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勇氣」之名,小米將自研和創業帶入新的高度

2024-07-19     三易生活

小米為何造車?雷軍今天道出意外的原因

「2021年1月15日,我突然收到了一個消息,小米被制裁了。在當天早上,一位董事會成員認真地對我說,如果哪一天小米真的不能做手機了,你要不要考慮造車?」

2024年7月19日晚間,當雷軍開始他又一次的年度演講時,沒有任何鋪墊、直接講起了小米決意造車的前因後果。

根據雷軍的說法,當他產生了「要不要造車」的想法後,最積極勸他「入坑」的人,反而是彼時已經有所成就的幾位造車新勢力朋友。但他在進行了一系列調研之後發現,如果小米汽車未來做不到全球前五,那就不會有未來。

正是在這樣的判斷下,雷軍陷入了極大的壓力,最終他決定將小米汽車作為自己「一生最後一次的創業」進行投入。

為了做好這一點,小米做了很多「違背行業常識」的事情。比如他們選擇了以自己的資金進行巨額投入、而非高調地到外部去拉投資;比如小米的第一款車選擇了「自家工程師更喜歡」的轎車形態,而不是市面上大家通常認為更好賣的SUV;比如小米雖然造車很晚,卻在電機、電池、大壓鑄、智能駕駛等多個方面早早就定下了「高成本自研」的基調。

不僅如此,為了能夠更好地找准小米汽車的方向,將產品的細節設計得更容易得到消費者的喜愛,雷軍和小米的工程師做了許多在外界看起來可能很「奇葩」的操作。其中包括但不限於將原本已經初現端倪、樣品都已經造出來了的項目推倒重來、為了討論產品方向連續開了一場持續21天的會,以及在內部到處找人借車試駕,先後開了170多款不同品牌、不同型號的市售汽車等等。

當然,這裡面最有趣的一件事,是雷軍在「學習如何成為一家車企老闆」的過程中發現,很多頭部車企的創始人本身就是知名車手或者至少車技過人,所以他也決心開始自己開車,並接受了專業的賽車訓練。

於是乎,在經過了一次次的「上牆」、吃了無數次修車的苦頭之後,雷軍以及小米汽車的100多名成員,都先後拿到了場地賽車的執照。

這還沒完,雷軍不僅想要學會開賽車、知道「性能車愛好者」真正的需求是什麼,他還成為了可能是中國車企里第一個親自參與車輛冬測、夏測,一個人將車開了1000多公里、完成長途測試的董事長。

更懂車友的小米,現在想要造更極致的車

為什麼雷軍今天要在年度演講里,花了超過一個小時的時間來回顧小米造車、自己學習賽車,乃至於最後真的能下賽道、能表演漂移的「心路歷程」?

他當然有為小米汽車「站台」的意味,但正如雷軍自己所言,通過這樣的回顧,他更想傳達的是「小米到底為什麼造車」、「小米為誰而造車」這些問題的答案。

而小米SU7這樣一款從一開始就充滿了勇氣、挑戰,並且從一開始就不願「落入俗套」、不願只為銷量而生的車型,也以它出乎許多人預料的市場表現,為雷軍和他的小夥伴們的破釜沉舟之舉,獻上了完美的回應。

根據最新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自4月3日開啟正式交付以來,小米汽車在28天時間裡完成交付7058輛。截至4月30日24時,也就是從首銷算起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SU7的鎖單量就已經高達88063輛。這也「迫使」小米在5月就宣布調整全年出貨目標,保底10萬輛、力爭全年12萬輛。

不過面對消費者的熱情,小米方面所做出的「回報」也並非僅僅只有增加產能,以及在交付儀式上由雷軍親自給消費者開車門這麼簡單。在今天的這場活動中,他們也正式宣布了SU7 Ultra原型車、這台「小米超跑」。

與目前的SU7相比,SU7 Ultra原型車外觀上的變化相當大。它不僅新增了超大尺寸前唇,以及在車尾增設大尺寸後擾流板和底部擴散器,還有誇張的前部散熱開口和寬體套件。除此之外,SU7 Ultra還有超高成本的全車覆蓋件100%碳纖維設計,全車碳纖維用料面積高達15平米,可以說為了堆料已然不計成本。

