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菜認識的人極少,100%天然綠色食品,做成包子最香,不懂虧大了

2020-03-13     美食印象6

將蛤蜊帶殼塞進包子裡,是怎樣一個神操作,這做法簡直聞所未聞!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山苜楂蛤蜊包子的做法。蛤蜊做包子?對,你沒有聽錯!將整個蛤蜊塞進包子裡,將會是怎麼樣一個神操作。可以說這個做法很多人沒有聽過,更是沒有吃過。這種匪夷所思的想法也就只有我們這種敢於向美食挑戰的人才敢做吧。想著應該不難吃,一做就是兩大鍋,吃過的人無不讚不絕口。

蛤蜊大家都很熟悉,可是山苜楂卻是個稀罕物,對於這種野菜有很多年輕人都不認識,可它卻是老一輩無法忘懷的味道。不管是做餃子,包包子鮮美的味道都是其他野菜所不能比擬的。

山苜楂又被稱為山螞蚱菜,是一種山野菜,它的顏色翠綠,滋味鮮美,是一種純綠色無污染的野菜。是我們膠東地區很常見的一種食材,山苜楂對生長環境和條件的要求大大高於其他的蔬菜,擁有獨特的山野菜的清香。

這種菜是春天的產物,現在市面上也有出售,不過這種大部分是大棚的產物,想要吃純野生的山苜楂還得等上一段時間。純野生的和養殖的,外形和口感也存在很大的差別。純野生的根莖部分偏細,靠近根部的地方帶有淡淡的紫紅色。

其實這種野菜也可以自己在家培養。找一塊地,撒上一些種子,經常澆澆水施施肥,在春天成長速度快得驚人,如果料理得當可以從春天吃到秋天,隔三差五掐點嫩尖包一頓餃子,或包兩屜包子,無以言表的鮮美滋味讓人停不下嘴。

接下來就和大家分享這款看似黑暗料理,實則最受歡迎的膠東大包子的做法。喜歡的朋友可以收藏起來試試看。

【山苜楂蛤蜊包子】

準備食材:山苜楂一大把,韭菜一把,豬肉一塊,海米一大把,蛤蜊適量,鹽適量,胡椒粉少許,生抽一勺,生薑四片,蚝油一勺,花生油4大勺

製作步驟:

1、這就是新鮮的山苜楂,長得像茶葉,顏色碧綠碧綠的。山苜楂洗凈後焯一遍水,放入冷水中浸泡半天,中途換一次水,可以去除山苜楂的苦澀味。

2、酵母用少量的溫水化開,加入到麵粉中,再少量多次加入溫水,和成一個軟硬合適的麵糰。

3、蓋上蓋子放在溫暖濕潤的地方進行第1次發酵,第1次發酵是原來麵糰的2.5倍的。手上抓一點麵粉,掀開麵糰能出現比較均勻的蜂窩狀,即表示發酵成功。

4、豬肉切成小塊,放入薑末和生抽腌制15分鐘。山苜楂攥干水分切成丁兒,韭菜切成丁兒。將豬肉塊,山苜楂丁,韭菜丁,全部放一起,放入一把海米。根據個人的口味調入適量的鹽,放入一勺蚝油,放入適量的豬油或者花生油。用筷子順一個方向攪拌均勻,餡料就調好了。(山苜楂喜油,油稍微多放點,味道好。有豬油就放豬油,做出來最香,沒有就用花生油來代替吧)

5、將發酵好的麵糰取出來滾成長條,然後分割成一個個大小均勻的面劑子,將面劑子擀成橢圓的形狀。麵皮不要擀太薄了。

6、取一張麵皮中間放入適量的餡料,再放入4-5個花甲,左右兩邊往中間對摺,用右手的食指和拇指配合起來,將底部捏緊,然後左一下右一下往上捏出褶子。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花甲一定要提前用鹽水浸泡幾個小時,吐乾淨沙子才能使用。有些朋友反映說即使放了鹽蛤蜊也不張開口,可能是兩種情況,一是蛤蜊不太新鮮,二就是鹽水的濃度不夠。舌尖嘗一嘗,要比較咸才可以。

7、包好的包子底部墊上玉米葉,放入蒸鍋中,蓋上蓋子進行第2次醒發。20度左右的室溫大概要醒發半個小時。

8、明顯感覺包子體積膨大,開火,大火燒開後轉中火蒸15分鐘。關火後再繼續燜5分鐘再掀鍋。蒸熟後的包子蛤蜊在裡面張開了口,鮮美的原湯和餡料混合在一起,口味特好。

每天都會和大家分享各種家常美食,如果喜歡我的作品,請關注我,給我點個贊吧,或者分享給您的朋友。您的支持是我進步的最大動力!如果在製作美食的過程中您有更好的方法和小竅門,也歡迎大家給我留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BM643AB3uTiws8KwHG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