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三文魚遠銷上海大連等地,離海最遠的地方怎麼盛產「海鮮」?

2023-09-04     怪羅科普

原標題:新疆三文魚遠銷上海大連等地,離海最遠的地方怎麼盛產「海鮮」?

幾年前,「中國三文魚市場被青藏高原人工養殖承包」的相關報道刷屏,當時有許多人跳出來指責青藏高原出產的並不是三文魚。

這兩天,剛開始規劃養殖三文魚不久的新疆也迎來了大豐收,網際網路上的評論還是和之前如出一轍,批判這些魚不能算是三文魚。

廣大網友和大V們關注的點,除了這些內陸養殖的魚到底是不是三文魚之外,還有一個就是這些淡水養殖的三文魚到底能不能生吃。

中國新疆地處亞歐大陸的中心,算是離海最遠的地方,而三文魚在我們常規的理解中是海鮮,所以網友們會有這樣的質疑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這次關於三文魚的相關爭論確實有一點「尊人卑己」了,只要我們簡單了解了三文魚的情況,就知道為什麼內陸淡水也能養出「海鮮」來了。

三文魚Blu3d

三文魚的由來

最早的「三文魚」是特指挪威養殖並出口的大西洋鮭魚——Salmon,我們現在的「三文魚」這個名字就是由「Salmon」音譯過來的。

三文魚的「發家」並不是特別長時間,它現在能夠變得廣為人知主要還是要歸功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挪威成功說服日本,讓他們的壽司和刺身使用三文魚作為食材,我們現在廣為流傳的三文魚是海魚能夠生吃的相關言論基本都是那會兒傳出來的。

由於銷往日本,從1986年至1991年,短短几年時間,挪威三文魚的產量就暴漲了250%,並且從此之後一發不可收拾。

我這邊查到,在咱們國家三文魚最早應該是在香港流行,然後再由香港傳入其它地區。

挪威三文魚,或者叫大西洋鮭W.carter

可以說,「三文魚」這個名號是由大西洋鮭魚(或者挪威三文魚)一手打出來的,但作為進口食品,挪威三文魚向來是以貴而聞名。

所以,可能出於一些商業上的關係,現在的三文魚已經並不是特指某一種魚了,它是幾種具有商業價值的鮭科魚類的統稱。

就像我們叫金槍魚,它其實也不是特指生物上的某一種魚,而是一類魚的統稱——藍鰭金槍魚、黃鰭金槍魚市場上都叫金槍魚。

對於三文魚來說,主要是兩大類7種魚的統稱,一類就是最初的大西洋鮭魚,這類至今只有1種,還有一類是太平洋鮭魚,有6種。

而這7種三文魚確實產自不同地區,而且基本都是生長在水溫較低的高緯度地區,但是作為商業養殖魚類,它們並不是只在自己原產地被養殖,早已經在世界各地被養殖。

青島大西洋鮭的海水養殖場,圖源:海報新聞

比如在咱們中國,其實也有地方在養殖最傳統的三文魚——大西洋鮭魚,那就是青島,但是好像現在產量比較一般。

無論是以前的青藏高原,還是現在的新疆,他們養殖的都是太平洋鮭魚——虹鱒魚,不過我發現它並不在我們前面提到的主流的7種三文魚中。

圖:虹鱒魚和大西洋鮭的區別

為什麼新疆能養三文魚?

我們從「大西洋」和「太平洋」這樣的命名字眼中就不難發現,三文魚確實屬於海鮮,但是新疆這樣離海最遠的地方咋就開始養殖海鮮了呢?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絕大部分鮭科魚類都是洄遊魚類它們並不完全是海鮮。

鮭魚的成年個體會從海洋集體洄遊到淡水河中產卵,一些鮭魚科的洄遊稱得上是自然界最壯觀的生物活動。

鮭魚卵在淡水中孵化,然後在淡水中生長很長一段時間,只有長到足夠強壯了,它們才會游向海洋繼續生長直到成年,而成年後又會繼續洄遊到淡水河中完成繁殖。

圖:鮭魚洄遊時有一大堆捕食者在等著吃

有趣的是,鮭魚科還基本都是一次性繁殖的生物,這意味著它們洄遊買的是單程票,繁殖結束,生命也結束。

以前,我一直以為三文魚全部是野外捕撈的,就是因為覺得它們的洄遊行為無法人工養殖。

不過,之前寫過一篇關於三文魚的文章,仔細看過挪威養殖三文魚的方法,原來三文魚養殖是分為兩部分的,一部分是在淡水養殖場中完成,一部分是海水養殖場中完成。

通常情況下,受精卵在淡水養殖場孵化,這個的存活率很低;然後在淡水養殖場培育8-15個月,這時候鮭魚差不多能長到1斤;這時他們把這些鮭魚裝箱用輪船直接運往海水養殖場繼續養殖14-22個月,當鮭魚達到4-6公斤時,就可以捕撈並運輸到收穫工廠了。

是不是感覺很麻煩,所以三文魚貴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但是,有一些鮭魚的養殖不用這麼麻煩,因為它們的整個生命周期都可以在淡水中完成。

新疆出產的太平洋鮭或者虹鱒魚,圖源:新疆日報

說到這裡,你可能已經想到了,新疆等內陸地區養殖的正是這種鮭魚或者三文魚,這些品種可以完全在淡水中生長

而且,因為這些地方的水是剛剛從雪山融化下來的,水溫相對較低,而鮭魚大多就是冷水魚,所以新疆等地都是非常適合養殖三文魚的,這裡出產三文魚並不意外。

最後,我們再來簡單說下,海水養殖的挪威三文魚(大西洋鮭魚)是不是就像網上說得那樣可以隨便生吃吧。

好吧,這個其實是人們對淡水魚和海水魚一個比較深的誤解,覺得海水魚不會有影響人們的寄生蟲,所以可以隨便生吃。

淡水裡確實有很多能夠直接影響人們的寄生蟲,但它們不一定感染我們食用的魚從而感染我們,另一方面,海水魚中也有許多能夠感染我們的寄生蟲、致病菌。

而事實證明,無論哪種三文魚,都存在能夠感染我們的寄生蟲,不管它是海水養殖,還是淡水養殖,所以直接生吃都是不安全的。

我查到挪威三文魚是海水養殖沒有寄生蟲的相關出處,就是當時挪威的比約恩·埃里克·奧爾森 (Björn Eirik Olsen)向日本推銷三文魚時營銷的一部分。

圖:奧爾森,三文魚走向世界的功臣

由於日本人不生吃鮭魚,而挪威當時鮭魚產能嚴重過剩,所以奧爾森向日本推銷三文魚時一直強調它沒有寄生蟲,而且不以「鮭」來命名自己的魚,而是用了新詞「サーモン」(英文salmon)。

其實,你會發現,一切都是營銷而已,現在一些商家喊著中國三文魚不是三文魚,無非就是為了維護大西洋鮭的溢價空間,把大西洋鮭賣得更貴,僅此而已。

可怕的是真有人當真了,而且敢隨便生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cb3614d645ed7e952e1ae3b789b1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