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
據我當事人所提供的信息,安安女士是位全職太太,那我只能說,你可能是位粗心的媽媽,連最基本的關愛和照顧都做不到,又何談孩子的心理健康?
如果說安安女士是為了贍養費,而不能放棄孩子的撫養權,那我們退一步,贍養費我們照付,撫養權歸我的當事人所有。
安安:
沈小姐,從一開始我就沒有打算讓你理解,我這個做媽媽的人的心情,讓你這種整天把事業掛在嘴邊的女人,對全職太太也太缺乏最基本的了解了。
即便是這樣,我依然很震驚,你居然可以愚蠢和被逼到完全不經過任何調查,就說出這些不負責任的話,我是一個全職太太,我負責家裡的一切開銷……
我曾經是一個完全沒有自我的人,孩子就是我的全世界,我的眼裡也只有豆豆……
這是熱播電視劇《第二次也很美》里的經典對白。
劇中,王子文飾演的90後辣媽,安安,曾天真地以為人生會一直這樣美滿下去。
當她與丈夫俞非凡的差距越來越大,共同話題越來越少時,才發現對方的成長速度難以讓其望其項背。
當終遭失婚的那一天,她竭盡全力爭取孩子的撫養權時,被現實狠狠打臉。
老公為了儘快甩掉她,並爭取到孩子的撫養權,甚至在贍養費上提出施捨般讓步,用錢羞辱她的尊嚴。
當我把這則微博熱搜信息發到讀者群,瞬間引爆了大家的情緒,現實比電視劇更真實。
M說,做全職媽媽需要很大的勇氣,雖然在外工作也不易,但至少收入穩定,人格獨立,想要的自己買,不用低聲下氣,更不用看男人臉色和心情生活,絕對不會選擇做全職媽媽。
N說,全職媽媽,從來沒有該不該,只不過你能不能承擔起不同選擇帶來的相應的後果。
Q說,我是不希望我閨女婚後當全職媽媽,我這樣子培養她們,不是讓她們僅僅只為家庭奉獻的,必須有社會價值,如果有可能,還可以為國家作貢獻。
X說,給你們一個忠告。一定要自己有經濟能力。
有的時候你有經濟能力,就算你不給男人。男人也會愛你的。
不要傻傻以為你老公現在愛你,你就可以安心的一輩子。人性是會變化的。
……
大家討論如此熱烈,對這個話題靜水覺得自己還是有發言權的,因為我有職場拼殺十幾年的經歷,也經歷了戴著銬子跳舞的全職媽媽生活。
恕我敏感,我常謔稱自己是一手帶娃,一手碼字養家的老媽子,似乎還配不上太太的稱謂。
不知怎的,說起「太太」兩字,我的腦海里總是閃過這樣一個很強的畫面:
她步履優雅,穿戴精緻考究,含情脈脈地看著懷裡的孩子,身邊有保姆鞍前馬後,這種全職太太有錢有閒,更不乏情懷。
她生活規律,美容護膚精準到位,琴棋書畫,陶冶情操一樣不拉下,有人問我現實里到底有沒有?
當然有,但極少。
如果有這樣的可能,我也願意把時間與精力浪費在如此美好的事情上。
切換一下畫風回歸到現實里,全職媽媽大多數是三無媽媽,沒錢,沒工作,沒安全感,生活一地雞毛。
我想沒有哪個女人願意一邊全職,一邊承受付出不被量化的不公待遇吧,雖然女人選擇全職的原因各有不同。
如果一個女人,家境優渥,老公寵妻的量級很高,保姆的薪水支出九牛一毛,恭喜你,你有時光爛漫歲月靜好的資本,全不全職,就像換件衣服那麼簡單,不在我的討論範圍。
如果一個女人,自認生孩子帶孩子是自己的天職,伺候一家老小是自己的使命,再苦再累都不怕,沒有太多自我需求,有飯吃有地方住就行,全職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也不在我的討論範圍之內。
我姑且算得上受過高等教育的女人,曾經也是個理想主義者,就像「好人不知道壞人為什麼那麼壞,壞人不知道好人為什麼那麼傻」一樣,我也曾質疑過那些在婚姻里摸爬滾打的女人,是不是腦袋進了水。
走進圍城後,才知道裡面的學問有多大,這幾年,我寫了N多實錄故事,每段傾訴都讓我唏噓人間百態的多樣與殘忍。
女性由於天然的母差角色,承擔著撫養孩子的重任,但過到最後,卻發現結婚容易,離婚很難,法律保護的不是感情而是財產。
讀者美華說,生娃後才知道什麼叫人心叵測,為了離得起婚,她忍受多年摧殘般的心裡折磨。
說好幫她帶娃的婆婆,孩子出生不到一周就逃之夭夭,她被迫辭去工作做了三年全職媽媽,媽寶老公,每月的薪水全部上繳婆婆管理,伸手要錢的滋味讓她生不如死。
她說:「我真不想全職啊,但娃生下來塞不回去了,一家人就像看大戲一樣,看著我這個小丑如何將娃帶大,我知道娃是我的,老人幫忙是情分不幫是本分,但喪偶式帶娃,讓我對男人這個物種徹底失望了。」
「那時,我離不起婚,因為房子是婚前婆婆買的,離了婚,在這個城市我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我就暗下決心,自己再苦再累,把娃帶到入園,然後找一份工作。」
「如今,娃八歲了,我也掙夠了首付,換了代步車,今年有件最可喜可賀的事情,就是把婚離了。」
美華講述時,我注意到一個細節,她時而克制,時而微笑,情到深處,笑出了眼淚。
這是一個被迫全職媽媽的經歷。
再講一個男性讀者阿濤的故事,他是一名地產營銷經理,某日我在群里找他諮詢事情,才發現他已經悄然退出了。
我私信問他,為何退群了?
