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仿生手、盲文注音字型檔…在這裡看見有溫度的「設計智造」

2024-06-30     南方都市報

6月29日,由中國美術學院主辦的「集大成智慧·塑智造未來——設計智造與高質量發展特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盛大啟幕。

此次展覽是基於由中國美術學院主辦的「中國設計智造大獎」(以下簡稱「DIA」)的成果展。展覽優選DIA十年來的代表性案例和科技前沿作品,首次對中國設計智造發展與設計評價體系進行全面梳理,以此回應新質生產力的最新要求,詮釋高質量發展的深刻內涵。

中國美術學院院長高世名指出:「DIA已經逐漸超出了一個獎項的意義,它正在為當前數字經濟、智能社會的創新發展建立起一個全球性的產業智庫,為『中國製造』的自我疊代提供『設計智能』。我們始終相信,設計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物,設計師之責任是創造數字智能時代新的生活美學,在21世紀新的科技條件、社會關係、價值倫理中,在新的數字文明中實現人的保存與人的發展。」

領導嘉賓觀展。

科技創新與人文關懷並重

南都記者在展廳現場看到,此次展覽共計展出180餘件設計智造領域的優秀創作,以「設計智造與高質量發展的關係」為總體邏輯,從「人工智慧」「生命健康」「綠色發展」「美好生活」四個板塊單元,配合「具身智能」「腦空間」「低空經濟」「智能廚電」四個場景,呈現出我國在新時代產業高質量發展和智能化轉型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今天我們所看到的DIA的作品基本上有兩個特性,即以數據作為其最重要的屬性,以算力作為其最重要的驅動力,這是我們的大獎跟歐美類似獎項的巨大差別。這也顯示了我們國家在新一輪的產業革命和技術革命的前提之下,所具有的特色和我們的擔當。」展覽策展人、中國設計智造大獎秘書長盧濤告訴南都記者。

據盧濤介紹,在DIA的評選過程中,一直有兩個坐標作為衡量標準。「一個是科技的創新,另一個是高人文的關懷,以及在設計創意當中所表達出來的善意。」歷屆DIA獲得金獎的作品,它們在人文關懷方面發揮的作用,在藝術、設計甚至哲學方面的思考,往往比在科技方面的創新更加為評委所看重。

展覽現場。

例如,2023年,來自浙江強腦科技有限公司的作品「BrainRobotics智能仿生手」和來自阿里健康科技(中國)有限公司的作品「健康體-盲文注音字型檔」共同斬獲DIA最高獎項金獎。盧濤說:「智能仿生手是通過科技的突破表達對弱勢群體的關愛,它能夠用意念控制手部假肢,這在以前聽起來像科幻,現在卻實現了。另一款作品盲文注音字型檔看起來不是那麼高科技,但我們的評委是站在更高的人文的維度,評選它為金獎。」

據介紹,智能仿生手突破了以往依賴物理按鈕或搖杆執行預設手勢的局限。相較於傳統假肢,該智能手部假肢整合了人工智慧技術與個性化編程功能,通過捕獲殘肢肌電圖傳感器中的肌肉信號並將其轉化為動作,截肢者能夠直觀地實現預期的手勢與動作,甚至實現一些非常精細化的手部操縱。

展廳現場。

「健康體-盲文注音字型檔」則相當於一個優秀的「翻譯軟體」,可以將輸入的任意語言的文本轉變成盲文,如此解決了設計師因不懂盲文而無法在相應產品或產品包裝上附加盲文的難點。

「過去視弱或視障人士吃藥的時候看不見用藥說明,需要別人輔助。今天,通過印刷在藥品包裝上的盲文,他們可以自行了解藥物類型、劑量。在去年的終評的時候,這件作品獲得的票數甚至比仿生手的票數還要高。」盧濤說。

據悉,這套字型檔自2022年開始免費開放給社會。這個作品也是去年法國坎城國際創意節的唯一一個中國獲獎作品,打動人的理由就是,它解決了文字的信息障礙問題,幫助很多其他行業能夠照顧到國內的1700萬視障人士。

