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刷完《底線》前十集,台詞真強 ,靳東的新劇穩了

2022-09-22     塵飛揚說經典

原標題:一口氣刷完《底線》前十集,台詞真強 ,靳東的新劇穩了

一口氣刷完《底線》前十集,基本可以肯定,靳東的新劇穩了。

《底線》的好看源自於主角塑造紮實,細節可信。

靳東扮演的是星城區立案庭庭長方遠,一身正氣的好乾部。

第一集開頭,齊美玉給方遠送錢。

方遠長跑隊員附體,將錢歸還給齊美玉。齊美玉何許人也?方遠家的親戚。

此一情節是在樹立方遠形象,不貪財,不徇私。

靳東的演技去油成功,普通話和方言自由切換,妝造方面也不馬虎,早生華髮既暗示歲月變遷,也說明工作在他身上的痕跡。

第五集中,周亦安回憶幾年前的方遠,還是一頭濃密的黑髮。

在2020年,方遠頭髮依舊濃密,白髮卻爬上了鬢角。

角色形象正,演技去油成功,《底線》有望成為靳東的又一代表作。前十集中最重要的兩個案件分別是駱優優的直播案和李芳凝的性騷擾案。

如果沒有葉芯的堅持,這兩個案件都會被成功調解,是葉芯的理想主義照亮了現實。

如果沒有方遠的鼎力支持,葉芯的理想主義再強,兩位受害者也很難討回公道。

是方遠的輸成就了葉芯的贏,方遠的魅力也折服了葉芯。於是,在第十集,葉芯主動拜方遠為師。

這個場景,格外動人。心高氣傲的葉芯終於對方遠心服口服,它在呼應第一集中的場景。

在第一集,葉芯吐槽周亦安的辦案方法涉嫌封建迷信,方遠忌憚她是來自最高法的幹部,用罵周亦安的方式內涵葉芯不接地氣。

無論是面對領導同事,還是面對普羅大眾,方遠總有妥善處理的方式方法。方遠的口才技巧,有極高的學習價值。下文就從三個角度來分析方遠的口才。

技巧一,投其所好,以心換心

方遠的工作就是不斷和人打交道,面對不同的同事,他的處理方法不一樣。

先說王姐。

王姐是立案庭的老人,方遠的老搭檔,雙方建立的是平等互助的關係。

因為關係平等,方遠放得開,會調侃王姐,讓空氣中洋溢著歡快的氣氛。比如說,他向葉芯介紹王姐時,強調「王姐是我們立案庭最資深的法助。」

靳東的處理挺好,「最」字是重音,調侃王姐年齡大。

王姐明白方遠不懷好意,給了他一個白眼,也自我調侃自己是高齡法助。

再說周亦安。

周亦安是法助,也是方遠的徒弟。這個徒弟對方遠有迷弟屬性,於是方遠對他的交流方式打一巴掌給個甜棗。

試舉一例。

方遠看完周亦安寫的資料,在王姐面前高聲點贊周亦安的文筆找不到第二個。

王姐知道方遠的小算盤,越會夸徒弟,徒弟幹活越賣力。

然而,方遠也經常敲打周亦安。周亦安用迷信手段套路客戶,葉芯對此不滿,雙方發生爭執。

方遠得知後,訓斥周亦安,給他分析利弊,教他如何為人處事。

最後說說張嘉。

張嘉是周亦安的書記員。

向葉芯介紹張嘉時,方遠直接說他「非常優秀」。

這像老闆畫的大餅一樣不可信。

在此之前,小蘇就發現張嘉整理的卷宗錯誤百出 ,身份證號都能寫錯。

王姐的話也印證了張嘉粗心大意,錯誤不斷,他稱不上優秀二字。

方遠卻用非常優秀形容張嘉,是他的圓融之道,對於這種沒有師徒情分的下屬,理應以鼓勵為主。

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夸人一句吃飽飯。」

技巧二,少談理性,訴諸利益

這是套用《窮查理年鑑》里的一句話——「如果你想要說服別人,要訴諸利益,而非訴諸理性。」

方遠做調解工作,就經常使用這種方法。

比如在直播案中,麥總不同意賠償,堅決要和駱家死磕到底。

方遠說,雙方一旦對簿公堂,即便他贏了,麥總的公司就會有風險提示,這會對他的公司形象有不良影響。

麥總立刻覺察到和解才是最優解, 於是他立刻同意和解,並向駱家賠償20萬元。

再比如,長短腿案中,黃小蕾飾演的服裝店老闆說客戶甲是長短腿,導致他被女友甩。

方遠告(hu)訴(you)客戶甲,自己也是長短腿。如果方遠只強調長短腿是客觀存在,服裝店老闆只是陳述事實,那麼只會激化矛盾,客戶甲肯定會不滿意。

他只有為客戶甲謀取利益,才能息事寧人。

服裝店的規則是充2000元給打八折,方遠為他爭取到沒有充值門檻的七折卡。

