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資本」的提法是A股市場長期不振的見證

2023-12-21     皮海洲

原標題:「耐心資本」的提法是A股市場長期不振的見證

中國語言的豐富與國人創造力的豐富再一次在資本市場得到見證。最近,在管理層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上,管理層創造性地提出了「耐心資本」的概念。為此,管理層表示,要大力推進投資端改革,推動健全有利於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政策環境,引導投資機構強化逆周期布局,壯大「耐心資本」。這一提法,一經公開,即受到市場的廣泛關注。

何謂「耐心資本」?對此,管理層並沒有作出權威的解釋,所以只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以本人之見,「耐心資本」本質上也是一種長期資本,但「耐心資本」較一般的長期資本更突出「耐心」,更能承受壓力,承受投資虧損,要有「傻子精神」,要有對中國資本市場的奉獻精神。因此,「耐心資本」需要更看重未來的長期投資收益,而不應計較眼前的得失,甚至不應計較未來幾年的得失,而是要將目光看得更加長遠。

也正因如此,「耐心資本」是目前的中國資本市場所欠缺的,實際上也是全世界的資本市場都非常欠缺的。畢竟作為資本都是要追逐利益的,如果眼前利益足夠豐厚,誰還願意一味死守去追逐長期投資的收益呢?所以,儘管中國股市不乏長期投資的資金,如公募基金、社保基金、養老金、保險資金以及QFII、RQFII,這些都是傳統意義上的長期資金,但這些資金並不是「耐心資本」,它們更是市場上的「聰明資本」,在市場上知進退,看重投資的盈虧。所以目前在中國資本市場尤其是在A股市場,「耐心資本」是缺乏的。反倒是散戶的資金,因為長年被套牢,所以被迫成了股市裡的「耐心資本」,一旦被套牢,就是套牢幾年、十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所以,「耐心資本」是管理層的一個願景。實際上,就資本本身來說,更願意充當「聰明資本」,更願意讓自己的投資隨時都處於賺錢狀態,而不是處於套牢狀態。這是由資本的本性決定了的。更何況,如今的投資者都是聰明人,能賺到快錢就不會去賺慢錢,更何況還要承受套牢之苦去賺取慢錢,這顯然不符合投資者的追求。不論是公募基金、社保基金、養老金、保險資金還是QFII、RQFII,都不願意充當這種「耐心資本」。

當然,管理層提出「耐心資本」的提法,這其實也是一種無奈之舉。畢竟A股市場自從2007年2月份首次登上3000點以來,16年過去了,目前A股市場還是在3000點附近徘徊,眼下甚至連3000點都失守了。而放眼全球主要股市,不論是美股、日韓股市還是印度股市等,都創下了歷史新高或近年新高。目前的A股市場難免讓投資者深感失望。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管理層希望投資者,不論是機構投資者還是個人投資者,都能夠更有「耐心」。所以,管理層希望A股市場上的資本都能夠成為「耐心資本」。

事實上,面對A股市場,16年來一直在3000點附近徘徊,A股市場的投資者夠有耐心了,但管理層還是希望投資者能夠更有耐心一些,所以便有了「耐心資本」這一說法的出台。這實屬是無奈之舉。如果A股市場也能象美股、印度股市那樣連創歷史新高,管理層還有必要提出「耐心資本」的概念麼?看看美國、印度等國家的證監當局,他們提出過「耐心資本」的概念麼?這不是這些國家的語言不豐富,也不是這些國家的股市監管者在語言上沒有創造力,而是面對一個充滿活力的股市時,他們根本就不需要強調要壯大「耐心資本」。畢竟所有的資本都在分享股市上漲帶來的收益,哪還考慮有沒有「耐心」的問題呢?

所以,中國資本市場提出「耐心資本」的概念,這其實正是A股市場長期低迷的見證。從2009年起,美國股市至今走出了14年多的牛市,而A股市場卻始終陷在3000點的泥潭裡。可見,A股市場投資者的資金都早就在不自覺中成了「耐心資本」。放眼全球股市,沒有哪一個國家的投資者能比A股市場的投資者更有耐心的了。有鑒如此,希望管理層能夠採取切實措施,提振股市,讓股市從融資市場變成投資市場,讓投資者的資本能告別「耐心資本」,畢竟對於任何一個資本市場來說,「耐心資本」的存在都不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f7f33fc488f8c678ed8cf4e01d84f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