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推出破圈旗艦之後,realme選擇「捍衛傳統」】】】
去年底,當我們三易生活見到造型和材質徹底「旗艦化」、功能上也更重視影像設計的真我GT5 Pro時,曾一度以為它代表了realme這個品牌在高端市場的「轉向」。
但很顯然,作為一家從最初就打著「性能」、「潮玩」旗號的品牌,realme顯然不會那麼輕易地就放棄自己的「基本盤」。這一點從他們前段時間剛剛推出,兼顧性能與續航、同時完全繼承自家經典設計語言和產品方向的真我GT Neo6 SE上,就能看得非常清楚。
如今隨著定位更高一些的真我GT Neo6正式亮相,它更是成為了realme在2024年為傳統「性能向機型」,以及遊戲愛好者奉上的新答卷。
【【【外觀:經典家族式外觀,就連配色也多有致敬】】】
正如我們前面就提到的那樣,經典的、辨識度極高的家族式外觀設計,毫無疑問是真我GT Neo6此次帶給我們的第一印象。
一方面,通過使用被稱為「鈦空之鏡」的設計,真我GT Neo6在機身背部實現了鏡面鍍膜和AG磨砂兩種視覺質感的無縫銜接,勾勒出經典的realme性能向機型背部造型語言。
另一方面,此次真我GT Neo6在上市時提供的綠色、紫色、銀色三種版本中,除了「靈犀紫」可說是全新的配色方案之外,其餘兩種更是很明顯致敬了realme過去的經典產品,可謂是「情懷拉滿」。
當然,作為一款「性能向」,或者更直白地說是「遊戲向」的產品,真我GT Neo6在造型方面也並非全是復古。比如它的這塊6.78英寸微曲面屏,就很值得說道。
從基礎參數來看,真我GT Neo6的這塊螢幕採用了京東方S1基材,具備驚人的6000nit局部峰值亮度。與此同時,它支持2780*1264的1.5K解析度,以及0.5Hz-120Hz的無極變幀,還有類DC和2160Hz高頻PWM調光。
除此之外,作為一塊為遊戲而生的螢幕,2500Hz的瞬時觸控響應,濕手觸控,以及保護膜觸控技術自然也為其增添了一份市場競爭力。
而康寧大猩猩Victus2保護玻璃,則在成就其高端造型的同時,為日常使用的耐久度多添加了一份保障。對於重視長期潛在使用成本的消費者而言,這顯然也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加分項。
除了機身正反兩面的外觀亮點之外,作為一款配備旗艦級SoC和5500mAh大容量電池的機型,真我GT Neo6僅為8.65mm的機身厚度以及191g的重量就絕對算不上厚重了。
只是它在使用了前後雙曲面玻璃的同時,側邊卻採用了手感明顯的直邊造型,這多少讓人會更明顯地意識到機身「分量」的存在。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樣的設計倒也增強了握持時的穩固性,算是遊戲向機型所必要的手感優化。
【【【性能:搭載第三代驍龍8s,調校確實很激進】】】
與顯著呈現出「情懷」的外觀設計不同,真我GT Neo6的內在這一次並沒有選擇使用舊款的旗艦平台,而是直接搭載了當前呼聲甚高的第三代驍龍8s。
從架構上來說,第三代驍龍8s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視為第三代驍龍8與第二代驍龍8的「混合體」。比如,它具備X4+A720+A520的全套新架構CPU,具備近似第三代驍龍8的高性能NPU體系。而它的GPU架構則源自第二代驍龍8,在優化了能效比的同時、也依然支持硬體光追這樣的高級特性。
