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寶典:張家凹,穿越四個免費景區,自駕游必去之地

2019-11-11   憶鄉憶客之山西

張家凹位於平順縣東寺頭鄉東南邊緣,即太行山東頭,海撥1600多米,與河南省林州市石板岩毗鄰,同時與其境內王相岩、桃花谷景區遙遙相望,與天脊山景區、神龍灣生態民俗旅遊景區、秦光原生態景區緊密相連,具有獨特的天然旅遊優勢。

傳說上古時代,這裡景色怡人,奇山幽峽,恰似人間仙境,而此時女媧娘娘煉就王彩石補天,正好路過此處,當時封裝彩石盒的鎖子不慎落入此地,砸在了大山中間,正好形成一個大凹。當時正值三九天氣,女媧媧娘娘定睛一看,見此處美思如畫,甚為奇怪的是不遠處的山谷桃花盛開,於是,女媧娘娘立足山頭,遙望前方,眼見遠方村落,甚為開闊,女媧娘娘不禁讚嘆:"唉!此處勝似仙境。於是站在山頭觀河南村落,賞桃花美景,品山谷清香,讀世間百味,便成為人們陶冶情操,養身健體的好去處。 後來據說清朝道光年間,河南省今林州市(原河南林縣)遇大旱,當時人們生活苦不堪言,於是這些人便逃難來到了此處,這裡的地形為一個大山坑凹,又因逃避的人中張氏較多,故命名為張家凹。

在山西省平順縣東寺頭鄉的東南,地處太行山的東南麓有一處駭世脫俗的美景地,劍鋒遍布,林木鬱鬱蔥蔥,到處是刀削一般的懸崖峭壁和千姿百態的奇峰峻岭。山頂上東望,石板岩魯班豁就在眼前。西望太行山,逶迤連綿的崇山峻岭,讓你敞開心懷,盡情體驗祖國的大好河山。獨特的天然美景,使人不得不驚嘆「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那得幾處尋」,這就是張家凹。而張家凹名字的來歷,則是據說清朝道光年間,河南省今林州市(原河南林縣)遇大旱,人們生活苦不堪言,於是便逃難來到了此處,恰好這裡的地形為一處坑凹,又因逃難的人中張氏較多,所以就叫張家凹。

張家凹優美的自然風光吸引力眾多的攝影師們來此聚焦,也更是各大美術院校的師生們的十分喜歡的地方,並稱畫家村。人們熟悉的林州市石板岩的高家台畫家村和張家凹畫家村相距不遠,卻是太行山的兩顆璀璨明珠,比熠生輝。

張家凹最典型的特點就是地處太行山峰頂,清一色的石頭房,有著濃郁的太行人家風情。自然風光四季皆美 --萬物復甦的春日,漫山遍野,柳枝吐芽,冰雪融化,春意盎然,好似一幅充滿生機的春日山水圖;百花爭艷的夏日,烈日當空,驕陽似火,人們或徜徉於樹中樹木濃蔭之下,或流連於洞中清涼之中,涼風習習,暑熱頓消。紅葉滿目的秋季,登高遠望,眼見遠方村落,秋色斑斕,紅楓蒼松相間,耳聽百鳥爭鳴,仿佛世外桃源,如臨其境,塵世間煩惱皆忘。朔風凜冽的冬日,四周銀裝素裹,冰清玉潔,晶瑩剔透,分外妖嬈。

張家凹與桃花谷、王相岩景區,天脊山、神龍灣景區、秦光原生態景區相鄰,山上植被良好,一年最高氣溫只有21攝氏度,年平均氣溫在十七度,可謂是空調溫度,是夏日避暑的絕佳去處。

觀光旅遊的人越來越多,張家凹這個被人遺忘的角落現已是不在寂寞。山上有農家樂,提供食宿價格也十分良心,四十元即可。隨著遊客的增多,山上的彩鋼房農家也在增加,對遊客來說方便多了,但布局不合理會影響整個生態自然的景觀,這也是令人擔憂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