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科天璣9400實測:不止性能稱王,還想長期領跑

2024-10-09     三易生活

【【【前言:聯發科的旗艦SoC,今年提前「上新」】】】

在不久前Canalys發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智慧型手機處理器市場報告中顯示,聯發科成功延續了「市場領導者」的地位。基於聯發科處理器的智慧型手機產品出貨量同比增長7%、達1.153億台,市場份額高達40%,排名第一。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Canalys方面明確指出,聯發科在這個季度里的業績增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來自於旗艦產品天璣9300系列的熱銷。換句話說,聯發科如今在高端市場已然是愈發能夠「站得住」,甚至可以說客觀上具備了行業領導地位。

既然如此,聯發科當然有理由「乘勝追擊」。於是當時間來到2024年10月上旬,也就是長假剛過完,我們就迎來了全新天璣9400移動平台的正式亮相。

【【【 天璣9400有多強?它的CPU設計超乎很多人預料】】】

很顯然,有了天璣9300在高端市場所取得的成績,聯發科自然也就有了更多的「底氣」,在新旗艦上投入更多的硬體成本,從而實現更高的性能。但即便如此,天璣9400這次的具體設計方案,還是與許多朋友之前想像的有著很大差異。

具體來說,天璣9400這次配備了一顆3.62GHz的Cortex-X925作為「超大核」,三顆3.3GHz的Cortex-X4「超大核」,以及四顆2.4GHz的Cortex-A720「大核」。其中的X925具備2MB的二級緩存,三顆X4每個獨占1MB二緩,而四顆A720則均為512KB的二緩配置。

這意味著什麼呢?一方面,天璣9400這次繼續沿用「全大核」的CPU架構,直接無視了Cortex-A520小核設計。但從另一方面來說,聯發科並沒有盲目地升級所有CPU核心架構,而是只將其中的「超大核」進行了架構升級,同時將所有CPU核心的二級緩存相比前代都進行了翻倍。

從我們對配備16GB+1TB存儲組合的天璣9400工程機實測結果來看,對比天璣9300,天璣9400在GeekBench 6里的單核成績提升了25.4%,多核得分則上漲16.8%,很好地體現了「超大核換代」對於CPU單核性能更為明顯的拉動作用。

同理,在安兔兔評測的細項中,天璣9400的CPU算數性能提升幅度極大、達到了29.6%,但算法性能(增長17%)和多核性能(增長10%)上漲則沒有那麼驚人,也進一步印證了此次天璣9400在CPU設計上的思路變化。

那麼,為什麼聯發科要如此設計天璣9400的CPU呢?根據我們從聯發科方面獲得的信息顯示,這主要是出自兩個方面的考量。一是他們注意到,目前的安卓軟體在運行過程中要想儘可能地減少突發卡頓,那麼超強的單核性能是很有必要的,特別是對於大型遊戲來說,「超大核」的及時介入,可以很有效地改善流暢度表現。與此同時,當前幾乎不可能有同時將全部CPU核心占滿的App,所以盲目追求一個跑分上很好看的「全核性能」,實際意義並不是那麼大。

另一方面,天璣9400不只是要追求性能的進步,它也將能效的大幅優化作為重要設計目標。正是為了實現這一點,聯發科方面選擇了成本更高的台積電第二代3nm製程,並將所有CPU核心的二級緩存進行了倍增設計。

眾所周知,Cortex-X4和Cortex-A720架構,原本是以搭配4nm或者第一代3nm製程為前提研發的,於是當它們「邂逅」了超預期的製程後,就可以有更明顯的能效紅利。這反而是改用Cortex-X925搭配Cortex-A725,所難以實現的效果。因為後者的設計本就是以3nm為前提,相當於在架構層面已經「吃掉」了製程紅利,所以最終的能效表現並不如現在的這套方案。

【【【性能暴漲近40%,全新旗艦光追GPU足以讓玩家興奮】】】

相比於設計思路超出許多人此前想像的CPU部分,天璣9400的GPU方案想必就更符合大家的「預期」了。

此次天璣9400使用的是ARM Immortalis-G925 MC12 GPU方案,換句話說,它在架構上採用了ARM最新的旗艦IP,同時沒有繼續增加GPU的核心數量。

這帶來了什麼結果呢?首先從3DMARK的實測成績來看,天璣9400工程機在Steel Nomad Light項目中的得分為2544分。作為對比,天璣9300在相同項目中的最好成績大約為1870分。相較之下,天璣9400的GPU成績提升高達36%,算是非常大的進步幅度了。要知道2500分的Steel Nomad Light得分,已經與蘋果M2的GPU成績不相上下。換句話說,搭載聯發科新款旗艦SoC的機型,完全可以說在圖形性能上達到了當前的「PC級」水準。

接下來,我們還測試了天璣9400在GFXBench Aztec 1440P Vulkan API離屏和曼哈頓 1080P ES3.1離屏,這兩個場景里的性能表現。其中在Aztec測試項目中,天璣9400工程機的成績為8204幀,在曼哈頓場景則是23818幀。

作為對比,在GFX成績庫中,天璣9300的Aztec項目得分為5180-5670幀左右,因此天璣9400的平均提升幅度約為45%-50%;而在曼哈頓項目里,天璣9400則比天璣9300性能高出27.6%。

