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寅
當然蘇軾不止擅長水利,事實上關乎民生的事,他幹起來都那麼得心應手。歸根結底,還是在於他能與民同喜、與民同悲,能完全融入百姓大家庭里,切身實地的為他們想辦法。
前面我們著重講述了蘇軾開西湖,而在這之前,蘇軾還乾了件大事,即抗擊瘟疫。每到荒年,天災總與瘟疫並行。元祐五年(1090)三月,杭州城洪澇之後又遇大旱,瘟疫肆掠,來勢極其兇猛。蘇軾自掏腰包,率先拿出黃金五十兩,並著些官銀,又動員杭州富商,開辦了一座規模極大的慈善醫院,名為「安樂坊」。藥坊里有一味神藥,名為「聖散子」,是蘇軾的摯友巢谷在黃州贈予他的。巢谷好雲遊四方,隨身攜個麻布口袋,裡面裝些稀奇古怪但非常實用的東西。譬如這「聖散子」,藥效十分神奇,偏成本又很便宜,每服只要一文錢。當初巢谷教蘇軾指江水為誓,絕不能把這藥方外傳。蘇軾明著點頭,暗地裡卻在偷笑,他本就不是藏著掖著的人,更何況這能救民於水火的寶貝。
安樂坊外,蘇軾拉起一張大橫幅,寫著「千錢活千命」,又支了幾口大鍋,現煮現服。杭州百姓蜂湧而至,排起幾里長龍,一文錢一碗,再窮的人都受得起,真箇一窮二白的,免費喝了也無妨。據記載,「得此藥全活者,不可勝數。」百姓們免了瘟疫之苦,轉而又把蘇軾圍起來,齊聲拜謝不在話下,相信巢谷見了這般情景,也不會責怪蘇軾了吧。小義與大義,孰輕孰重,一目了然。後來蘇軾將這藥方公開,傳遍千家萬戶,「亦使巢君之名與此方同不朽也。」
安樂坊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家慈善醫院,蘇軾離杭之後,改稱「安濟坊」,然而沒幾年就停了。南宋有人言:「朝廷定都杭州,沿湖造樓無數,唯獨沒有『安樂坊』這類救民之所……」幹這種事是要良心的。想想蘇軾,若他拿這藥方謀點小利,也沒人會說他什麼。玩笑而已,蘇軾不可能這麼做。
對百姓竭其所能以謀福,對惡人則猛追痛打毫不留情,這也是蘇軾一貫的作風。浙西產絲絹,全國第一。每到年初官府放貸給百姓,約定蠶熟之後,以織好的絲絹償還。然而近年一幫人故意織造劣質絲絹,並從中漁利。朝廷怪罪下來,一些小吏就成了替罪羊,搞得傾家蕩產不夠賠。蘇軾命令徹查,結果是兩個有官府背景的惡霸在幕後指使。蘇軾氣極了,將二人「法外刺配」,說簡單點就是越權斷案,這事兒本不歸他知州管。他一邊判決,一邊向朝廷引咎,朝中小人乘此攻訐,雙方均不讓步。朝廷無奈,只得赦蘇軾無罪,但也將惡霸從輕發落。蘇軾心裡很是不平,上《杭州謝放罪表》,直罵朝廷不能堅守原則。他也自責,所謂打黑除惡「雷聲大雨點小」。其實蘇軾知杭州,犯罪率大大減少,「庭事蕭然,三圄皆空」,各處牢獄幾乎都空著沒人住。百姓們日子順當,誰願意去偷去搶呢?兩個通判安慰他,請他到獄中走了一遭,蘇軾稍稍寬心:「蓋同僚之力,非拙朽所致。」
不到一年時間,救災荒,驅瘟疫,開西湖,除惡霸,一團亂麻很快就理順了。有蘇軾在,杭州百姓也能安心的生產生活,「東南第一州」漸漸恢復生機。太守與百姓協力,不愁幹不成事兒。蘇軾有個很好的習慣,早上清醒時,拿個小本記下今天該做的事,做完一件勾一件。當晚全勾上了,心裡就很舒坦,也睡得香甜,偶爾還能擠出點空閒詩酒作樂。事雖繁,生活卻也充實,比在汴京城強。然而為官聲名太好,一般都會往上調。蘇軾從不邀功,但朝廷還是找上門來,請他還朝。朋友道喜,蘇軾苦笑:「我本是乞外放來此的,哪兒會老想著回去呢。」
一日,宮裡派御史下來,交代公事完畢,便同蘇軾並一幫官吏喝酒。喝得差不多了,御史遣散眾人,單請蘇軾留下,神神秘秘地掏一包茶葉出來,說是哲宗賜的,還附了一道密諭,為哲宗親筆:「賜予蘇軾,不得令人知。」小皇帝哲宗尚未親政,他這會兒惦記老師或許是真的。然而哲宗性格古怪,今天還笑嘻嘻的,明天可能就換成一副鬼臉,蘇軾後來為此吃了不少苦頭。
蘇軾叩謝,但依舊不願回京。元祐五年底,高太后兩度面諭,要蘇軾還朝,還有消息說要召蘇軾為吏部尚書。蘇軾推來推去,終究很難拗過。同一時間,身在京城的蘇轍官帽如飛,直逼相位。高太后太在乎這兩兄弟了,縱有百般阻撓,依舊強行貫徹她的旨意。但這樣一來,蘇軾兄弟也再度成為朝中小人攻擊的焦點。元祐六年(1091)二月,高太后以蘇轍為尚書右丞,另召蘇軾以翰林學士還朝。兄弟二人幾乎就要權傾朝野,小人們頓時亂作一團。然而蘇轍連上四狀,辭不接受,蘇軾亦然,以為弟弟即當宰輔之位,做哥哥的理應避嫌。無奈高太后也很堅決,依舊不許。
作者簡介:
劉寅,現為眉山市作協會員,眉山日報社編輯,有多篇新聞、散文、紀實文學作品獲四川新聞獎、副刊類一等獎、眉山市東坡文藝獎等。《探秘蘇東坡》為作者首部紀傳體小說。
《探秘蘇東坡》
該書從印象東坡、學子東坡、情感東坡、官員東坡、行走東坡、美食東坡和神秘東坡七個角度,探索蘇東坡的生命軌跡的真善美的本質和精神。
購書請留言!
坤維上腴 岷峨奧區——眉山:歷史人文薈萃之地
行攝眉山 | 從這個視角看眉山,實在太美了!
蔣藍:張獻忠身世及形象演變史
蘇東坡:人生浮沉,最在意的還是一個「情」
人物 | 李俊賢:眉山走出的中國工程院院士
探秘眉山碼頭•岷江篇| 從岷江說開去
探秘眉山碼頭•岷江篇| 眉山老城的碼頭記憶
投稿郵箱:3304331669@qq.com
版權聲明: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如需轉載,請留言聯繫我們。部分文字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版權人及時聯繫。TEL:028-38166877
更多精彩內容請拿起手機微信關注「眉山東坡文化」~
來源:東坡文化網記者 劉寅
編輯:劉寅
審核: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