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打針痛VR設備面世,將疼痛水平降低60%,讓打針像被魚輕咬一口

2023-11-26     DeepTech深科技

原標題:防打針痛VR設備面世,將疼痛水平降低60%,讓打針像被魚輕咬一口

我討厭打針。我有一個名為 Buzzy 的設備,它是一種可以振動的蜜蜂形狀的裝置,你可以把它壓在手臂上,擾亂你的神經,從而減少抽血時的疼痛。我曾經對打針非常焦慮,甚至需要護士給我一台 iPad,這樣我就可以在采血時分散注意力了。

這就是為什麼我在看到 Smileyscope 時很興奮,這是一款最近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的兒童虛擬現實(VR,Virtual Reality)設備。它從播放一段動畫開始,由一個名為波格爾斯的動畫企鵝角色帶領用戶進行虛擬水下冒險,有助於減輕抽血或靜脈注射的痛苦。

在這個充滿水的虛擬深海環境中,酒精消毒的動作變成了沖刷手臂的涼爽波浪,針頭的刺痛感變成了輕輕的魚咬。

研究表明該設備有效。在兩項包括 200 多名 4 至 11 歲兒童的臨床試驗中,Smileyscope 將自我報告的疼痛水平降低了 60%,焦慮水平降低了 40%。

但 Smileyscope 的工作原理尚不完全清楚,它比分散注意力更複雜。早在 20 世紀 60 年代,加拿大心理學家羅納德·梅爾扎克(Ronald Melzack)和英國神經科學家派屈克·沃爾(Patrick Wall)就認為,疼痛信號通過脊髓中的一系列「門(gate)」傳遞,它們允許一些信號到達大腦,而另一些信號則被排除在外。

當大腦被其他刺激占據時,門就會關閉,通過的疼痛信號就會減少。Smileyscope 的首席醫療官兼聯合創始人 Paul Leong 表示:「這就是虛擬現實的作用機制。」

並非所有的刺激都同樣有效。Leong 說:「在傳統的虛擬現實中,你戴上頭戴設備,就可以去海灘之類的地方。」但這種身臨其境的體驗與現實世界中發生的事情無關。

Smileyscope 旨在將刺激重新定義為某種積極的東西。情緒和焦慮也會影響我們處理疼痛的方式。在手術開始或打針前,企鵝波格斯會帶孩子們完全走一遍流程,這可能會減少焦慮。

與「驚喜夥伴」一起體驗水下冒險,無疑比盯著診所的牆壁等著扎針更能提振情緒。

「有很多方法可以分散人們的注意力。」美國心理學家、史丹福疼痛緩解創新實驗室主任貝斯·達納爾(Beth Darnall)表示。但她還說,Smileyscope 的方法「真的很強大」。

(來源:STEPHANIE ARNETT/MITTR | ENVATO)

研究人員多年來一直在研究類似的技術。20 多年前,美國華盛頓大學的亨特·霍夫曼(Hunter Hoffman)和大衛·派德森(David Patterson)開發了一款名為 SnowWorld(雪世界)的 VR 遊戲,可以幫助嚴重燒傷的人更好地忍受更換傷口敷料帶來的疼痛和其他痛苦的手術。

霍夫曼在 2012 年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創造了一個與火相反的世界,一個涼爽的地方,有雪人和令人愉快的圖像,幾乎所有的東西都能讓他們不再想到火。」

其他團體正在探索用 VR 技術治療術後疼痛、分娩、與牙科手術相關的疼痛等。

公司也在研發虛擬現實設備,以解決一個更棘手的問題:慢性疼痛。2021 年,RelieVRx 成為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授權的首個治療疼痛的 VR 療法。目前,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開列出了所有已授權的 VR/AR 設備。

該工具旨在教人們如何管理慢性疼痛,這與扎針時的短暫刺痛完全不同。

達納爾說:「它在各個層面上都要複雜得多。」她幫助開發了 RelieVRx,現在擔任銷售該設備的 AppliedVR 公司的首席科學顧問。

慢性疼痛是長期的,經常會改變生活。達納爾說:「長期疼痛會讓你的神經系統出現實質性的變化。你會出現緊張情緒,你可能有長期持續的焦慮,你的活動水平發生了變化,帶來睡眠問題。」

即使帶來疼痛的危險過去了很長時間,它造成的負面影響仍會持續數月、數年甚至數十年。

使用 RelieVRx 的目的不是分散注意力,而是傳授醫生已經知道的有效止痛策略,如正念、認知行為療法和放鬆。

達納爾說:「我們正在幫助人們忘記一些生理上根深蒂固的疼痛過程,這些疼痛過程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沒有任何意義。這本質上是一種技能。」

患者在八周內每天使用該設備六分鐘,這似乎足以讓他們中的許多人獲得管理自己疼痛的技能。第三個月時,30% 的患者的疼痛強度仍在減輕。

RelieVRx 還有另一個好處:它可以在家使用。這意味著人們不一定要預約治療師來接受疼痛治療,這使得治療變得更容易。達納爾說:「它正在消除這種有效的非藥物治療的障礙。」

美國有 5000 萬人正在經歷藥物無法控制的慢性疼痛,對他們來說,這無疑是個好消息。對於一種眾所周知的難以治療的疾病來說,這是另一種選擇。

虛擬現實並不是慢性疼痛患者或害怕打針的焦慮兒童的靈丹妙藥,它也不是沒有風險的。它會引起噁心、頭痛和 3D 暈動病。但事實證明,這項技術對一些人來說非常有用,比如我。

在痛苦的手術過程中為患者提供一種躲避方式,似乎在醫學上並沒有這個必要。在大多數情況下,無論哪種方式都可以成功執行和完成手術。但疼痛的影響是巨大的,患者的經歷可以直接影響他們未來與醫療系統的互動。

Leong 說:「這些童年時期的經歷對日後的行為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每次你打針的時候,都是一個讓事情變得更好或更糟的機會。如果經歷很糟糕,下次你回去的時候,你會感到很害怕。」

這種恐懼可能會產生嚴重後果。也許你不願再去診所,或者開始逃避治療。事實上,Leong 創辦 Smileyscope,是因為他有一位患有囊性纖維化的患者,患者小時候接受的醫療程序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創傷,以至於他「對治療產生了恐懼」。

為了做一次常規抽血,這名患者甚至想讓 Leong 給他麻醉。「我只是在想,一定有更好的方法。」他說。

現在,方法可能出現了。

支持:Ren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794c6be4c284af6665a0aff55746c1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