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最小,增益最大!為什麼說四驅應該是電車的標配技術?

2024-01-16     汽車扒一扒

燃油車時代,加速和四驅是非常昂貴的技術,一台性能飽滿的四驅車,定價怎麼也需要去到50萬以上。

但電車時代卻完全不同,前後兩個電機的架構就能讓一台車擁有5秒級的加速能力,並且可控性還有大幅度提升。

鋪裝路面上的感知是,加速性能更快了,非鋪裝路面上的感受是,車輛可控性更強,失控風險更低。

尤其是北方用戶,對四驅車的執著度會更高一些,雨雪天氣較多一定會影響安全,如果企業能夠用同樣的定價,將四驅產品覆蓋到兩驅車型上,對於用戶來說增益巨大。

過去不買四驅車,一個是沒必要,另一個是成本太高。

燃油車的四驅系統增益不大,主要特點是四輪抓地力更強,但動力分配布局、分配時間都不算最好,主要是由傳動軸傳遞的動力模式受限,不夠開放。

而且,一套優秀的四驅系統,成本太高。

電動化時代之後,四驅成了家用車標配品,以合資車為例,日產已經將電四驅做到了兩驅車的價格,這不僅僅意味著整車的動力表現更強,而且安全性更高,定價還更加合理。

全新奇駿e-POWER做到了全系四驅,配備的e-4ORCE雪狐電四驅可以說擁有不錯的表現力。

對比同級別,以內燃機為主導的CR-V、RAV4以及途觀L,奇駿e-POWER可以說是大膽破局的第一台合資緊湊型SUV。

一方面,e-POWER是一套100%電機輸出動力,VC-Turbo引擎負責發電的動力系統,擁有電車的平順性和加速能力。

前後布局的雙電機打破了傳統傳動軸的動力傳輸形態,電四驅的優勢是動力分配速度更快,能夠在車輛失控的邊緣將車輛穩定拉回來。

e-4ORCE雪狐電四驅能夠在車輛即將失控時,不斷對車輛前後輪動力進行重新分配,比如說快速過彎時,內外兩側車輪動力分配不同,保證外側車輪有更大推動力,確保穩定性。

另外,e-4ORCE雪狐電四驅這種技術的出現不會讓車輛油耗增加。

兩驅、四驅的切換是毫秒級,比電控機械四驅速度更快,車輛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兩驅形態,並且電機工作效率要比內燃機更優秀。

奇駿e-POWER配備的VC-Trubo引擎最大熱效率要比普通內燃機更高,且發電能力強,配合著具有30C倍速閃充閃放的電池系統,不僅可以將全周期能量損耗降到最低,還能保證性能輸出。

所以我們退一步來從一台定價18萬左右的電四驅SUV角度來看,能夠和奇駿e-POWER取得相同性能、油耗均衡度的車型並不多。

e-POWER這套動力系統,其實就是將高效率發電機搬到車上的EV技術路線,解決了充電的煩惱,雖然仍然是以消耗汽油的方式發電,但這是一種邏輯上更加合理的技術。

起步、掉頭、停車的狀態下,使用小電池包驅動,避開了內燃機低熱效率區間,高速、加速時內燃機啟動發電,可以直接給電機供能,也可以給2kWh電池包供電。

另外,電車和四驅系統是最配的技術組合。

主要是,電車想要獲得性能和安全的代價比燃油車更低,四驅是一個很好的承托技術,比如說日產ARIYA,其四驅版本目前終端價格在22萬左右。

比兩驅車型性能強出一個高度來,另外e-4ORCE雪狐電四驅還能讓整車在極限狀態下的失控風險更低。

所以我們來看,電動化時代之所以加速、車輛可控性成為了標配品,就是因為前後兩個電機的動力輸出方式成本更低,高效率、大馬力電機的出現保證了用戶使用時的體驗感。

而這種表現是燃油車時代做不到的。

合資企業中,能夠快速將電動、四驅整合在產品上的產品還不多,大多數合資產品仍然是以燃油車為主導,依然需要依託傳統傳動軸,要不就是簡單粗暴的油改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c563ee235ab636b9271f3475376e1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