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男人,相貌堂堂,威武不凡,有錢有勢有權有能耐有情調,遇到這樣的男人,不知有幾個女人能拒絕得了。
段正淳,堪稱情場毒藥,是少女夢中的王子(王爺),是少婦如意的情郎。
可惜世上沒有完美的事物,也沒有完美的人,段正淳唯一的缺點就是太花心。刀白鳳是明媒正娶的老婆之外,還有阮星竹、秦紅棉、甘寶寶、李青蘿、康敏等情人,至於沒有登場的不知又有多少。
有人怪段正淳處處留情,有人怪那些女人太不知自愛自重,可是,如果有好的,不知道就罷了,既然遇到了,誰會甘心委屈自己——不去爭取一把好的呢?甘寶寶、康敏都試過,但她們終究難以俯就,其悲劇的根源,無非是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段正淳這樣的男人,就像是黑夜中的螢火蟲,哦,應該說是火炬,女人不飛蛾撲火這樣的,難道去撲雲中鶴?
說段正淳是花心大蘿蔔或大豬蹄子,無疑是小覷了這個鎮南王爺。
段正淳又是金庸筆下一個十分奇特的人物。金庸好友倪匡曾代筆寫過一段時間的《天龍八部》,他說,「段正淳奇特在到處留情,情人極多,見一個愛一個,而又絕不是徒然風流薄倖,當他是單獨對著一個情人的時候,他真是真心真意愛這個情人的,只好說這個人的感情特別豐富,別無其他解釋。」
我覺得,段正淳追求的是一種兩情相悅的人生享樂主義,他跟韋小寶不一樣,韋小寶對女人的喜愛是對皮囊的迷戀,是膚淺的,也是低級的趣味。而阮星竹、李青蘿等女儘管獨守空房時對他恨得咬牙切齒,但一旦見到他就又眉開眼笑,如果段正淳不是真懂女人心、真的疼愛她們,這些風華絕代的女子又豈會對他念念不忘?
所謂情痴、情聖,就是身心迷於靈肉的水乳交融,關鍵是看對眼、兩情相悅,段正淳這樣的情種,是不屑於強迫誘逼女人相從的,韋小寶對阿珂那種,對段正淳來說簡直是一種不可饒恕的侮辱——太粗魯無趣了。
愛花之人,自然是花的知己,他懂花、惜花、護花,為此不吝性命。你看連慕容復這個呆子(人比花嬌的王語嫣放眼前都不懂欣賞,還不如段譽)都知道,段正淳把他的女人「瞧得比自己性命還重」。
而渣男心裡最看重的是自己,他們是以賺女人便宜為目的的,沒有半點真情實意。段正淳不同,他是以讓女人之樂為樂的,所以段正淳與渣男之間的層次隔了十萬八千里。
段正淳雖然用情不專,但對每一個情人卻也都真誠相待,就算狠毒如康敏,他也難以做到狠辣無情。在康敏老公馬大元死後,兩人相會:
「我在大理,哪一天不是牽肚掛腸的想著我的小康?恨不得插翅飛來,將你摟在懷裡,好好的憐你惜你。那日聽到你和馬副幫主成婚的訊息,我接連三日三夜沒吃一口飯。你既有了歸宿,我若再來探你,不免累了你。馬副幫主是丐幫中大有身份的英雄好漢,我再來跟你這個那個,可太也對他不起。這……這不是成了卑鄙小人麼?」
雖然說是哄女孩子開心,但可見段正淳的風流也是有底線的。等到中了康敏的毒酒,生死關頭還不忘調笑:「那天晚上你香汗淋漓,我也曾給你抹了汗來,這塊手帕,我十幾年來一直帶在身邊。」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不是真風流種子,難有這樣的做派。
古人說,善騎者墜於馬,善泳者溺於水,善飲者醉於酒,善戰者歿於殺,而風流成性者終於是死於情。
秦紅棉明朗爽快,阮星竹俏美愛嬌,刀白鳳、甘寶寶、李青蘿等女各有各的嫵媚,各有各的俏麗,但都是先後香消玉殞。
「段正淳雖然秉性風流,用情不專,但當和每一個女子熱戀之際,卻也是一片至誠,恨不得將自己的心掏出來,將肉割下來給了對方。」在親眼看到阮星竹、秦紅棉、甘寶寶、王夫人先後死於慕容復劍下後,想到四女「生前個個曾為自己嘗盡相思之苦,心傷腸斷,歡少憂多,到頭來又為自己而死於非命。」
當阮星竹為慕容復所殺之時,段正淳已決心殉情,此刻更無他念,心想譽兒已長大成人,文武雙全,大理國不愁無英主明君,我更有甚麼放不下心的?回頭向段夫人道:「夫人,我對不起你。在我心中,這些女子和你一樣,個個是我心肝寶貝,我愛她們是真,愛你也是一樣的真誠!」
終於以身殉情,一劍穿心而死。
段正淳一張國字臉,神態威猛,濃眉大眼,肅然有王者之相。他一生除了風流之外,也一直以英雄好漢自詡,對卑鄙懦怯之事,那是決不屑為的。
當初他遇到段延慶,明知不敵,但也不讓一眾手下相幫。「『英雄難過美人關』,就算過不了美人關,總還是個英雄。豈不見楚霸王有虞姬、漢高祖有戚夫人、李世民有武則天?」這是他用來自嘲的話。
在葉二娘與虛竹母子相認那一段,眾人一度疑惑葉二娘的情人是段正淳,連段正淳自己也是大起疑心:「我所識女子著實不少,難道有她在內?怎么半點也記不起來?倘若當真是我累得她如此,縱然在天下英雄之前聲名掃地,段某也決不能絲毫虧待了她。只不過……只不過……怎麼全然記不得了?」看到這裡我不禁大笑,段正淳一輩子不知欠下了多少風流債啊。
而段正淳最讓人肅然起敬的一次是在蕭峰被江湖群雄圍困少室山之時,其時生死不測,然而段正淳還是毅然做了選擇:
段正淳低聲向范驊、華赫艮、巴天石諸人道:「這位蕭大俠與我有救命之恩,待會危急之際,咱們沖入人群,助他脫險。」范驊道:「是!」向拔刃相向的數千豪傑瞧了幾眼,說道:「對方人多,不知主公有何妙策?」段正淳搖搖頭,說道:「大丈夫恩怨分明,盡力而為,以死相報。」大理眾士齊聲道:「原當如此!」
能讓一眾下屬心服口服,段正淳可並不是沒有擔當的草包啊。在生死面前,不是每個人都能堅持大是大非、大節不虧的。段正淳一生對朋友義,對部屬信,對情人誠,可謂坦蕩磊落,不愧是當世豪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