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安福路小公主」首次採訪視頻流出,戳穿了當今社會最荒誕的一幕

2023-03-10   精讀君

原標題:上海「安福路小公主」首次採訪視頻流出,戳穿了當今社會最荒誕的一幕

精讀君通識詞典已上線2020/2000詞條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3435天

01

最近,那個頭戴小皇冠、身穿洛麗塔、留著小寸頭的「安福路小公主」又上熱搜了。

去年夏天,這位50多歲的阿姨,因為外貌和著裝的強烈反差走紅網絡。

有人讚嘆她的勇氣,親切地稱她「安福路小公主」,也有人嘲諷她,把她當作博眼球的網紅,說她「醜人多做怪」。

還有人幫忙「闢謠」,說她的短髮和發胖,是因為生病掉頭髮、吃激素藥。

總之,她的身世和經歷被傳得神乎其神。

前兩天,「安福路小公主」接受了一段採訪,並在採訪中澄清了所有的流言。

首先,她並沒有生過什麼大病,只是前幾年身體發福,自己也沒刻意減肥,所以才造成目前圓潤的身材。

其次,把頭髮剃短也是自己做的一種造型,和生病沒什麼關係。

至於穿洛麗塔的裙子,那是她現在中意的風格,因為打年輕時起,她就喜歡嘗試各種時髦的裝扮。

這段採訪視頻流出後,「安福路小公主」又一次登上了熱搜。

網友對她的回答有些失望:

「你打扮得那麼與眾不同,就只是為了好看?」

「你怎麼能是一個沒有故事的女人呢?」

「你難道不想紅?」

就連採訪她的主持人,似乎對她的回答也不太滿意。

「小公主」:我過去自己開過服裝店,也設計過衣服賣。

主持人:是考上了知名大學學服裝設計嗎?

「小公主」:沒沒,(我學的)是酒店管理。

主持人:那是知名大學麼?

「小公主」:也不是知名大學……

最後,幾百條的評論里,一大半都在罵主持人,說她情商低,問的問題太尖銳。

但除了主持人的言語犀利和冒犯,我感受到更多的,是這個社會的一種病態現象:無時無刻不在尋求「出眾」

主持人多問的一句「是否畢業於知名大學」,如果不是無意冒犯,就是想從中挖出一些博人眼球的信息。

不管是為了引流,還是為了別的什麼,總之在她的認知里,這樣一個「網紅」,總該有個傳奇故事吧?

就像許多網友對「安福路小公主」的預判:穿著反差如此之大,背後一定藏著驚為天人的大事跡。

但事實是,「小公主」就是一個平平凡凡的普通人。

02

面對當今社會普遍存在的教育焦慮和成功焦慮,家長為了孩子的未來,拚命雞娃;網紅為了流量,什麼無下限的事都做。

我們總能在自媒體平台上看到類似這樣標題的文章:《xx,22歲,年薪百萬》、《xx大學4年賺100多萬,畢業就買房》……

然後越看越焦慮,總覺得自己如果沒在一個世人約定俗成的年紀買房買車,就是一種失敗。

前幾天,我還在知乎上看到有人問:30歲了一事無成,丟人嗎?

這世上有太多人,急於成功,急於擺脫平庸。

似乎只有自己與眾不同,才能在這個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梁曉聲在《為什麼我們對平凡的人生深懷恐懼》中,轉述過一名大一學生對他說過的一句話:

「如果在三十歲以前,最遲在三十五歲以前,我還不能使自己脫離平凡,那麼我就自殺。」

這名大學生之所以如此焦慮,歸根結底就在於無法接受自己是個普通人

但金字塔尖上能容納的人數是有限的,我們中的大多數,終其一生都只能生活在塔底。

有這樣一個數據:全球優秀的人只有 13.6%。

並且他們的下一代,很多也會向普通人跌落,之所以跌落得不明顯,是因為他們的父母給他們充錢買了「道具」。

統計學上有個詞,叫均值回歸,指股票價格、房產價格等社會現象、自然現象(氣溫、降水),無論高於或者低於均值,最終都會以很高機率向價值中樞回歸的趨勢

比如,股票不會永遠上漲或者下跌,漲得太多會跌回去,跌得太多會漲回去。

同樣的,與上一代相比,下一代的身高及下一代的成就,也都在「均值回歸」。

父母成就較高,孩子成就高的機率是36%,孫子是9%,儘管比正常家庭出高成就孩子的機率高一些,但也呈現出回歸常態的特徵。

作家九邊在《向上生長》中提到:

嚴重偏離基準的變異的人總是要變回到正常值的,之所以有些人回歸不明顯,是因為他們在玩「道具」——玩過遊戲的人有這種體驗,當你指揮的那個角色可能本來某些屬性就比較強的時候,在遊戲里就具備優勢。
而這些優勢,你是可以通過購買的操作實現的。

也就是說,這個世界上絕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其餘不普通者的下一代,也會向普通人跌落,只不過他們不會跌落得那麼明顯。

03

自媒體作者樊小書說,自己是復旦畢業,也曾寫過閱讀量超300萬的爆文。

他覺得自己的大學經歷夠特別了,當過網紅創過業,但還是在給南方報業和GQ等大企業投簡歷時被拒絕了,最後還是一家普通的新媒體公司收留了他。

你看,即便是985名校畢業,也勢不可擋地活成了一名普通人。

周國平曾說過:

「人世間的一切不平凡,最後都要回歸平凡,都要用平凡生活來衡量其價值。偉大、精彩、成功都不算什麼,只有把平凡生活真正過好,人生才是圓滿。」

深以為然。

荷蘭藝術家約翰內斯·維米爾曾創作過一幅名為《小街》的畫,挑戰人們普遍崇尚成功的價值體系。

他的這幅畫,展示的是代爾夫特這個城市的深巷街景,畫面十分稀鬆平常,不過是女人們正在做著一些日常勞動。

他所傳達給世人的,其實就是一種平凡智慧:

世界沒有中心,或者更確切地說,世界中心其實就是自己。

只要我們熱愛生活,在平凡的生活里找出自己的意義,發掘有趣的事情,一樣能把簡單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就像上海「安福路小公主」,雖然一把年紀,身材走樣,五官也不再精緻,但她一直在努力經營自己平平淡淡的生活,不懼流言,專心取悅自己。

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圓滿和成功?

說回知乎上的那個問題:30歲了一事無成,丟人嗎?

答主@FanFanFans 的回答我很贊同:

不丟人,畢竟絕大多數人一輩子都一事無成。
但如果都到了30歲了,還沒有完成自我認知和和解,甚至還沒有開始自我認知和和解的過程,也沒有開始真心實意地去為自己的小生活、小家庭、小圈子、小幸福去盡心盡力,那麼確實算得上是頗為失敗吧。

是啊,對絕大多數人來說,生活很平凡,但生活也很美好,全看你如何看待自己,看待世界。

成為一名普通人,並不可恥。

畢竟,這世上有千千萬萬的普通人。

但也並不是說,我們努力奮鬥之後,依舊是個普通人,我們就直接放棄算了。

而是說,即便我們終將普通,也要通過普通人的方法,普通人的努力,將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一點,給自己多一點選擇的權利,給家人多一點的安全。

《悟空傳》里有一句話:

「每個人出生的時候,都以為這天地都是為他一個人而存在的,當他發現自己錯的時候,他便開始長大。」

成長,就是一個發現並接受「自己很平凡」的過程。

希望你我都能接受平凡,並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