山護法軍政府海軍武官的楊廷鋼、原國民黨海軍第一艦隊司令陳安泰、第二艦隊司令李世甲、海軍第一軍區司令方瑩、青島海軍學校教育長何希錕、海軍上海無線電台台長陳可潛、漢口海軍工廠廠長楊崇芳以及其他部分的海軍艦長、技術官佐等一大批國民黨海軍軍官不顧國民黨當局的威逼利誘,堅持留下來等待解放。

福州解放一景

福州解放後,在福州軍管會幫助下,成立「在閩海軍人員聯誼會」,參加聯誼會的達100餘人,連同解放後在華東軍區海軍駐榕辦事處登記報到的原國民黨海軍官兵300餘人,先後加入新中國海軍行列,成為開國海軍中的骨幹。

福州作為國民黨在福建的統治中心,國民黨保密局(軍統)、黨通局(中統),舊警察中的特務組織在福州活動時間長,基礎深厚,在淮海戰役後,又加緊了進行「應變」活動,對以後中共政權對福州城市接管和管理造成的危害不可小覷。因此,福州工作站特別注意國民黨在榕特務首腦的動向,並相應開展對國民黨福建省調查研究室主任、中統特務王調勛的統戰工作。

首先,由丁日初布置與王交往較多的國民黨福建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管長鏞注意王調勛(早期為閩東(連江)工農紅軍游擊十三支隊長,叛徒)動向。

王調勛曾對管長鏞說起:「過去我同葉飛一起在福建打游擊,如今葉飛當了十兵團司令員打到福建,而我卻要逃命,不知以後前途如何?」丁日初及時將管長鏞反映的情況向謝筱迺報告。謝筱酒同丁日初分析,該特務頭子情緒消極,有「搭線」意圖,便由管長鏞出面向他表示管同中共方面有聯繫。過了沒幾天,王找管長鏞要求同中共負責人見面。經請示中央同意,謝筱迺約定在福州市區虎節路34號管長鏞家同王調勛見面談話。此後王調勛先後送來有關國民黨軍隊部署和撤退等情報五、六次,並建議我方做何震等人工作,以防止中共隱蔽活動被發現。

福州解放前三四天,謝筱迺在虎節路管宅再次同王談話,正告王調勛:不許搞轟炸;不許帶走文件;不許殺害政治犯,要保護好城市。由於這項工作及時有效,福州至解放都未發生集中抓人和殺害政治犯等事件。(王調勛並未徹底對中共投誠,解放後,尤其抗美援朝時期,依舊是國民黨在榕特務的最高指揮者)

福州舊警察

國民黨福建省保安司令部警保處少將副處長余鍾民(曾任國民黨福建水警總隊長、廈門市警察局局長)掌管全警務大權,又系特務骨幹,但對撤往台灣卻持牴觸情緒。經過一些試探性的接觸,余鍾民要求會見中共福州地下組織負責人。經管長鏞安排,謝筱迺派周伯蒼以中共中央工作人員身份,約在溫泉路「松有泉」澡堂同餘見面。在講明形勢和中共的政策後,余鍾民願意留下為中共工作,並且提供了福建省水警總隊、省警保處其親信可能成為為中共工作的對象。

水警總隊艇長范增耀,經教育在奉命隨軍撤往廈門途中,成功地策動一些人,將警艇駛回福州,警艇上存放的槍枝、檔案、電台以及其他物資,連同艇一起移交給解放軍。

中共中社部福州工作站在短短的前後幾個月里所進行的情報、策反,統戰工作卓有成效,受到多次中共中央的直接表揚。

1949年10月,中共福建省委書記張鼎丞,省委委員、省委社會部部長梁國斌等專門聽取謝筱迺關於福州隱蔽鬥爭情況彙報,並設宴招待福州工作站的謝筱迺、蔡訓忠、丁日初、周伯蒼等人,對他們的工作給了肯定和表揚。而根據當時環境和工作需要,福州工作站的重要人員奉命繼續隱藏身份,潛伏了下來。但在今後的歲月里,更經歷了苦澀的風風雨雨。

時間翻過了二十多年,直到1983年5月28日,中共福建省委常委辦公會議紀要指出:「原中央社會部在福建工作的同志和起義人員在特殊的環境下 ,為我黨作出了特殊的貢獻。「

(該會議後,蔡訓忠等長期隱蔽的」隱干「人員,至此恢復了身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FP6fmwBvvf6VcSZlwa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