這是一個雙贏的處理方法。服裝店老闆發七折卡,為自己挖到一位潛在客戶。客戶甲拿到7折卡,可以買到性價比更高的產品。

用利益說服他人,總是比理性更好用。因為人類的本能就是趨利避害,理性是反本能的。

技巧三,邏輯讓步,以退為進

方遠總是說陳康是老狐狸,其實,方遠才是真正的老狐狸。

第九集,葉芯遭人陷害,他幫葉芯說話,絕對是教科書級別的案例。

他們來到老鐘的辦公室後,方遠開場就表明立場,「我已經批評教育過小葉了」。

然後,他開始分析,小葉為何會犯這種錯誤。

老鐘不會被他帶節奏,指出小葉剛來基層工作,缺乏風險意識不是她犯錯誤的正當理由。哪怕是第一天到法院,她也不應該犯這種錯誤。

方遠的回應,值得大家拿小本本記下來。

上面的回應一共有三個層次,肯定老鐘的觀點,繼續解釋葉芯的行為不算違規,表態下不為例。

方遠肯定老鐘的批評,其實就是在以退為進,希望能諒解葉芯的行為。他的以退為進,就是通過邏輯讓步,將對方的觀點為己所用。

看似同意對方的觀點,其實是在利用對方觀點來反駁對方,達到自己的目的。

老鍾明白方遠的目的,於是他直接拆穿方遠,「每次你庭上的人出事,你就來護犢子。」

部門領導不維護自己的員工,不然就是糟糕的領導。

老鍾拿出舉報信,並且說明網絡輿情已經發酵,不處理葉芯,難堵悠悠眾口。

方遠繼續採用以退為進的戰術,承認老鍾說的都是事實。他再一次向老鍾強調,小葉主動從最高法來到基層,處理她會讓年輕同志寒了心。

他的觀點是,對小葉提出批評教育,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老鐘沒有反駁方遠的觀點,繼續放實錘,小葉似乎收了別人的好處。

小葉拿出發票,成功證明自己的清白。方遠的氣勢立刻長了一大截,再也不像之前坐著說話,而是站起來向院黨組和機關組表態,開會討論葉芯同志犯下的錯誤。

千言萬語彙成一句話,葉芯犯下的錯誤,不勞領導費心,我們自我批評。

兩人離開後,葉芯被方遠感動。她知道方遠明著罵她,其實是在保護她。

我特別喜歡看這段對話。

它不僅展現了方遠一流的口才,而且也推動了劇中人的感情線。

這是葉芯和方遠關係的一大步,從這一天開始,葉芯明白方遠是值得信賴的好領導。

對觀眾來說,方遠的口才也有極高的學習價值。

當我們要否定一個人的時候,要學會邏輯讓步,以退為進。

在反對對方的觀點時,也要像方遠一樣先說「是是是」,緩和雙方衝突,再發表自己觀點——你說的對,我說的更對。

《底線》用大量對話場景展現方遠的好口才和一流的社交能力,這是好劇作的必須。因為方遠是立案庭的庭長,用嘴巴處理解決矛盾是他的工作。

方遠的工作要求方遠必須口才好,懂得察言觀色,善於權衡利弊,妥善處理各種人際關係。

第三集中有個容易被忽略的小細節。葉芯堅持認為駱優優和直播公司存在勞動關係,方遠卻並不這樣認為。

當他看到葉芯在朋友圈的抱怨後 ,他趕緊翻看了葉芯送來的資料,並且向老狐狸陳康諮詢這類案件的處理辦法。

此一細節證明,方遠有豐富的辦理案件經驗,也有超強的同理心。

他有他的經驗和繁忙,但這並沒有淹沒他對葉芯的同理心。於是,他開始思考從勞動關係層面理解直播案。

方遠和葉辛是《底線》的男女主,兩人名字都經過藝術化的處理,是諧音梗。

方遠音似方圓,暗示方遠懂得方圓之道。葉芯音似野心,起點很高,卻能接受基層工作,積攢經驗,暗示志向遠大。芯音似新,暗示葉芯也是新人,工作態度傾向理想主義,需要在基層打磨。

葉芯是法學教授的女兒,腦子好用,人生順遂。她的理想主義和方遠的方圓之道碰撞,是前十集中的敘事暗線

當然,葉芯在羽霏面前的不可思議的低情商,確實顯得造作——這是另外一個話題,我會單獨寫文章分析。

總體來說,《底線》用方遠和葉芯做搭檔很聰明,一男一女,一老一少,經驗豐富的領導和理論強人的下屬,主角配置確實營造了強烈的戲劇衝突。

就前十集給出的表現看,《底線》值得追一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85db54d54e036c518ac496612951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