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實事:紹興今年預計新增生態墓穴一萬穴

2019-07-23   紹興新聞

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與本文無關

7月22日,記者從紹興市民政局獲悉,紹興市各區、縣(市)生態公益性示範公墓均完成前期選址、方案編制、設計等準備工作,預計新增生態墓穴一萬穴。

據悉,紹興市各地的每個示範點占地面積均在15畝以上。墓區均設置骨灰牆、骨灰廊等不同建築形式的少占土地的骨灰安放設施。實行深埋、樹葬、花葬、草坪葬、骨灰散撒以及因地勢而建的壁葬、廊葬、花壇葬等少占或不占土地的安葬方式,生態葬法比例不得少於60%。

記者從越城區生態公墓性示範公墓建設圖紙上看到,壁葬、樹葬、草坪葬等多種形式的安葬方式已經規劃在內。皋埠鎮人民政府民政辦主任沈繼峰說:「鎮里有個傳統公墓,但空餘量不到20%,馬上要趨於飽和,越城區許多鎮街情況類似。日後生態公益性示範公墓建成,能緩解各鎮的公墓壓力。」

據紹興市民政局區劃地名和社會事務處有關負責人介紹,為節約土地,示範點對墓穴和墓碑的大小還有嚴格規定。具體來說,合葬墓位占地面積在0.6平方米以下,單穴墓位為0.35平方米以下(不含公共綠化和道路用地)。墓碑採用臥碑設計,面積小於0.2平方米,寬度不得超過0.4米,高度不超過0.5米。

據悉,紹興市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已完成生態公益性示範墓地的選址工作。越城區設在皋埠鎮、柯橋區設在馬鞍鎮、嵊州市設在鹿山街道、諸暨市設在浬浦鎮、新昌縣設在羽林街道,上虞區由南山陵園改造而來。其中柯橋區、上虞區、越城區等地已動工建設。有關負責人說,預計到今年年底所有地區將完成建設。

目前,紹興市各地生態公益性示範公墓規劃設計堅持「節地生態、綠色環保」的原則,做到「布局整體化、環境園林化、設施藝術化」。根據規劃要求,墓園綠化用地採用綠色植物覆蓋,植物種植以常綠植物為主。新建公墓墓區綠地率達到40%以上,綠化覆蓋率達到60%以上。原公墓改造的,墓區綠地率達到60%以上,綠化覆蓋率達到80%以上。

為進一步深化殯葬改革,推行節地生態安葬,保障群眾基本安葬需求,結合市區政策相對統一的要求,紹興市民政局正在草擬《紹興市區節地生態安葬獎勵實施辦法(暫行)》,對三區適用對象、獎勵範圍、獎勵標準、辦理程序等進行了規範統一和擴面提標。

(原標題《民生實事:紹興今年預計新增生態墓穴一萬穴》,原作者諸丹萍。編輯孫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