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10年,為什麼你連5年以上的電動車都很難看到?

2024-05-07     汽車扒一扒

這是一位網友提出的問題,為什麼很難看到車齡相對較長的二手新能源車?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二手車是一個非常能夠檢驗產品質量、穩定性的板塊,只有質量穩定的產品,才能在二手車市場混的風生水起。

原因很簡單,二手車消費者更講究經濟性能,而不是廠家宣傳新車時的智能、性能、顏值。

國內的二手車市場,每年銷量在2000萬左右,是一個完全可以抗衡新車的重要消費板塊,在這個板塊中,燃油車占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

這和新車市場完全不同,因為新車市場的核心主導板塊,是新能源車型,今年4月上半個月,新能源滲透率突破了50%,壓過燃油車一頭。

正如這個網友提出的疑問,我們很難看到「相對較老」的新能源車,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個是,新能源的絕對保有量仍然不大,滲透率只是意味著在過去一段時間內,銷量超過了燃油車,但燃油車幾十年的發展,依然是整個市場的絕對主導者。

新能源車崛起於2021年,在此之前的新能源車銷量並不大,所以在絕對保有量上來說,本身新能源車就很小,更別提在5年、10年之前的市場板塊中了,故此,新能源老車的數量可以說是「鳳毛麟角」。

另一個是,早期的新能源車的確已經到了壽命極限。

比如說北汽的EV系列,帝豪EV系列,以及比亞迪早年的EV產品,基本上也都到了故障爆發期,和燃油車完全不同的是,想要修復新能源車的事故、故障,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電池、電機、電控系統基本上不能維修只能更換。

極高的維修代價和極低的殘值,只要新能源車上了壽命之後發生故障,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

這也是我們很少看到有著5年、10年車齡的新能源車的重要原因之一,2023年新能源銷量進入到了井噴期,大量用戶買的新能源車都屬於准新車。

質保期內出現問題,廠家會負責,但問題是一台車不能只在質保期內使用,大部分車企給的是6年質保,三電終身質保。

三電系統非常重要,但想要真正意義上讓廠家質保,複雜的條款不是每一個消費者都能應對的,不是電池不能用了就可以找廠家索賠。

一個是,鑑定標準困難,另一個是整車的重要零部件不僅僅只有電池、電機系統,大量的附加件、傳感器、晶片等都不在終身質保範圍內。

所以說,最大的問題是出了質保期內,是否還可以穩定使用,這很關鍵。

另外,電池的特性決定了,它可以跑40萬公里不出問題,但想要在8年、10年之後依然保持一個極高的容量和充電速度、穩定性,這非常困難。

不久前,宇通和寧德時代聯手開發了一款「超長壽命電池」,可以使用15年。

燃油車時代,一台油車想要跑15年是一件非常輕鬆的事情,維修工作也很簡單,海外市場動輒20年、30年、40年的老車,但電動化市場想要達到這個壽命卻非常難。

電機的精密性決定了在拆解之後性能、可靠性會有所下滑,電池的特性決定了10年以後會出現性能衰減、可靠性降低的問題,也會伴隨著故障增加的必然問題。

所以,買電車就不要考慮壽命問題,因為特性決定了,電車的壽命,從一台車的角度來分析,是不合格的。

無論智能駕駛有多強,無論網聯繫統有多棒,無論加速多快、充電多快,沒有壽命的產品,都是會被時間消耗性能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164099df3cdb548dbb2feabc5211c4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