很顯然,天璣9400的新款GPU針對Vulkan API有著更好的優化水平,這也的確符合如今高端移動設備逐漸淘汰OpenGL ES、全面擁抱Vulkan的趨勢。順帶一提,如果只看Vulkan API下的Aztec成績,那麼天璣9400的GPU性能差不多已經「夠到」移動版GeForce GTX1650的級別。換句話說,或許聯發科真的有瞄準ARM架構的PC晶片在做努力也說不定。

在安兔兔評測V10的GPU測試項目中,對比天璣9300,天璣9400均取得了38%左右的性能增益。這也進一步說明,強化GPU表現、在遊戲玩家當中獲取更高的認同度,很可能會是聯發科這一新款旗艦SoC的主打方向。

【【【高幀率還有超低功耗,遊戲實測展示「發哥」的行業地位】】】

既然說到遊戲,那麼自然免不了要用實際的遊戲測試,來對天璣9400的幀率和能效比表現來做進一步的考察。

首先,是《崩壞·星穹鐵道》。在手動最高畫質的設定下,天璣9400工程機在這個高畫質遊戲中跑出了59.3的平均幀率,以及僅4458.1mW的平均功耗。要知道此前的絕大多數旗艦機,能夠在「星鐵」里跑到6000mW以下的平均功耗,都已經可以算功耗調校得很優秀了。而在僅僅還只是工程機的情況下,天璣9400就能有如此表現,屆時量產機會有多強也就不難想像了。

接下來,我們用全高畫質《原神》的須彌城野外跑圖進行了測試。與星鐵的複雜光源環境相比,《原神》這張地圖因為地面植被很多、地形也更複雜,所以貼圖數量更多。但很顯然,對於本就著重增強了光柵性能的G925來說,《原神》的畫面已經構不成什麼壓力了。60幀的滿幀和僅為4675mW的平均功耗,都在宣告《原神》已經不太「適合」作為次世代旗艦機型的遊戲壓力項目了。

最後一個實際遊戲測試項目,我們選擇了目前討論度很高的《絕區零》。與前兩個遊戲相比,它更「年輕」,同時這也就意味著其圖形技術可能會更偏向當下的先進硬體。從實測數據來看,在《絕區零》中,天璣9400幾乎是全程在以X925和X4這兩組超大核承載遊戲線程。很顯然,超強的CPU和GPU性能使得它輕鬆跑出了59.7的超高平均幀率。與此同時,整機平均功耗此時依然維持在5W以下,這也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成績。

天璣9400工程機已經可以兼容3DMARK尚未正式上線的OMM專項測試

當然,大家都知道如今的手機遊戲、特別是高畫質遊戲技術的更迭,已經非常迅速。特別是在天璣9400這一代上,聯發科引入了此前專用於台式PC頂級GPU的光追OMM加速器技術,可大幅降低場景中格柵、樹葉等複雜形狀透光物體在進行光追計算時的性能消耗,從而有望推動更多光追特效場景在高畫質手游中的落地。

【【【結語:實測跑分已稱王,但聯發科的長期打算更不簡單】】】

不難發現,從現有的工程機實測成績來看,天璣9400確實客觀上已經達到了目前安卓智慧型手機SoC「性能之王」的等級。但眾所周知,一方面旗艦款手機本身價格普遍不低,再加上用戶對它們又往往會有更高的使用壽命預期。那麼聯發科如何能夠保證在兩年、甚至三年之後,搭載天璣9400的機型依然能夠流暢「帶動」屆時的頂級高畫質手游呢?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從聯發科方面獲得了主要涉及兩個角度的回覆。一是他們將「好好利用」此次天璣9400在指令集上領先競爭對手的難得優勢,大力推進安卓軟體開發環境對ARM V9.2指令集的適配。根據目前的初步測試顯示,在充分優化的前提下,新的指令集將會帶來10%-20%的性能提升。這也就意味著,隨著未來聯發科在App指令集優化方面的推進,不光天璣9400會有進一步的速度升級,甚至同樣基於ARM V9的天璣9300也能從中獲益。

聯發科「星速引擎」已有不少遊戲的專屬優化

其次,聯發科現在既與谷歌有深度的安卓系統性能優化合作,可以通過「安卓性能等級」機制,解決手機App的「性能自適配」問題,同時他們也有以「星速引擎」為代表的自有性能優化體系。如今隨著聯發科天璣系列SoC市占率的持續走高,星速引擎也開始得到越來越多主流遊戲廠商的合作響應。

而這種長期化的、「戰未來」的產品設計思路,不僅體現在天璣9400的CPU適配和GPU遊戲優化上,它幾乎可以說是遍布聯發科此次新旗艦的各個方面。比如,天璣9400的全新NPU890現在就支持真正的端側時域張量加速和多模態大模型。聯發科方面還專門為此設計了一個讓手機在夜間充電時「學習、反思」用戶習慣和喜好的AI機制(利用端側大模型訓練技術),有望真正實現手機「越用越智能」的效果。

又比如,天璣9400此次的無線連接子系統也在行業內首次使用了4nm製程,不僅支持WiFi7模式下的6GHz+5GHz+2.4GHz三頻並發,而且還首創了有效距離長達1公里的超遠距藍牙通信體驗。這也意味著,與之配套的WiFi硬體生態環境,甚至是消費者日常使用藍牙設備的方式,未來都有可能會發生很大的改變。

當然,以上種種長期化的產品性能優化和生態建設策略,既會給天璣9400的用戶帶來比以往更持久的「可玩性」,同時當然也反映出了如今聯發科在市場大獲成功之後,在產品研發方向和經營心態上的積極轉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d7ee8ca2056c7766e41554f069d8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