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廣深房租地圖,我真的租不起

「大家好,我叫王大錘,中部地區普通高校畢業,剛剛熬過了『史上最難就業季』,七月在北京找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

「雖然沒戶口,不過還是夢想著以後能在北京買套房,現在買不起可以先租著。然而,萬萬沒想到,剛到北京的我才發現,自己好像也租不起房子。」

在北京租房,真的很貴。根據住房大數據聯合實驗室資料庫公布的數據,2018年1-7月,北京上漲幅度最大,累計上漲幅度達8.94%,在主要城市中居於首位。

(點擊查看大圖)

2018年8月初,有網友在「水木論壇」發帖控訴長租公寓加價搶房引起廣泛關注,「租不起」一度成為社會熱點。

那麼北京的房租到底有多貴?中國一線城市的房租價格到底如何呢?

一線城市房租地圖

租房,是很多應屆畢業生工作前最頭疼的問題,更有不少人吃過黑中介的虧。相較之下,比較正規的自如就成了很多年輕人第一次租房的選擇。

為比較不同城市的住房租賃價格,數讀菌從自如平台爬取了2018年8月16日北上深廣四個城市共計75963條住房信息數據,根據其距離最近的地鐵站進行分組,並繪製了四個城市的租房地圖。

李嘉誠曾經總結過買房的三大要素,第一是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還是地段。這放在租房市場也是至理名言。

在一座城市中,不同地鐵站點的租房價格差異巨大:

向左滑動查看完整地鐵圖

北京房租最貴的地區位於望京東站附近,整租價格高達11064元,是房租最低的馬坡站(2908元)近乎四倍。

同時,價格最高的合租房位於虎坊橋站附近,平均價格高達5590元;價格最低的合租房位於四道橋站附近,平均價格為1390元。

向左滑動查看完整地鐵圖

而在上海也呈現相同的特點,最貴的南京西路整租價格高達11698元,相比之下,最低的新成路整租價格只有2690元。

上海的合租房相對北京便宜些,最貴的位於龍華中路站附近,均價只有3625元,不足虎坊橋站附近的2/3;而最便宜的位於嘉定老城站附近,只有890元。

北京的金融街、國貿、西二旗和中關村及上海的陸家嘴都是公司聚集的地方。然而對比發現,要想離單位近,在北京需要付出的代價要大得多。

北京這四個地方附近(其中金融街用附近地鐵站復興門表示)的整租房租都高達7000元以上,中關村整租房租甚至達到了8322.5元,而四地合租價格基本位於3500元左右。

陸家嘴附近的兩個地鐵站藍村路站和浦電路站均有較多的房源,整租價格約為5500元左右,而合租價格約為3000元左右。

向左滑動查看完整地鐵圖

相較而言,深圳、廣州的「城鄉」差異就沒這麼大了,深圳的房租價格大多介於3000~8000元之間,而廣州最貴的花城大道的整租房價(6060元)剛剛超過最便宜的江夏、白雲文化廣場、蕭崗等地(2790元)的兩倍。

向左滑動查看完整地鐵圖

五環,你比四環多一環

為進一步研究所處區域對房價的影響,通過百度地圖的 API,數讀菌獲取了每一間公寓所處小區的經緯度坐標及其所屬行政區劃,繪製了熱力圖,並對不同區域進行分類匯總。

通過比較,可以發現,同樣是超大型城市,北京的房租價格比上海、深圳和廣州明顯高出一頭。

(點擊查看大圖)

上海內環內的整租房租均價為6033元,合租房租均價為3081元;上海合租面積分布相對均勻,最大的位於奉賢區,平均面積為13.67平方米;而最小的位於金山區,平均面積為11.46平方米。

(點擊查看大圖)

而上海整租面積差異較大,整租平均面積最大的區域為青浦區,為69.06平方米;整租面積最小的區域為虹口區,為41.28平方米。

(點擊查看大圖)

深圳最富裕的南山區整租房租均價為6756元,合租房租均價為2716元。從居住面積來看,深圳無疑是最可憐的,合租面積最大的區是寶安區,平均面積也僅有11.19平方米,而其整租面積卻是最小的,平均面積只有44.38平方米。