聚焦類腦智能技術、醫療健康等前沿領域

隨著人工智慧、數字化技術的湧現,人類社會不僅大步朝著數智化的方向發展,人類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也面臨著巨大的更新轉變。「人工智慧」單元分別從「產業中樞」「空天智控」「沉浸智能」三個視角,以及「具身智能」一個場景來多維度呈現類腦智能技術在多領域研發應用的發展現狀。

展廳現場。

作為新產業基座的大模型,以「訊飛星火×華為昇騰」國產化認知大模型一體機、霍尼韋爾智能高效密集存儲解決方案、阿里雲全息智能路網等為代表的作品正催生著超級企業、燈塔工廠和智慧城市的形成,為內容生產和專業研發注入新的活力。

在空天智控領域,以地衛二的WJ-1B高解析度智能光學衛星、鰭源科技的FIFISH V-EVO水下無人機、海康潛伏機器人等為代表的作品正展示出人工智慧應用從群體智能擴展到深海和太空探索的無限可能,極大地拓展著人類對世界認知的邊界。

同時,以騰訊科技的遊戲科技助力數字文保創新解決方案、聯想的ThinkVision 27 3D顯示器、靈伴科技的Rokid MAX+Station智能眼鏡套裝、敦煌研究院的「尋境敦煌」數字敦煌虛擬現實深度漫遊·莫高窟第285窟等為代表的作品,則向人們揭示了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技術在沉浸智能領域的突破,為工業元宇宙和數字文旅的發展帶來了全新的可能。

「具身智能」作為人工智慧的前沿發展領域,是對最新人工智慧技術的具象化集成。在這一展覽場景中,傅利葉智能帶來由我國自主研發、可以商業化量產的通用人形機器人GR-1,以此向人們昭示人機耦合的未來智能奇妙圖景。

展廳現場。

人是發展的目的,而不是發展的手段。「生命健康」單元分別從「機能擴展」「生命維護」「健康管理」三個方面,以及「腦空間」一個場景來關注我國在醫療健康領域的產品創新。

以邁瑞醫療的BeneHeart DX:靈活減負的智能急救解決方案、魚躍醫療的家用多參數生命體徵檢測儀等為代表的作品涵蓋了從專業醫療到日常健康生活的全方位解決方案,展示了生物科技與設計智造在生命維護和人類能力增強方面的最新進展。

以阿里健康的健康體-盲文注音字型檔、誼安醫療的AG70麻醉工作站、大華科技的超高清內窺鏡系統為代表的作品則探討了設計智造在弱勢關懷、生命救援和高效醫療設備領域的創新應用。

圍繞腦科學發展歷程以及腦機接口的未來應用,「腦空間」場景重點展出了以強腦科技BrainRobotics智能仿生手為代表的系列作品,不僅呈現出未來醫療健康的發展趨勢,更凸顯了設計智造在超越人類自身局限的積極作用,對未來人類的健康福祉具有重要意義。

展廳現場。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綠色發展」單元分別從「低碳出行」「清潔能源」「綠色新材」三個方面,以及「低空經濟」一個場景來聚焦設計智造在不同領域推動綠色發展的具體實踐。

以上汽集團的名爵Cyberster純電概念跑車、中國中車的新一代動力集中型動車組等為代表的作品通過展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景象、中國動車所體現的裝備製造實力、清潔能源的轉化方案,以及材料的綠色化設計探索,呈現出科技進步在實現循環發展方面的無限可能。

與此同時,以零重力的載人eVTOL飛行器ZG-ONE、新石器慧通的商用無人車、雲聖智能科技的寶蓮燈-全自主無人機巡檢系統等為代表的作品則構建出一個涵蓋無人機技術、低空空域管理系統、精準導航與定位、人工智慧以及高效能源管理的「低空經濟」多維運行場景,營造出未來出行和物流的全新景象。

展廳現場。

隨著科技的迅猛進步和設計的持續創新,國人的生活方式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重新定義。「美好生活」單元分別從「優化日常」「廚房革命」「未來清潔」三個方面,以及「智能廚電」一個場景來展示技術革新所塑造的人機和諧共生的全新生活圖景。