況且作為一款本就主打「性能向」、「遊戲向」的機型,真我GT Neo6在SoC的性能釋放方面理所當然調度得比較激進。從它的CPU和GPU跑分成績來看,即便是在常溫環境下,就確實可以跑出比同款SoC其他機型明顯要更高的成績。
再加上實測數據表明,它似乎還配備了品質非常出眾的UFS4.0快閃記憶體。至少對於我們手頭這台16GB+1TB的真我GT Neo6來說,它的快閃記憶體速度毫無疑問是旗艦級的TLC水準。這不僅意味著更快的日常反應速度,還代表著更長的潛在使用壽命。
於是乎,在本就激進的SoC性能調度、以及不俗存儲性能的共同加持下,我們手頭這台16GB+1TB的真我GT Neo6,能夠在安兔兔評測的常溫測試中跑出超過163萬的高分,也就沒什麼可奇怪的了。
當然,這也意味著它的綜合性能已經超過了幾乎所有的第二代驍龍8旗艦機,同時更是遠超市面上其他配備同款SoC的機型。
【【【遊戲:為散熱器設計隱藏模式,實測大多遊戲可滿幀】】】
在這樣的前提下,探討真我GT Neo6的實際遊戲性能和能效比表現,自然也就成為了一件極其有必要的事情。
有趣的是,儘管在定位上有著明顯的遊戲屬性,但或許是此前那些插幀晶片導致的殘影和延遲問題導致了並不算太好的評價,真我GT Neo6這次就完全沒有使用這類外掛晶片,而是著重於更好地挖掘「內部潛力」。
比如說,它這次首發了全新的「燃」模式。當用戶在手機上安裝散熱背夾時,手機會感知到溫度的降低,並自動激活這個「全火力釋放」的隱藏性能加成。需要注意的是,它並不需要散熱背夾和手機之間有任何有線或者無線連接,因此理論上可以兼容任何品牌的散熱背夾,只要它們的功率足夠高、足夠讓真我GT Neo6「感知」到就可以。
當然,即便沒有散熱背夾、或者手機並沒有感知到,那麼此時真我GT Neo6也還是會允許用戶自行調整各個CPU核心簇的頻率範圍。但考慮到對手機硬體的保護,如果出現過熱的情況,那麼真我GT Neo6還是會自動接管調頻、而不會一直強制跑滿。
《王者榮耀》平均幀率118.9、平均功耗3929.4mW
《暗黑破壞神·不朽》平均幀率59.8、平均功耗3367.4mW
《逆水寒》平均幀率59.6、平均功耗4546.6mW
《崩壞·星穹鐵道》平均幀率54.5、平均功耗5385.8mW
根據我們的實測結果來看,在長時間的遊戲中,真我GT Neo6的激進性能調度的確使得它能夠取得比一般中高端機型更為平滑的幀率表現。當然,這也伴隨著相應高的功率作為代價。
至於崩鐵這樣的大作,從GPU占用率就能看出,並非是真我GT Neo6「不夠努力」,而是畫質全開的崩鐵本身實在是對於Adreno 735來說壓力太大。換句話說,至少在目前的技術背景下,要完全「搞定」這款遊戲,還是只能靠那些最頂級的SoC才行。
【【【充電:5500mAh大電池配120W快充,短時充能足夠快】】】
對於專注於性能、遊戲的機型來說,高功率快充一向都可以說是必備特性。特別是考慮到realme這個品牌以往在快充方面的激進態度,這就令我們對於真我GT Neo6的充電錶現有了更高的期待。
不過從硬體配置上來說,真我GT Neo6明顯並不是一個以純粹「快」充作為賣點的機型。畢竟它選擇了5500mAh的高密度、高容量電池,再加上放到現在來說已經不算很高的120W峰值充電功率。那麼這樣的組合,又能帶來怎樣的實際充電速度呢?