他客套半天,我總算聽明白了,原來是某日,他在群里吐槽全職老婆太敗家,遭到了群嘲。
他告訴我,其實你提倡女性獨立是好的,你的本意並不是製造兩性關係的矛盾對立。
因為我一直在養家,從前她那點薪水基本上自己零花,她全職後,我一下子感到了壓力,我很少關心她的瓶瓶罐罐,誰知道一瓶肌底液都好幾百,唉。
我提醒她要節約一點,畢竟還有房貸,還要養孩子,誰知道,她一下子就炸了。罵罵咧咧找我理論,質問我為何當初同意讓她全職。
說實話,她的薪水不夠保姆費,雙方老人都指望不上,我們倆都想著既然這樣,還不如自己帶娃。
我現在突然有點後悔了,讓她回家帶娃,她的火藥脾氣時不時爆發,讓我對她越來越沒有耐心。
我也知道她帶孩子辛苦,但比起我天天在職場鬥智斗勇,應該沒有那麼大的壓力吧……
聽完阿濤的心聲,我不由得感嘆,男人果然都是同一款。
我告訴他:「你月薪兩萬多,的確超越了不少人,但如果老婆也上班,你要抽出至少四千塊給保姆,這部分支出,老婆替你省下來了,你沒有量化,所以,你才抱怨。」
「如果這些後顧之憂不解決,你能安心上班嗎?一瓶肌底液300塊錢你就把她哄得很開心了,別搞錯了,是你賺了。」
聽完我的話,阿濤沒有回覆,我再回復發現他把我拉黑了。
長此下去,在婚姻里情感得不到滿足,真保不准他會不會出軌。
如果是他媳婦來講述,我相信完全是另一個版本。
你說,這世上到底存不存在感同身受?我覺得幾乎不可能。誰不是在自己的世界裡飛揚跋扈,不得已時委曲求全呢?
關於全職媽媽的價值,我相信網上流傳的那個專家理論是真實的:全職媽媽各項工作量加起來,她的價值年薪不止20萬。
但現實里,多少男人覺得女人養自己的孩子,多麼理所應當。
別說20萬,她自己花1000塊買件衣服都要燒腦好多天,她理解你的不易,你不理解她的委屈。
在這則熱搜里,有一個高贊評論:社會應該給全職太太更多幫助和尊重,如果妻子是個負責任的全職太太,那就應該獲得相應的報酬,而不是要錢向討飯似的,一味鼓吹經濟獨立、女強人是蠻有道理的。
一個女人如果教育出好孩子、幫助丈夫更安心工作,讓老人安享晚年,協調好家庭關係,那她創造的價值高於在企業里做一個底層小白領。
看完這則評論,我忍不住唏噓,憑著一個情感作者的思維判斷,這應該是一個男網友寫的。
首先,應該為他點一個贊,但點完我還是想告訴他,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我贊你尊重全職媽媽的價值,負責任的全職媽媽的確應該獲得相應的報酬。
但別忘記人性不可考驗,當全職媽媽放棄工作無怨無悔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最後的大機率結果是什麼?
她把自身社會價值已降到了很低,一旦家庭出了問題,她的世界就崩塌了,和社會脫節和你的專業領域脫節,出去找工作就很難。
說直白一點,她沒有選擇的自由,只能一直當個全職媽媽。
這對女人來說,有點殘忍。
因為,個人無形資產離婚後分不到,沒有贍養費,連孩子的撫養權,都是按照實力來決定的。
寫完這個文,也許還會遭拍磚,但靜水還是要提醒我的同胞們:
即便全職,也不要把自己的人生交出去,因為,只有自己最靠得住。
要保持持續精進自己的人生,練就這樣一種能力:
回歸家庭,得心應手,殺出職場,馳騁萬里。
END
作者:靜水,自由撰稿人,高校兼職財稅講師,育兒工作者,38歲裸辭,一支筆寫盡人間冷暖,陪你把孤單過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