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長恨歌

2019-11-21     成長快樂H

與愛人吵吵了兩年要看的《長恨歌》,在這個十月長假裡,終於得以踐行。還得感謝兩位遠道而來的友人,若不是她們,華清池雖然近在咫尺,但我們卻不知會拖延至何時才能一睹《長恨歌》的芳容......

都說老外來中國,不看「兵馬俑」就算沒來過中國。那我們國內的外地的朋友初次來西安,想必臨潼一樣是必去之地。其實兩位遠道而來的友人也都是從小在西安長大的,臨潼自然是早已去過的了。只是光陰荏苒,轉眼近三十年過去了,當年的小姑娘們如今一個個都已經為人妻為人母了,身邊的孩子都已經是我們兒時在一起的年齡了。因此,考慮到幾個從未去過「兵馬俑」的小傢伙們,於是我們一行九人,一個爹,四個娘與四個孩子,在十月三日這天,一個艷陽高照的日子,向著臨潼出發了——

兵馬俑里的人山人海不提也罷,機會攢到這裡,沒什麼可抱怨的。能看的也都看了,主要是讓孩子們親眼目睹一下兵馬俑是怎麼回事就好。朋友介紹的導遊帶領我們從最後一個坑道出來後,一邊擦著汗,一邊拿著手裡的明信片,極富耐心地為我們講解著有關兵馬俑的相關知識。四個年齡相仿的小傢伙們則圍著這位導遊叔叔,不停地問東問西,似乎一個個聽得還饒有興趣。呵呵!看來都是求知慾比較強的孩子。

好了,轉入正題。我想,對於我們此行的大人與孩子們而言,這一天,最大的收穫就是觀看歷史歌舞劇《長恨歌》了。雖然一開始幾個小傢伙們一致吵吵著不想看,還說誰看誰是小狗之類的話。但在後來的觀看過程中,倒是他們幾個幾番不約而同地感嘆道:「好感人啊!」其中兩個小姑娘甚至悄悄抹眼淚了呢。散場時,女兒拉著我的手說,希望下次我再帶她來看。呵呵,誰說孩子們不懂愛情呢?恐怕真正看懂了此劇的正是這些八九歲的孩子呢......

介紹一下:《長恨歌》是以唐華清宮驪山為背景,以華清池九龍湖水面為舞台,以盛唐文化為主題,以白居易詩作《長恨歌》改編的大型山水情景歌舞劇。這也是張藝謀導演的《印象劉三姐》之後,國內推出的又一部大型實景歌舞劇。在一片真山真水中,以舞訴情,再現了唐明皇與楊貴妃那段歷史愛情故事——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承歡侍宴無閒暇,春從春遊夜專夜。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漁陽顰鼓動起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里。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唯將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6EpEW8BMH2_cNUgC-X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