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一生作詩4萬首,只有一首選入小學語文課本,你怎麼看

2023-11-22     小愛愛歷史

原標題:乾隆一生作詩4萬首,只有一首選入小學語文課本,你怎麼看

乾隆皇帝其人

與其父親雍正皇帝,爺爺康熙皇帝創造了「康乾盛世」,特別是在康熙、雍正之後給他積累了不少的財富,社會比較安定,人們能解決溫飽。而朝中更有向和珅這樣的雖然很貪,但是很能幹的助手,讓乾隆省了不少的心。

乾隆曾經七下江南,帶著隨從,帶著皇后,皇太后遊山玩水,好不逍遙。乾隆一生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環境宜人的避暑山莊度過,也真是把養生做到了極致。否則,他怎能高壽到89歲,創造歷代皇帝壽命之最呢!

乾隆皇帝一生做了四萬首詩,質量如何呢?

今天我們說的另一件事是風流倜儻的乾隆的愛寫詩歌一事。作為一個皇上,能在一生寫出四萬首詩歌,也真是令人刮目相看。有些專門的作詩的詩人,一生只留下寥寥幾首詩歌也不少。

照著乾隆一生創作4萬首詩歌來看,從乾隆二十歲到八十九歲,六十九年的時間做了四萬首詩,那麼四萬除以六十九,再除以三百六十五,就是平均每天做的詩歌的數量,大約合每天一首詩歌多,不到兩首。

對比《全唐詩》收錄的2000多位詩人的詩作,總數量也才48000多首。乾隆以一己之力獨擋2000多位詩人,真是厲害了。

乾隆皇帝做的詩歌大多是打油詩,看到啥寫啥,想到啥寫啥,順著嘴就出,想了前三句,有時候最後一句就想不起來,就問身邊的大臣紀曉嵐或者和珅,「愛卿,下一句該是什麼好啊?」紀曉嵐於是就不失時機地說出一句。乾隆皇帝龍顏大悅,「愛卿說得好啊!就這句了!賞!」

乾隆皇帝的詩歌大多是信口拈來,寫在牆上的也有,雖然大臣們都拍馬溜須的說好,是真好。但是內心裡怎麼想,估計沒人知道。按說乾隆皇帝的四萬首詩歌也該流傳下來幾千首詩該有的,但是實際上是不多。

當然,乾隆皇帝的詩歌讀起來朗朗上口,還有選入小學語文課本的呢!就是上面這首《飛雪》:一片一片又一片,兩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飛入蘆花都不見。

可是怎麼看怎麼像是元朝的著名的散曲作家徐再思的《無題》:一望二三里,煙村四五家。樓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要知道元朝可是在清朝之前,真的非常有借鑑的嫌疑。而且據說當時乾隆皇帝只是寫了前三句,後面一句神來之筆竟然是大臣給接的。不過不管怎樣,這是一首象徵著乾隆最高水平的詩歌,還是很有童趣的。

乾隆對富察皇后用情很深,為她寫了幾首悼亡詩,

鳳輤逍遙即殯宮,感時憶舊痛何窮。一天日色含愁白,三月山花作惡紅。溫凊慈闈誰我代,寂寥椒寢夢魂通。因參生死俱歸幻,畢竟恩情總是空。廿載同心成逝水,兩眶血淚灑東風。早知失子兼亡母,何必當初盼夢熊。

這首詩歌語言生動,用情深沉,是乾隆詩歌的上乘之作。在乾隆的眼裡,因為富察皇后的離去,太陽沒了光彩,山花也不絢爛,生死之為幻,恩情之為空。感嘆如果不是自己的兩位皇子連續早夭,那麼富察皇后也許不會早逝。

綜合來看,乾隆皇帝寫詩純粹是自娛自樂,是生活的一部分,大多是上不了大雅之堂,但是真正用情的詩歌,質量還是不錯的。

乾隆皇帝還愛對對子

乾隆很多時候還和大臣做對子,比如在在自己舉辦的千叟宴會時,當時年齡最高的一個老者,是一位141歲的老壽星。乾隆帝見到這老壽星,非常高興,覺得這是國泰民安的祥和景象,詩興大發,吟出了一句:「古稀雙慶又添一度春秋。」

要說這上聯一出,大臣一時感覺不錯,但是下聯如何對呢?還是紀曉嵐文思如泉湧,不緊不慢地吟道:「花甲重開外加三七歲月。」乾隆帝自然非常高興,將遇良才,棋逢對手,立即賞賜紀曉嵐一粒金瓜子,紀曉嵐叩頭謝恩。

乾隆是個多面手,能做詩歌,能做對子,會玩會工作。從他能寫出這麼多首詩歌來看,他是一個心胸豁達,有情趣之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4c851f32436cbfb31608cde56501fb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