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周期,板塊逆市大漲

2023-12-27     凱恩斯

原標題:新一輪周期,板塊逆市大漲

今天豬肉板塊逆市大漲,說是上個月能繁母豬存欄下降,豬肉啊,是我們需求量最大的肉類了,今年價格一直比較低,國家統計局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0.5%,降幅比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5%。

其中主要影響因素是二師兄越來越便宜了。豬肉價格下降31.8%,影響CPI下降約0.58%,同時,雞蛋、水產等食品價格都有小幅下降,共同成為造成本月CPI再降的第一大指標,第二大指標是能源價格下降,受國際油價變動影響,國內油價已經五連降。

你感覺到吃肉更便宜了嗎?

這段時間,豬肉價格掉的很厲害啊,前一陣豬肉價格據說現在大概一斤啊,只要六七塊錢左右。去年這時間點啊,這豬肉價格呢大概可能要到二十多塊錢,一公斤大概是四五十塊錢。

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整個行業符合基本的經濟學邏,就是供和求之間的關係,明顯是供過於求。前兩年的豬肉市場,由於非洲豬瘟影響,市場出現供小於求的局面,生豬價一路攀升至將近20/斤,豬價持續走高,行業從業者利潤豐厚,在高利潤的誘惑下,隨著政策放開,建廠批地難度的降低,一些養豬企業在資本的支持下,斥巨資建廠,擴產能,隨著產能的恢復,存欄數量上來了。

我們看到一個數據啊,2023年二季度末,中國生豬存欄數達到了4.35億頭,上半年出欄達到了3.75億頭,這也是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高水平。2023年三季度末,全國生豬存欄4.42億頭。結果大家都看見了,市場供應逐漸寬鬆,這時市場就進入買方市場,價格一路走低。

拐點降至?

另外還有一個豬周期,2021年年中到去年四月,國內能繁母豬在10月少了8.7%,豬肉和豬肉板塊由此掀起了一輪翻倍行情。

到去年十月份的時候豬肉價格大跌,今年能繁母豬存欄重回下降趨勢,但今年10月末能繁母豬存欄量為4210萬,也就是說這十個月里只減少4.1%,速度慢了一半。

當時肉價開始下跌後,大多數養殖戶根據老經驗,覺得差不多一年,價格跌完了,就可以迎來新的上漲周期。現在也會如此,都在挺著,不去著急去產能。

根據國內今年最新修訂的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能繁母豬存欄要達到3900萬頭,數量少還得減少幾百萬頭才可以。而這幾百萬頭,可能還要差不多大半年才能消化。從上個月速度來看,母豬速度開始加快(0.7%),可能之後會繼續加快調整。

今年前十月,牧原股份、溫氏股份、新希望、大北農、中糧家佳康、神農集團、st正邦、東瑞股份、傲農生物、天邦食品、唐人神、金新農、天康生物、京基智農這十幾家上市豬企的生豬出欄量仍然實現了同比大增,而且前十月這14家上市豬企累計出欄超過上億頭豬,再創歷年新高。

大知道有很多商品的價格,跌跌去之後漲漲起來啊,比如說電視機,比如說這個手機就同樣的電量的周期啊,它一旦上市之後,隨著時間推移,它價格總是越來越低,越來越低的。但豬肉不一樣啊,豬肉存在一個明顯的周期啊,什麼叫明顯周期呢?就是跌下去啊,這個豬肉價格跌下去了,大家都不賺錢。然後呢,養豬的企業開始殺豬啊,可能母豬和小豬都要殺掉,但是母豬被殺掉之後呢,可能再過個這個六七個月,八九個月怎麼樣?小豬崽就不夠了。小豬啊不夠呢,大家吃豬肉還在需求。所以說這豬肉呢就會需求就會出現供求的一個逆轉,從供過於求變成供不應求。那麼這種情況下呢,因為從中間存在九到十個月這樣一個實質期啊,這時候大家需求上來了,肉不夠啊,然後再趕緊再去養這個老母豬啊,老母豬再養好再出欄,對吧?這價格就漲上去了。所以豬肉的價格它存在一個明顯的跌下去,肯定會漲回來。

雖然理論上是這樣的,價格跌下去之後八九個月會漲回來。現在是豬周期的底部,買了之後可以等著後面肯定會漲回來,但是今年這輪豬周期沒有那麼明顯。到今年上半年的時候豬肉價格就已經在底部了,但到現在也沒有漲起來,原因之一就是主動去產能的主體並不多,這使得行業產能去化速度緩慢,周期低谷被拉得越來越長。

扛不住的時候,價格再回升

去產能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這些養豬場大廠大家都不願意主動去產能,行業產能過剩的問題就只能靠被動去產能實現。剩下的只能拼成本,拼融資,上市豬企在這個過程中,憑藉著規模化養殖這些優勢,在資本市場拿到融資並在非瘟期間不斷進行擴張。目前就是卷死同行,用憑藉規模效應拿到話語權。

比如溫氏股份10月末能繁母豬存欄約157萬頭、後備母豬約60萬頭,並預計年底能繁母豬將達到160萬頭以上。溫氏之所以在低迷期提升產能,也是基於生產成績的改善。它的每頭母豬每年所能提供的斷奶仔豬頭數已經由年初的20左右穩步提升至22.3,10月份"產保死胎率"僅8%,已接近非瘟前的水平。豬苗成本更是由2月份的430元/頭降至350元/頭,累計下降高達80元/頭。可以預計的是,這一批成本更低的仔豬上市,溫氏明年的養豬成本還會下降一個台階,有望逐步靠近牧原。

還有牧原,它在減少仔豬外銷。據其公告顯示,牧原10月份銷售生豬是488萬頭,其中仔豬僅1.8萬頭,相較於2022年同期的18.5萬頭,銷量大降90%。並且牧原的仔豬銷量減少是從6月份就開始了,直接從5月份的外銷38萬頭一路降到了10萬頭、1萬頭。

現在養豬產業當中的結構發生很大的變化。以前是散戶養豬多,豬肉價格低了,越養越虧,還得浪費豬飼料錢,只能把這老肥豬去殺掉。那現在不一樣,上面我們說,現在大多數的豬肉生產企業有各種方法去避免豬肉價格,還可以去融資。

現在很多豬肉企業都沒錢,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溫氏、新希望、傲農等14家上市豬企的累計負債金額達到3970.99億元,行業整體負債率高達70.93%。而且,目前不少豬企的資產負債率還在上升,其中有3家企業的負債率更是高達80%以上。

那麼,怎麼辦呢,可以去市場裡融資,融了資之後可以繼續扛。牧原股份去年定增了五六十億,新希望也拿了幾十億,傲農生物和唐人神也都融資了十幾億。能扛多久就看能融到多少錢,又扛不住的時候,當大企業扛不住的時候,這豬肉價格還是會回升的,豬肉的周期還是會回來的。綜合這些原因,讓這一波的所謂豬周期見底之後的時間特別長,回升的卻特別特別的慢。

呂長順(凱恩斯) 證書編號:A0150619070003。【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d9a181d108b3e0a080b474c4a2bd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