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自律出眾;自律出局
這兩天有一則新聞。
在安徽宿州,有一位中職學校的體育特長生,今年夏天將迎來高考,但因為疫情他無法回到學校正常的鍛鍊。
於是為了保持競技狀態,他從1月19日到4月10日,整整83天他都未停止鍛鍊過一天。
雖然受場地和器材的限制,但他卻並沒有放棄,而是在自己的農村老家,用車軲轆,空心磚等簡易器材替代進行鍛鍊。
甚至就在他家的小院裡來回練習起跑速度,把媽媽和爺爺扛在肩上,練習上下蹲。在這短短的兩個月中,他居然磨壞了一雙運動鞋。
有網友評價說,如此優秀自律的人,考不上好大學都難。
還有這樣一則新聞。
前段時間,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有一位示範中學的高三學生,他是整個家庭中最小的感染者。
他媽媽也感染了住在A區,而他住在C區,媽媽也不可能隨時監督他學習,但他卻自己把六門功課安排的井井有條。
在大量患者在方艙醫院跳舞、追劇和玩手機時,他卻可以擯棄外在的喧囂和熱鬧,而是一直埋頭,爭分奪秒般地學習。
當記者採訪他時,他說,我要利用這有限的時間進行衝刺,不能掉隊。
也有網友評價到:可怕的不是別人優秀,而是比你優秀的人比你更努力。
有一句話說:「自律出眾,不自律出局。」
高考就像一座獨木橋,它看似考學生的成績,其實更像是一場優勝劣汰的大比拼。
只有那些可以耐住苦,扛過難的人,才可能取得勝利。而那些懈怠,懶惰且不努力的人,只有被淘汰。
雖然高考不是人生唯一一條出路,但對大多數普通人而言,高考卻是人生路上最公平的競爭方式和最好的逆襲機會。
所以才會有成千上萬的莘莘學子,竭盡全力,也要讓自己成為上榜者,而不是落榜者。
02
你羨慕的成就背後
都有你堅持不了的自律
今年1月,籃球巨星科比,因飛機意外墜,不幸逝世。這個消息傳出後,許多球迷心痛不已。
而他留給世界的,不僅僅是難以超越的冠軍記錄,還有他背後那激勵無數人的「凌晨四點鐘」。
曾經有記者問科比:「你為什麼能如此成功呢?」
科比反問道:「你見過凌晨四點的洛杉磯嗎?」記者搖搖頭說不知道。
科比撓撓頭說到:「每天洛杉磯早上四點仍然在黑暗中,我就起床行走在黑暗的洛杉磯街道上。
一天過去了,洛杉磯的黑暗沒有絲毫改變;兩天過去了,黑暗依然沒有半點改變;十多年過去了,洛杉磯街道早上四點的黑暗仍然沒有改變,
但我卻已變成了肌肉強健,有體能、有力量,有著很高投籃命中率的運動員。」
許多時刻,我們都很羨慕那些,身上有耀眼光環的人。
殊不知,在這個世上,真正的天賦和才華,是極少的。對大多數人而言,唯勤奮和自律,才是通過成功最好的捷徑。
著名畫家齊白石,曾有一句名言「不叫一日閒過」。
他從年輕時期,一直堅持每日作畫,並且一天至少要作五幅畫,在60歲時,才聲名鵲起。
有一次齊白石過90歲的生日,他的家人朋友,還有許多仰慕者紛紛來給他慶生,那一天,他一直忙到晚上他才送完最後一批客人。
當時夜色已晚,他本想作畫,但家人堅持要讓他休息。第二天,齊白石一早就起床,就在書房畫畫。
當時家人勸他注意身體,不要太勞累,但他的回答卻是,昨日客人多,我沒有作畫,今天可要補上昨天的「閒過」呀。
有一句話說:「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其實,那些看似比你厲害的人,並不比你更具有先天的優勢,不過是比你更有毅力,也更有你做不到的堅持和自律。
03
你的自律里
藏著你的運氣
在電影《摔跤吧爸爸》中,爸爸為了傳承自己的摔跤夢想,
不僅要求他的兩個女兒每天早上5點準時起床鍛鍊,還剪掉她們的長髮,在飲食上禁止她們吃油膩的食物。
在長期近乎魔鬼式的強壓訓練下,她的大女兒吉塔率先拿到了全國摔跤冠軍。
但吉塔也因此有機會脫離父親的監督,到國家體育隊訓練。
離開家後的吉塔,內心開始有些鬆懈,再加上她有一次回家,居然摔贏了爸爸,吉塔就以為自己是戰無不敗的摔跤能手。
於是她在體育隊另一個女隊員的鼓動下,把心思用在了愛美上,比如蓄起了長發,比如開始塗指甲油。
同時她慢慢放棄了自律,不僅開始吃父親曾經叮囑過她,不可以吃的食物,還把訓練的時間,花在去社交和看電影上。
同時她的教練也故意慫恿她,忘記她爸爸交給她那些扎紮實實的摔跤技巧,而是嘗試去耍花招,在技術上投機取巧。
很快她的摔跤成績,卻在不知不覺中,不斷在退步。在幾次國際大賽中,她都屢屢戰敗。
經歷失敗後的吉塔,終於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於是她不僅向爸爸說了對不起,又在爸爸的指導下,
重新剪掉了長發,以免分心,在飲食上去也做到極度的克制,後來她再次獲得冠軍,取得最後的勝利。
電影里爸爸說過這樣一句話:「金牌不是長在樹上,等著你去摘,而是要靠熱愛、刻苦和投入來澆灌她。」
其實,一個人的自律里,藏著他的運氣。
有時,我們最大的敵人不是對手,而是你自己。
當你開始懈怠,當你不自律,當你放縱自己時,差的成績和差的運氣只會離你越來越近。
但當你開始努力,當你開始自律,當你嚴格要求自己時,好成績和好運氣,就會在悄然而至,與你不期而遇。
04
世界正在獎勵
自律的人
在知乎上曾有一個問題:什麼能力很重要,但很多人都沒有?有個高贊的回答是這兩個字:自律。
讀書時,也許你也曾想好好學習,但你無法克制自己的懶惰。
於是你把那些考入名校,擁有好工作,人生開掛的機會,讓給了那些坐得住冷板凳,抵得住誘惑,管得住自己的人。
成年後,也許你也想好好努力,但你無法走出舒適區。
於是你把那些能成就一個人,能做好一件事,能取得成功的機會,又讓給了那些不斷挑戰,精進和打磨自己的人。
西奧多.羅斯福曾說「有一種品質,可以使一個人在碌碌無為的平庸之輩中脫穎而出。這個品質不是天資,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
一個人的不自律,也許可以給自己帶來短暫的快感。但它卻會讓你付出一輩子的代價,去償還自己曾經偷過的懶。
一個人的自律,也許會在剛開始感到極度的痛苦和艱難,但它卻會在未來,給你帶來更多諸如自由,優秀,幸福等好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LkFkXEBrZ4kL1ViHPs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