深圳整租面積最大的區是龍華區,平均面積為57.91平方米。羅湖區的合租房面積最小,只有區區9.52平方米。

(點擊查看大圖)

而廣州則相對安逸一些,其房源主要用於合租,合租均價大多介於1500元到2000元之間。

雖然各區平均整租面積都不超過50平方米,整租面積最大的越秀區也只有49.32平方米。但其合租面積比深圳略好些,合租面積最大的區是海珠區,平均面積達到了14.52平方米,合租面積最小的荔灣區也有10.29平方米。

(點擊查看大圖)

北京不同區域間面積的差異也相對較大:合租面積最大的區域為昌平區,為16.71平方米;合租面積最小的區域為懷柔區,僅為10.21平方米;整租面積最大的區域為平谷區,為68.82平方米;最可憐的是密雲區,整租平均面積僅為44平方米。

(點擊查看大圖)

從行政區划上比較可以看出,北京的區域間差距大於上海的區域間差距:北京中心城區海淀區、朝陽區、西城區、東城區的平均整租房租均價均超過7000元,高於上海最貴的浦東區(6166元);而北京遠郊的門頭溝區(3742元)和房山區(3801元)的房租均低於上海最便宜的嘉定區(3806元)。

(點擊查看大圖)

對比之下,北京四環和五環之間的整租房租均價已逼近7000元,合租房租均價已突破3100元,而該地段意味著距離城區至少還需要半個小時以上的通勤。

五環,比四環多一環,比六環少一環。而這一環在房租上的差別卻是巨大的。

工資都拿來交房租了

房租起伏是很正常的現象,房價節節高升的時候,對花費巨資購房的房東來說,租金當然是越高越好。

房東的一廂情願自然不會推高房租的價格,而且中國的租金回報率也並不高。如果從時間上來看,2010年前後主要一線城市的房租價格漲的更凶。

(點擊查看大圖)

那麼是因為租房的人太多,導致供不應求,價格飛漲嗎?

並不是,且不說北京的租房需求在過去幾年有所下降,2017年末,北京城鎮常住人口還比上年末少了3萬人,上海外來常住人口比上年末減少了7.52萬人。

人雖然沒變多,但是房子數量卻不夠了。鏈家研究院的報告顯示,目前中國租賃房屋只有4600萬套,來應對1.6億租賃人口。

而與此同時,中國各大城市紛紛開始進行城市改造,拆除違章建築,此外,住宅用地面積和新增住宅面積卻在不斷減少。

(點擊查看大圖)

北京過去三年內累計拆除違規建築超過8500萬平方米,而過去三年累計建造住宅面積不足5000萬平方米;而上海政府宣稱過去五年累計拆除違規建築超過1.6億平方米,但過去三年累計建造住宅面積也不足6000萬平方米。

有租房需求的房客被無奈地捲入這場「產業升級」,承擔供給減少導致的成本上升。

由於無法獲取權威的畢業生薪資作為參考,我們用當地的平均薪資算了算各區的房租收入比,來衡量城市內的生活壓力。

(點擊查看大圖)

通過平均房租與當地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間的比較,可以看到,深圳和廣州房租收入比基本介於30~50%之間,廣州普遍低一些。

而上海和北京的房租收入比普遍高於50%,北京的密雲區和懷柔區的房租收入甚至高達86.88%和74.59%,擁有數個大型居住社區的昌平,房租收入比也高達68%。

對於廣大畢業生而言,社會上的最深刻的一課,莫過於辛辛苦苦奮鬥一個月,工資的一大半卻都交了房租,除去其他生活成本之後,兜里所剩無幾。

然而,生活還能更慘一點嗎?答案是肯定的。「萬萬沒想到,我的房租不用交了,因為我租的長租公寓爆雷了。」王大錘如是說。

作者 | 葉禎

設計師 | 趙鵬路 崔晉瑜 諸岳鋒 陳良賢 張夢真

備註:本文資料部分來源網絡,轉載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小編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