展品既涵蓋從智能系統的日常普及到個性化設備的應用,例如聯想集團的Micro-LED透明屏筆記本概念機、商湯科技的元蘿蔔AI下棋機器人、創屹科技的龐伯特M-ONE智能桌球發球機器人等;也涉及從智能廚房電器的多樣化體驗到智能機器人和自動化設備的在清潔打掃中的廣泛應用,例如添可智能科技的芙萬空間站、有鹿AI130商用巡掃機器人等。這些產品不僅為現代生活提供了智慧、高效和可持續的解決方案,還通過人機互動方式的革新,為生活增添了樂趣、提高了品質,通過設計創新滿足了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追求,探索出未來生活方式的發展方向。

展廳現場。

「這次展覽是對DIA十年發展歷程的總結,希望通過這次總結來實現DIA的再出發。同時,今年國家在高質量發展、新質生產力,特別是科技創新驅動等方面有更多的很明確的方向。我們也希望響應國家戰略,能夠提供更鮮活的樣本,來對我們的觀眾、消費者和用戶來進行社會的、公共的教育,將今天的科技創新和美好生活的關聯進行普及。這是我們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做這個展覽的初心。」盧濤告訴南都記者。

展覽同期舉辦「中國設計智造大獎十年歷程與未來發展」座談會,對中國設計智造大獎進行歷程回顧與未來展望。

據悉,展覽將持續一個月。

南都對話中國美術學院院長高世名

對新質生產力的探索,需要跨界、連通、互動

南都:請談談「設計智造與高質量發展特展」是如何回應黨中央提出的「新質生產力」的要求的?

高世名:今年黨中央提出來發展「新質生產力」,我們一聽覺得特別振奮。因為我們已經在這個方向上發展了十年了。所謂的新質生產力,在藝術院校的理解來說,就是如何把藝術創新的能量能夠賦能到科技創新,將藝創和科創結合,更好地形成一種對技術的日常化、技術的應用場景的開發以及我們對於日常生活的再造。這是我們從藝術設計的角度對新質生產力的理解。

十年來,依託DIA中國國際設計智造大獎這樣一個平台,我們前所未有地在網際網路、大數據這樣一個未來人類生活場景的介面上搜羅了全世界的信息。這個大獎每年都有上萬名作者投稿參選,經過層層遴選,其中最優秀的部分加入了我們的資料庫,同時每年評獎,評獎其實是一種導向。經過十年的努力,我們的導向已經贏得了國際專業領域的尊重和認可。大家都認為,像DIA這樣一個以設計智慧推動智能製造的方向,全球獨此一家。它連接了全球的設計師組織和設計師群體,每年DIA評獎,大家都會關注,看看今年在這個領域、在人類智能生活的方向上,有哪些新的設計、新的想法、新的產品。

但對我來說,我覺得DIA最大的意義不只在於這個獎項本身的影響力,DIA最大的價值是它作為一個平台所連帶的100多個國際設計組織、幾千家國內外先進位造企業、以及幾萬名設計師群體,他們相當年輕,對新技術相當敏銳,這是我們最大的財富。從去年開始,我們提出從DIA發展出DIU(Design Intelligence Union),從一個大獎,依託它的所有連接、網絡和資源,形成國際設計智造聯盟。這個聯盟,在探索和實踐、發展、推薦新質生產力的方面,未來將會發揮巨大的作用。

展廳現場。

100多年前,德國有一所偉大的設計學院叫包浩斯,包浩斯應該說是現代設計的源頭,同時也是現代生活的源頭。今天我們習以為常的現代生活,從一個個玻璃盒子樓房,到我們的日用設備,都是包浩斯的產物。但是包浩斯憑一個學院,一群藝術家、設計師,改變不了這個世界,也不能使德意志製造騰飛。只有將包浩斯與德意志製造結合起來,它們共同破題,破的是「標準化」的題,才使得德意志製造在相當一段時間內領先世界。100多年以後,中國美院依託DIA這個平台及其全球網絡,我們來構造一個國際設計智造聯盟,破的是「智能化」這個題。大家都在談智能化,都在說AI的革命,但實際上智能化這個題我覺得在生產力的意義上還沒有完全破題。靠藝術家自己努力是不行的,必須要跨界集成。