我們先將手機電量消耗到僅剩1%,並且確保其處於室溫狀態下,然後使用原裝充電器和數據線進行了充電測試。可以看到,在前5分鐘里,真我GT Neo6的電量就從1%充到了28%。
之後的兩個5分鐘里,它分別充入了22%和19%的電量。能夠看出這是一個前5分鐘功率極高,後續平緩下降的充電策略。
開始充電後的15-20分鐘,真我GT Neo6充入了15%電量,然後進一步降低功率,在第20至25分鐘充入了9%的電量。
最終,我們手頭這台真我GT Neo6用時32分鐘,完成了從1%到100%的整個充電流程。考慮到它的電池容量,這甚至可以算是一個比較快的速度。特別是對於重度遊戲玩家來說,5-10分鐘的短時間「充能」,其實就已經足以讓它再多玩好幾個小時了。
【【【影像:雖然只有後置雙攝,但夜景和抓拍是亮點】】】
雖然對於一款遊戲向機型來說,大家往往只是要求「能掃碼就行」。但出於市場競爭的需要,以及得益於技術的大幅進步,廠商總還是會給這樣的產品配備一套至少可以應對日常需求的影像系統。
在這一點上,真我GT Neo6也不例外。它的後攝配備了雙攝,其主攝為支持OIS的索尼LYT600方案,具備5000萬像素的1/2英寸傳感器,副攝則是800萬像素的索尼IMX355。
根據相關技術資料顯示,真我GT Neo6儘管並非影像向機型,但它還是繼承了歐加旗艦機型的部分算法。比如在晝間,其超光影引擎就有助於更平滑的呈現出光影過度。
從基本的變焦測試場景來看,真我GT Neo6的表現比較一般,它的副攝和主攝之間可以察覺到明顯的白平衡差異。
同時,真我GT Neo6的主攝實用變焦倍率大約在2-3倍左右,到了5倍或更高變焦倍率下,解析力的損失就會相對明顯。好在大多數用戶的日常拍攝需求多半只在3倍焦距之內,所以憑藉著光學防抖的加持,此時的畫面解析力還是夠用的。
而且儘管沒有在產品信息里特別說明,但真我GT Neo6的抓拍效果反倒是有不少的驚喜。需要注意的是,我們並沒有刻意去啟用它的「街拍模式」,因此這似乎表明,重視隨手抓拍的清晰度表現,反而可能是此次真我GT Neo6影像方面的重點之一了。
相比之下,真我GT Neo6在夜間場景的影像表現,反而就更令人感到意外一些。
可以看到,它對於夜間光源的拿捏非常到位,既不會過曝導致損失細節,也不會壓制過度而失去原本的氛圍感。
到了更複雜的、近景極暗+遠景存在干擾光源的場景,真我GT Neo6的夜間成像表現也依舊靠譜。儘管CMOS尺寸看似不大,但整個畫面的純凈度卻意外非常出色,同時近處的暗光部分細節也被正確地呈現出來。雖然肯定比不過那些旗艦級的影像機型,但作為性能向機型來說,這樣的夜景表現顯然已經遠遠超出預期了。
【【【總結:性能激進、定位純粹,守好realme「基本盤」】】】
激進、純粹,這是我們在結束了真我GT Neo6評測之後,它留下的最深刻印象。
作為realme旗下目前的「性能向」擔當,真我GT Neo6可以說是用了各種方式來將第三代驍龍8s的潛力挖掘到極限。無論是標配頂級品質的快閃記憶體、允許用戶自行調整核心頻率、還是專為散熱背夾適配隱藏的性能模式,這都只為了讓它性能更高、在遊戲和日常使用當中表現得更快。
在此基礎上,大容量電池+快充的組合、簡約的家族化外觀,以及硬體配置並不算高、但實際表現卻出乎意料的影像設計,則在合理控制成本的前提下,為這款機型帶來了一個相對更均衡、同時也更令老用戶熟悉的體驗。
很顯然,相比於帶著「沖高」和擴圈使命的真我GT5 Pro以及數字系列,真我GT Neo6現在反而就成為了更有傳統realme手機「味道」,更加迎合固有客群的「守成」之作。而在保持傳統這個課題上,它確實也做得足夠令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