不過SU7 Ultra原型車真正厲害之處在於,它首度實裝了小米此前就已官宣的V8s自研超級電機。這台電機在業界首發960MPa特種矽鋼材質、全自研定轉子設計,具有業界領先的27200rpm超高轉速。配合其他兩款電機,在目前的原型車版本SU7 Ultra上,更是實現了1548匹馬力的驚人動力數據。根據小米方面透露的信息顯示,SU7 Ultra原型車將會在今年10月正式開始挑戰紐博格林北環賽道。屆時,它的賽道成績想必將也值得整個車圈關注。

以造車的勇氣加持,小米手機也正變得越來越不簡單

除了講車,今天的年度演講和新品發布會當然也帶來了一系列的新款摺疊屏手機、旗艦性能向手機、硬派運動手錶,以及降噪耳機等產品。有意思的是,它們在很多設計細節上,似乎多多少少也都有受到小米汽車的影響,充滿了「挑戰性」和運動元素。

比如,面對目前手機行業普遍給「大摺疊」縮水影像、只用三攝的風潮,小米MIX Fold4不僅成為了唯一一款具備全焦段徠卡四攝、機身卻薄至4.59mm的旗艦大摺疊。而且它的潛望式長焦還同時實現了物理5倍焦距和大光圈,甚至比其他品牌一些直板影像旗艦的長焦物理焦距還要更長。

又比如說,面對目前行業普遍給「小摺疊」縮水性能、使用老款晶片的做法,小米MIX Flip也成為了大膽「打破行規」的一款產品。它不止標配第三代驍龍8平台、滿血版LPDDR5X和UFS4.0內存,同時還擁有雙徠卡光學鏡頭、雙5000萬像素後攝模組,以及可能是目前行業里尺寸最大、應用適配最好的大尺寸外屏。這款小摺疊甚至在外屏部分還設計了微縫聽筒和獨立mic,也使得其成為了當前行業里第一款不需要翻蓋就能接打電話的小摺疊,以及首款全天都能當「小屏旗艦」用的小摺疊。

當然,對於極致玩家來說,今天亮相的還有性能調校堪稱恐怖的Redmi K70至尊版。在聯發科天璣9300+旗艦平台+小米自研獨顯晶片D1的聯合加持下,這款全新的Redmi「年度旗艦」不只實現了目前業內最高的跑分成績,更重要的是它做到了可能是目前行業里幀率最高、同時能耗還極低的長時間持續遊戲表現。

甚至Redmi K70至尊版這次還有一款與蘭博基尼聯名的「至尊冠軍版」。它採用了源自Huracán Super Trofeo EVO2賽車的機身線條和碳纖+金屬深綠色的配色設計,機背充滿速度和力量感。不過,不知道會不會有一天Redmi會以小米旗下的高性能車作為聯名對象呢?

當然最為重要的是,今天亮相的兩款小米旗艦摺疊屏手機也都與小米汽車一樣,出自他們自研的全新自動化工廠。這座位於北京昌平的工廠擁有小米自研的模塊化通用生產設備,其採用全數字化測量、全5G設備互聯,平均6秒就能生產一台手機,其技術含量、品控質量和生產效率更是都達到了目前行業中的最高水準。

總結:自研是小米如今的主題,更是他們之所以偉大的前提

2020年當雷軍的第一次年度演講,為「小米十周年」站台時,他講了創業的不易、講了小米和米粉之間長期的親密關係,還發布了小米和Redmi的第一批「至尊版紀念版」手機。

其實在當時的小米10至尊紀念版上,我們已經能夠看到小米涉足產業鏈、優先定製硬體和相關技術的一些苗頭,但彼時的大家更多地還是在為性價比歡呼,在為小米這樣一個「厚道」的品牌能夠走過10年、能夠健康成長起來而歡呼。

可是當時間來到2024年,儘管雷軍在今天整場活動幾乎所有的新品價格披露環節里,都依然在強調著更高的配置、更有誠意的價格,但大家的關注點已然發生了改變。大家開始真正地討論起小米汽車、小米手機、小米工廠,甚至是小米空調里有多少自研元素。

而這,便能真正讓人體會到,在發展、成長了14年之後,如今的小米可以說是真正從各種意義上,都為更長遠的未來、為成為一個偉大的企業做好了準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883bd9ad5fe3c2cd0b1e9cf0e13cc1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