我們看到,非常多的產品都是跨界集成的。對新質生產力的探索,更要跨界、連通、互動。要想破解、推動、發展新質生產力,我們必須要打造一個創新聯合體,而這個創新聯合體,必須要能夠把教育、產業、科技和傳播融為一體,打造一個跨界反應堆,把搞藝術的、搞科技的,甚至搞哲學、搞人文的和搞科學技術的、搞產品策劃的人,把這些人才,這些能量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個跨界融通創新的反應堆。只有這樣,我覺得它才能夠真正地破題新質生產力,才能夠把我們的人才鏈、產業鏈、供需鏈、價值鏈、傳播鏈打通,形成一個真正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創新生態。這是我們中國美術學院一直希望推動的。

坦率地說,很多朋友會覺得,這不太像美院做的事兒,美院做的事兒不就是畫點畫,寫寫書法,做做雕塑。實際上,這幾年美院一直在倡導,我們不但要做融通東西方歷史的經典之學,而且我們要做推動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創新之學,同時我們還要打造紮根中國大地的有為之學。這個創新之學、有為之學,就需要我們打開學院的大門,我們要推動科藝的融合,產教的融合,能夠讓我們的老師、學生,藝術界、設計界的力量,能夠跟更多的科技界、產業界的力量,甚至跟媒體界的力量聚合在一起,共同地謀劃我們人類的更加美好的未來。所以,我一直覺得,學院的價值就是引導心靈向上,推動社會創新,而藝術的價值就是人的保存和人的發展,世界的發現和人的發現。這是這些年來我們中國美術學院和各界的同仁們共同去努力探索的過程中所收穫的理想、信念。

南都:與全球各類設計獎項相比,DIA中國設計智造大獎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高世名:大家可以看到,這裡面非常多的作品其實並不是在外觀上下功夫的。以前,藝術最容易破題的其實是外觀設計,就是要做得好看。但我們,我們這次破題的是智能化,是在數字智能化這樣一個大數據智媒體時代,我們如何去推進產品設計,如何去重新塑造我們的日常生活,推動社會創新。所以,數字化、智能化,是這個大獎最本質的東西。

南都:在評獎標準方向,是不是也有人文關懷方面的側重?

高世名:比如說我們的第一屆大獎,一中一西兩個作品獲得金獎。一個是具有東方美學和東方智慧體系的一個智能廚房系統,另外一個金獎獲獎者是個美國的設計師,她其實本職不是設計師,她是個科學家,她用納米技術做的紙做了一本書,這本書被稱為「可以喝的書」。這本書,大家讀一頁,撕下來,做成一個過濾器的形狀,就可以把受污染的不幹凈的水源變成直飲水,這完全是靠材料科學,但這樣一本可以喝的書,對非洲地區亟須純凈水的民眾的健康是非常有價值的。

展廳現場。

南都:DIA對中國美院的教學產生了什麼影響?

高世名:它一定是推動了中國美院的教學現場在往更加智能化、更加科藝融合、產教融合的方向發展。我讀書的時候,中國美院是個小美院,學生三百多人,教職員工五百多人,國油版雕藝術史,基本上是這樣一個專業方向。現在我們有29個專業,16個學院,20個教學單位,僅設計學科就有5個學院,而且是非常強大、飽滿的5個學院。這些新的方向,新的探索,就是通過這個大獎,讓我們更連通了最前沿的產業,同時連通了大量的科技人員。比如說,以前我們怎麼能夠跟一個做智能計算的衛星團隊發生關係呢?我們是不可能的。但現在我們成為了工作的夥伴。關於月壤的探索,我們也是跟上海的光源科技有一個共同的團隊在合作,上個月,在中國美院的畢業季的畢業創作里也展現出來。這在以前的中國美術學院絕不可能。

我們已經持續八年招收理科生了,都是高分,640、670這樣的分數;同時在整個的學院的設計學科、建築學科、影視學科的基因之中,也更多地注入了科技的因子。我跟我的前任許江院長有一幅對聯。許院長在20年前設定了學院發展的基本的歷史方位、文化主張,叫「全球本土,雙輪驅動」。三四年前,我給他對了下聯:「人文科技,雙向匯通」。一個是文化方位,一個是我們辦學的新的方法,新的途徑。

采寫:南都記者 黃茜 通訊員:王怡航 陳歆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0e20f4ee9c297c73d81bdf586e8b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