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過憤怒的海:懂事殺死了娜娜,老金卻不明白

2023-12-06     塵飛揚說經典

原標題:涉過憤怒的海:懂事殺死了娜娜,老金卻不明白

昨天刷了《涉過憤怒的海》。

這電影部很有爭議,討論價值很高。

父女關係是影片重點。想要看懂它,必須要判斷老金到底愛不愛女兒娜娜。

我認為是愛的。

但是,老金對女兒的愛不符合當下子女對父愛的標準。這種愛,是一種過時的,不合時宜的愛。

片中有討論愛的情節,娜娜的反應證明了老金的愛,更像是一場自我感動。他的悲劇在於,他沒有意識到他的父愛,並不能滿足女兒對親密關係的期待。

《涉過憤怒的海》再一次讓我相信,曹保平是中國為數不多能拓寬商業片思想疆域的導演之一。

這部影片的精彩之處,是它展現了老金和娜娜為何走到這個地步。

老金和娜娜的父女關係,就是個代際關係沒有處理好的悲劇。我推薦有更多的人去看這部電影,也是因為代際關係當下中國人最容易發生矛盾的主要問題。

娜娜出事前,老金是個提到女兒就很驕傲的漁民。

娜娜出事後,老金有些崩潰,他說了兩句容易讓觀眾誤解的話。

「整個島都知道,我金隕石的閨女被禍害。是個笑話」。
「我這輩子活什麼?不就活個閨女,我一輩子能毀他手裡?」

這是父女情深?還是另有玄機,影片給了非常高明的暗示。

在老金心中,娜娜是個懂事的孩子。他也為娜娜的懂事感到自豪。有趣的是,中國式父母對孩子最高的評價就是懂事(關於這個主題,曹保平拍過《狗13》)。

懂事是在強調做人要有本分,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遵循一樣的底層邏輯。

當然,影片不是反對懂事,李苗苗是不懂事的代表,而他是人類禍害。影片的態度是,懂事不應該是評價孩子的最高標準。

娜娜悲劇的根源就是她為了討好老金,自我壓抑裝懂事。

我們的國民精神太習慣培養未老先衰的老大人,強調少兒成人化,一旦壓抑太重,人到中年容易叛逆——這是另一個話題,就此打住。

老金和娜娜就是按照傳統父女關係的劇本來構建的父女關係。老金認為自己風吹日曬,賺錢養家,撫養女兒長大,他達到了世俗層面對父親形象的要求。

女兒去日本留學,他甚至覺得自己比別人更會做父親。

這也是老金為何提到女兒,有驕傲的口吻。因為女兒的存在,成全了他的父親形象。得知女兒死了,警方沒有調查出死因,老金退掉工作,全心全意打擊報復嫌疑人李苗苗。

影片的深刻之處,在於他用雙重反轉(我就不劇透了)告訴觀眾,你看到的不是你看到的,老金以為的不是他以為的。

兩次反轉對應老金的複雜形象,他迫不及待對嫌疑人李苗苗的報復行為,並非源自老金對女兒死亡的憤怒。

證據一,老金在女兒失蹤後,去京都尋找線索,老金還有心情自拍。如果一個父親真的關心女兒,此刻的他應該心急如焚,而不是找角度自拍,留下自己來過京都的美好時刻。

證據二,老金為了找線索,會將女兒強暴的視頻給外人看。為了完成他的父愛,他覺得可以犧牲女兒的隱私。

說到底,老金要通過這種「動我女兒,我讓你不得安生」的暴力行為來夯實自己的父親形象。

對老金來說,父親的面子比女兒本身更重要。

影片中有一幕,是老金和李苗苗父親的對話。老金他吐槽李父想要藉助老金的手,來個借刀殺人。

這個溫文爾雅的男人,頓時精神失控瘋狂砍老金。

根本原因是,老金冒犯了李父苦心經營的父親形象。他的發狂和老金要幹掉李苗苗是一樣的。

有個良好的父親形象,是男人成功的標誌之一。無論是老金還是李父,他們都不允許別人搞垮自己的好父親形象。

儘管他們並不是好父親,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外界認可就行。

涉過憤怒的海,是一場對關於父親形象的個人秀,通過發泄憤怒,來完成父親光輝形象的塑造。

這是老金暴力行為的最大動力。

這裡面還有個問題,老金為什麼要這樣做?

簡單講,老金是個傳統的男人,他的行為是價值觀的必然。

老金對娜娜最大的愛是賺錢養家,供她讀書。然而,老金比尋常的傳統家庭面臨更大的困境,他只能提供經濟支持,不懂提供情感價值。這個家庭想要存續,娜娜的懂事就成為了逼不得已的必然。

可怕的是,懂事的慣性反噬了娜娜,讓她養成了討好型人格。

殺死娜娜的從來不是一個人,老金也難辭其咎。

老金這個父親形象的複雜之處,是價值觀和時代背景的脫節。影片的第一場戲,就是老金和海盜拚命,他要捍衛「祖輩留下的漁場」。哪怕流血犧牲,老金不能愧對祖先。

這場戲在給整部電影定基調,老金是個傳統的男人。

中國傳統的價值觀念,只要家族,沒有個體,個體是為家族服務的。這和當下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的時代風潮是相悖的。

老金對女兒死亡的反應,目的就是犧牲個體維護家族利益。女兒死了,但老金的父親形象不能倒塌。

因此,在女兒死後,老金才會說,「整個島都知道,我金隕石的閨女被禍害。是個笑話」。

老金的報復行為,也契合他思想傳統的一面。正常程序是,警方先調查死因,再逮捕兇手。

老金跳過法治程序,自己充當以暴制暴的處刑人,這是人情社會對男性的要求,不符合法治社會的運行邏輯。

另一方面,老金面對李苗苗的媽媽景嵐,一個虛偽的高端玩家 ,她徇私枉法,行為邏輯是人情社會的打法,作為母親她很偉大,然而,她依舊是法治社會的害群之馬。

她用母愛包庇一個反社會人格的渣滓,也會讓更多人面對未知的風險。

《涉過憤怒的海》依舊延續著曹保平喜愛的主題,極端情境下的極端人格。

這一次,他講述過時父母培養出病態的下一代,他們以為的愛,卻成為下一代的毒藥。

無論是懂事的娜娜,還是不懂事的李苗苗,ta們是施害者,也是受害者。

但他ta們首先是受害者。

影片有大段血腥場面,十八歲以下觀眾,不宜觀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8fd4b6dab3529ac9577fabe625a8d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