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是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二十四節氣解》中說:「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霜降,凝結萬物肅殺之氣。
霜降之後,露水凝結成霜,樹葉枯黃飄落,蜇蟲入土冬眠。提起霜降這個名字,便有茫茫霧氣瀰漫於心。霜降是上天的一個預告,提醒我冬天要到了,需加衣服以備嚴寒。
站在霜降的面前,我總是有無限的惆悵。秋天本來就讓我失落,面對著沉默的黃葉,聆聽著陣陣秋風,更會莫名的傷懷。秋風起,人孤寂,落木蕭蕭耿相憶。秋風漸,思念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如果樂觀一點看待霜,會視它為一種沉寂的力量,讓世界突然變得靈動。我的住所不遠處是一片樹林,清晨或者傍晚,我喜歡佇立在其中。沉寂的林子,只有高處的鳥啼。屏息靜聽,恍然發現喧囂了一夏的蟬消失了蹤影。可是一個轉身,我卻看見了樹身、樹枝、樹葉、地面上凝結著的霜。樹上披著一層霜,像生出了閃閃發光的白色葉子。樹枝上掛滿白霜,如披掛著的銀須。霜在樹葉上發亮,宛若綠底上繡著銀白的錦繡。若是清晨,在陽光照耀下,霜花會閃著耀眼的光,宛若飛明流鏡。地面上,碎銀似的一粒粒、一片片的霜花,閃閃的耀眼。身處秋日的落葉林中,一種生命的張力籠罩著我,不是死亡的無奈,不是凋零的蕭瑟,而是一種精神的慰藉。
霜降,像是秋天的背影。斜陽的光輝漸漸冷卻,霜氣愈發凜冽,掩映著白色的光芒,是一種聖潔的顏色,讓我的心靈受到洗滌。斜陽、霜氣、黃葉,還有我深情的目光,都在為秋天送行。日月交輝的時刻,總是這般奇妙,赤色的晚霞和銀色的月光讓我沉醉,令我寂靜。霜降,是一種沉靜的極致。閉目沉思,嗅到了一點點腐葉的味道,寒氣夾雜其中,是一種讓我清醒的況味。不知不覺中,霜氣染身,竟結了一層冰晶,微涼絲絲,閃著似有若無的水晶光芒。
秋已不能再深,落葉如撲向大地的飛鳥。銀霜落在萬物之上,當然也落在人的青絲之上。 葉落,不意味著生命的終結,而是開啟一段新的旅程。霜降,不是為了凍結一切,而是來自冬天的親切問候。如此想來,哪裡還有悲秋,傷情的必要,一切不過是四季如初。霜降不可用來悲戚,它提供給我們收穫的真味:蒼遠,宏闊,甘美,大氣。
紅霞白霜,冷石枯葉,誰說這就是一抹悲涼的顏色?秋夕霜降,誰說這不是一首寧靜的古詩?畫僧法常《柿圖》的畫面中,只有六個柿子,六個和尚。打坐的和尚靜坐如柿。寒霜降臨過的地方如此安靜,大地之上,眾生沉浮。還有巨然的《秋山問道圖》,山峰密林之間小路蜿蜒,竹籬茅屋之中兩人對坐於蒲團上,談禪論道。岩石樹木蔓草冥然兀坐,皆入了禪機,秋意寂然無聲。
霜降時節,我慢慢推開了窗子,清冽的氣息撲面而來。窗外的一切將秋之深演繹得雍容、華麗而又繽紛。在這樣的時節里,我以閒錄的方式來見證生命里時節的存在,,只是想讓上天賜予我的生命,在秋天的尾聲里不至於純粹虛無。
昨天白露,露歸何處?今又降霜,霜自何方?秋殘冬缺無覓處,空嘆白露與銀霜。聽簾外聲咽,寒鴉聲驚傾巢覆,銀霜映月月凝霜,霜凝胭脂似粉妝,淡笑花黃任降霜。
凝視著秋天的背影,我不會悲傷。生命如一縷縷的蠶絲,雖依稀可見卻又若隱若無,可感而不可觀。我分明看見,斜陽中飄零的樹葉染上了一層赤色的霞衣。霜降時分,那凜凜的寒氣,讓我不自覺地沉寂下來,向後觀望,見證這些樹葉曾綻放出的絢麗色彩。我將邁過中年,在霜降的日子裡向秋天告別,是一種絕佳的意象。冬去春來,歲月靜好,何苦悲哉嘆哉,鬱鬱寡歡?唐代詩人劉禹錫如此啟迪我:「我言秋日勝春朝」。目送著秋天的背影,我提起精神,大步跨進冬天的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