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過盡、破曉已至!醫藥行業迎來哪些機遇?

2023-12-24     騎牛看熊

原標題:寒冬過盡、破曉已至!醫藥行業迎來哪些機遇?

短期市場情緒已經得到了較大釋放,考慮到成交的萎縮,市場的賣壓已有所減輕,指數築底回升的條件正逐步具備。當前上證綜指與創業板指數的平均市盈率分別為11.60 倍、31.95 倍,處於近三年中位數以下水平,市場估值依然處於較低區域,適合中長期布局。美國就業數據較好,美聯儲降息預期延後。未來股指總體預計將維持蓄勢震盪格局,同時仍需密切關注政策面、資金面以及外部因素的變化情況。

就在市場都在呼喊著3000點是「黃金底」的時候,2900點也被擊穿了,看來又驗證了那句經典名言:「底部從來都不是喊出來的!」隨著明年海外進入降息周期,A 股反彈的力度主要或將取決於國內政策,尤其是財政政策的支持力度。未來股指總體預計將維持蓄勢震盪格局,同時仍需密切關注政策面、資金面以及外部因素的變化情況,這裡可以開始逢低進行布局。

2023年以來創新醫療器械獲批數量超過2022 年全年水平,通過市場數據分析可以看到2022年,高端醫療裝備國產化有新突破,國家藥監局共批准55個創新醫療器械產品上市,比2021年增加57.1%。2024年將可能是醫藥行業新周期的元年,也將是收穫見證的一年。

當行業發生深刻變化的時候,新技術、新需求、新業態在不斷湧現,企業也在積極應對,從國內市場到國際市場,從院內市場到院外市場,醫藥行業的利空政策已陸續推出,也逐漸得到了消化吸收,行業整體政策轉暖向好勢頭明顯。騎牛看熊認為從2021年初醫藥生物指數見頂以來,歷經2年多的調整,板塊風險已得到充分釋放,板塊估值已得到大幅收斂,機構持倉也降到近年低位。

騎牛看熊從3個方向來分析醫藥行業的轉機:

1.根據國家信息中心數據,2020 年中國銀髮經濟規模約5.4 萬億元,2022 年中國建國以來三次嬰兒潮中人口數量最多的人群步入60 歲,催生新銀髮經濟。新銀髮人群消費者畫像消費能力和習慣有較大變化,受教育程度顯著提升。網際網路經濟的興起使得他們對於信息的觸達率大幅提升,經歷了國內經濟迅猛增長的時代,掌握社會較多財富,銀髮經濟市場可期,我們老年人的數量也在進一步增多,養老、養生、看病等等問題刻不容緩。

2.近日,國家醫保局、人社部印發了《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23 年)》,即新版國家醫保目錄。相比2022 年版,本次目錄共新增126 種藥品,其中腫瘤用藥21 種,新冠、抗感染用藥17 種,糖尿病、精神病、風濕免疫等慢性病用藥15 種,罕見病用藥15 種,其他領域用藥59 種。更多的醫保用藥會帶來一定的營收增長,也會讓民生得到新的看病改善,減少「看病貴」的難題。

3.2023年是疫情後恢復正常以來的第一年,3年多的時間受到疫情、宏觀環境、行業政策等多因素的影響,醫藥行業由量變到質變的蛻變。創新藥方面,審批端由松到緊,減肥藥更是創造了醫藥行業新的神話故事,而醫療反腐對板塊造成了較大衝擊,長期來看行業整體後生態將會更加凈化符合未來走勢。

當前基金倉位醫藥股持倉占比較低,市場整體對於2024年醫藥板塊較為樂觀,配置意願較強。醫藥板塊已經走過了最為艱難的時刻,寒冬過盡、破曉已至,結合當下政策面、基本面、資金面,2024年有望逐步走出結構性牛市。投資者可以重點關注關注利好政策的持續落地、醫藥板塊的機構持倉變化以及學術會議上的臨床數據讀出。

2023年醫藥行業主題快速輪動,中小市值標的表現突出,板塊整體呈現先抑後揚的走勢。伴隨疫情影響的消除、醫療反腐進入到後半段,以及帶量採購等等醫改政策常態化,醫藥需求逐步恢復,板塊業績有望企穩回升,2024年有望迎來新的投資機會。醫藥後續基本面向好趨勢非常明確,當前估值水平、基金持倉均處於長期的底部位置,騎牛看熊看好板塊整體估值抬升,看好國內醫藥創新、消費、製造的升級,以及底部龍頭的價值機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ca4e13fec49ad3c659b872818f726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