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成「全民熱潮」,新媒體該如何玩轉「拼單模式」?

2019-09-29   媒玩兒

曾經,我一直以為,拼多多是一款老年人網絡遊戲。直到有一天,我一位95年的朋友給我發過來了砍價連結,我才發現,拼多多已經從「被吐槽」變成「全民熱潮」了。

拼多多的線上拼單概念,讓它一路上高歌猛進,但是這種玩法,仍然有突破的空間。

問題

新零售領域也可以拼單,應該怎麼玩兒?

回答

其實,我們的生活中離不開拼單。早在十幾年前,在各種城市都會有這樣一種情況:計程車司機固定從某個地方開到某個地方,一路接上4個陌生人,他們各自付自己的費用,都很便宜,且司機師傅賺的錢還要更多。

道理其實很簡單,這是把車上的空間都利用起來了。而在新零售領域,如果巧妙的利用資源,其實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

有贊商城拼團介面

1、先說一下我經歷的「拼單」

小張老師是啤酒愛好者,之前曾經在有贊商城拼單購買啤酒。它的玩法是這樣的:12瓶裝的精釀啤酒本身是178元,當兩人構成拼團時,你可以以128元的價格購得這一箱啤酒。

我個人當然感覺很值,便宜了50塊。不過可以明顯看出兩個問題:

第一,這種拼團活動,對於剛剛興起的新零售來說,並不普及,我在購買的時候,其實很擔心拼不到人,然後退款很慢的問題;第二,這對於商家來說,其實是一種「割肉」的活動,因為用戶便宜的錢,其實是商家從商品利潤中「省」出來的。

這就很尷尬了,人家拼多多固定的套路,在你這裡變成了短暫的「促銷」,拼團活動的意義也就沒有了。

至少我個人覺得,你之後如果不能128賣給我,我就不買了!

2、怎麼拼單,才能讓商家不心疼呢?

其實,再複雜的問題,都可以簡單化。一個產品從開始生產到最後買家收到貨,大概是這麼幾個環節:材料選擇,規模化生產,倉儲,售賣平台抽成,送達用戶。

材料方面我們肯定不能偷工減料,除去送達用戶這一環節,其他都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我們會儘可能的降低成本。既然羊毛都出在羊身上,在用戶購買的價格,與商家的利潤之間,就只剩下「送達用戶」這一環節可以「薅羊毛」了!

送達用戶的過程中,基本上就是物流的費用。我們知道,往100個地方各發1件快遞,肯定比往一個地方發100件快遞,配送費要多的多。

所以我們可以搞一個類似「社區拼團」的概念,把物流費用省下來,既讓用戶得到實惠,又讓商家賺得更多利潤!

3、抓取每一個用戶,尋找拼團機會

我們可以先從最開始購買你商品的客戶下手,無論他們是你的朋友、家人,或是陌生用戶,我們都能用「回答問卷領紅包」的方式進行簡單的調研:

問題諸如「使用感覺怎麼樣?」「會不會考慮再次購買?」「會不會把產品推薦給身邊的朋友?」

一旦有一位用戶表示:你家產品不錯,我會考慮再次購買,我會推薦給身邊的朋友。那好,你的拼單玩法可以開始了!

你可以單獨為這個用戶開一個出口(假如你體量小,這個出口也可以完全開放),如果他湊到30人,甚至50人,就給他們人均便宜一定的價格。如此,新用戶第一次購買就獲得了優惠,老用戶也獲得了優惠,並且你自己還可以通過核算價格與運費成本,賺取更多利潤。

這樣做的好處,不僅僅是可以讓雙方獲益。當你拼一款產品取得成功時,你就可以用這樣的模式,盤活你的其他產品。都說「酒香也怕巷子深」,只要你的產品質量過關,巷子已經短了,那大家就都聞到酒香了。

4、新零售的開始

你以為這是玩法的結束?其實,這僅僅是個開始。

不知不覺,你已經打通了線上線下的銷售模式,並且在某一個社區擁有了一個基礎群組(咱們可以把拼團的用戶都拉進群呀)。在此基礎上,你群組中的用戶還可以幫你拓展新的社群,畢竟這是雙方互惠互利的事兒,幹嗎不幹呢?

後續的思路就更加寬闊了,可能會有更多的貨源找到你,你的公眾號流量會變得更大,可能開拓流量變現的新模式等等......

總結

總結起來一句話:新零售的東西都在於玩兒,你能用一個好的遊戲規則,吸引更多的玩家進來,就能讓大家都從中獲益。

「媒玩兒」,是由雲知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一群熱愛新媒體的年輕人,搭建的新媒體知識答疑公眾號。他們通過代運營的60多個公眾號,新零售、原創KOL的嘗試,總結出了一套成熟的新媒體方法論。新媒體,有問題,找媒玩兒!

更多精彩內容,可以點擊下方「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