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該培養孩子的長項,還是去彌補短項?

2019-09-18     成長快樂H

從孩子一生的發展來看,當然是要去培養他的長項。因為,只有培養長項才有可能成功。培養短項,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事倍功半。原因在於,孩子的長項,他有興趣也有能力去面對,所以入門很快,他願意投入足夠多的精力,學習效率和學習成效都會比其他的項目更好一些,所以更容易成功。

孩子的一些短板,要不要去改變?

有些短項,它確實影響生活,比如說孩子比較內向,不愛說話,不主動。沒有積極主動去交流的意願,這是一個短項。那要不要去彌補?

我認為,如果孩子沒有覺得這是問題,孩子沒有想要主動去解決這個問題,暫時還是忽略問題比較好。如果我們過度去關注,想要去解決這個問題,實際上是在證明孩子有問題。本來孩子沒問題,你覺得是個問題,讓孩子覺得自己是有問題。然而這個問題他又解決不了,孩子就容易陷入困境甚至是絕境。

為什麼要去培養孩子的強項?

每一個孩子,一定有自己突出的稟賦。比如我兒子Bob先生,他喜歡音樂,他在音樂方面學得比別人快,學得比別人好,也願意在這方面投入巨大的精力。從目前來看,他在音樂方面有一些稟賦,但是他的數理邏輯差一點,在學數學方面比較困難。

如果我們放棄對他音樂特長的培養,或者不再支持他去搞音樂,卻花很大的功夫去搞定數學。在數學方面肯定會有所進步,對不對?肯定能達到屬於他最大的成就。

但是,無論怎麼努力,我相信他這輩子絕對不會去干與數學有關係的工作,他也不會在數學方面有太大的突出成就。原因在於,這不是他的稟賦所在,他需要花多幾倍的付出,還不一定能得到跟別人一樣的進步。

如果我的孩紙付出巨大的努力去搞好數學,可能就會放棄對音樂的追逐,那麼他這輩子安身立命的項目就很難發展起來,這是一種巨大的資源浪費,也是對孩子未來成功的一種否定。他明明應該往音樂那條路走,我非要讓他去當個數學學霸,這就是南轅北轍。所以,孩子最後很有可能會數學沒學好,音樂也放棄了,一事無成。

絕大多數孩子一事無成的真正原因是?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看到,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是這樣的結果——沒有機會去做自己最喜歡最擅長的事情,為了學習或者生計而被迫選擇他們不肯努力的方向,最後一事無成。

所以,從一生髮展的角度來看,應該是去發展孩子的長項,而不是去努力改善他的弱項。當然,有一些能力,任何人都需要去培養。比如說,人際交往的能力,換位思考的的能力,求知的能力,是每一個人都要具備的。

作者:中親聯教育研究院 陶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g8SsQm0BJleJMoPMscp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