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師,我看過很多育兒書籍,大家都說現在需要賞識教育,賞識不就是夸孩子嗎?但是我發現我們家孩子,無論你怎麼夸都沒什麼效果?而且有些時候誇獎比但達不到預期效果,反而會出現反效果。
上個月他們學校月考,她的數學考的比較好,回家跟我得瑟,我就誇他啊。我說:「哎呀,還是我兒子聰明,能考這麼高的分!」誰知道他聽了我的話之後?並沒有多激動反而有些黯然的就走了。這孩子一夸就翹尾巴,這不昨天又考試,那分數就直接下降了,明明在家做過的題就愣是沒做對。
而且我發現自從我開始誇獎這孩子,這孩子做事情的時候就開始退縮,遇到困難點的事情就說自己不會,做不到!難道我的誇獎出錯了嗎?如果我不能說他聰明,我又該如何誇獎他呢?
這是一位媽媽的疑問,她的誇獎不但沒有起到預期的作用,反而有明顯的反作用。其中主要原因就在於她經常誇獎孩子聰明。
為什麼不能誇獎孩子聰明呢?
心理學家克勞迪婭.穆勒和卡羅爾.德韋克曾經針對這個問題做過一系列的實驗。
他們最擔心的是如果誇獎孩子原始的天分,可能會產生一些負面作用,比如我們經常說孩子聰明。孩子這次考好了,我們說他聰明,如果下次他考不好,那算怎麼回事兒?
他們認為當夸孩子聰明的時候孩子就會產生壓力,不敢去挑戰自己,孩子會怕那些挑戰暴露自己缺陷。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克勞迪婭.穆勒和卡羅爾.德韋克尋找了很多小學生,然後把這些學生分成兩組,讓他們解決三組問題,並且在過程中給予不同的反饋。
他們先讓孩子解決第一組的題目,在這組的題目中,孩子們被告知他們做的很好,至少都得分80%以上(無論他們的實際得分多少),然後就開始給孩子不同類的反饋。對於一些孩子他們說:「在解決這些問題上你很聰明!」對於另外一組孩子他們則說:「看得出來,為了做出這些題目你付出了極大的努力。」
然後,研究人員又給孩子們安排了另一組更困難的任務,他們告訴所有的孩子們這次考試孩子們都不及格(無論孩子的真實成績如何,都被告知不及格)。
接著,研究人員開始對孩子們進行第三次考試,這也是實驗的真正目的。他們想知道當這些孩子面臨第三個挑戰的時候,這兩組不同的孩子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
那些因為天生能力而受到表揚,而後遭到挫折的學生,他們在第三組任務上的表現會不會不如那些被告知在第一次挑戰中成功,是因為他們努力了的學生。
結果很明顯:當孩子們得到關於第一個任務的反饋是他們之所以能取得這麼好的成績,是因為他們很有天分,特別聰明,然後第二個任務中又經歷了失敗,那麼他在第三個任務中的表現就會直線下降,儘管他們有可能會更熟悉這些類型的任務,但他們實際上第三組任務中所獲得的分數比第一組任務要更少。
那些被誇獎在過程中比較努力的學生,在第三組任務中的表現明顯有了改善,他們更有可能努力堅持解決所面臨的問題。
心理學家發現被誇獎孩子堅持努力可能將來會更主動選擇能讓他們學到東西的任務,而不像那些被誇獎「這是我本來就很擅長的問題,所以我可以做給你看,證明我很聰明的孩子」。
克勞迪婭.穆勒認為可以通過描述兩種不同的心態解釋這一原理。一種是「固定心態」,這種心態認為我們的品質是一成不變的,結果導致我們需要持續不斷的一而再再而三的證明自己的聰明和天分。
在關於小學生的研究中,孩子被誇獎聰明的時候,實際上是鼓勵孩子以一種固定心態看待自己。長期下去,孩子會不堪重負,他會擔心別人看到自己的不聰明,天分不足,所以做事情就會避重就輕,遇到困難的事情就直接撂挑子不幹了!
另一種是「成長心態」,這裡突出的信念是人的基本素質是可以通過努力來不斷培育和完善的東西,所以當誇獎孩子很努力的時候,他們不會有壓力,反而會想變得更好。
這個實驗得出的富有啟發性的觀點是:儘管人們的能力各有不同,但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勤奮和歷練來獲得改變和成長。
所以在我們誇獎孩子的時候,我們不能給他以固定的心態,所以誇獎他聰明,或者說誇獎他原本所有的天分,只能帶給孩子壓力,但是如果我們誇獎他勤奮和努力孩子就能獲得改變和成長。
那麼,我們具體應該怎麼誇獎孩子呢?對於這個問題兩位心理學家也給出了答案。
1、誇獎要及時!
誇獎孩子的時候,需要緊隨孩子做的那件事情,越是和孩子做的事情緊密,誇獎的越及時越好。
比如孩子上周測驗拿回了考試卷給我們看,我們到了周末才想起來說孩子做的卷面認真,乾淨,複習努力。孩子是沒有多大感受的。
當孩子展現出好的行為的時候,我們當時夸,最好不要隔天,這樣的誇獎對孩子來說更有效。
2、夸細節,而不是看結果
在誇獎孩子的時候,很多人最常犯的錯誤不是夸聰明就是看結果,往往會給孩子來一句「你好聰明啊,將來肯定可以當數學家。下次繼續爭取一百分。」這孩子壓力得多大啊!
有些孩子本身沒有考好,難道就不需要誇獎和鼓勵了嗎?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去關注細節,而不是結果。
比如孩子拿回數學卷子來了,無論他考了100分,還是60分,我們都可以找到他寫的特別好的地方,比如解題步驟清晰,字跡乾淨,這些都是可以誇獎的地方,而不用盯著分數和錯題,這樣的誇獎孩子更受用一些。
3、夸孩子努力堅持的過程,而不是看名次。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學霸,但是每一個孩子都行走在通往學霸的路上,就看我們怎麼去助攻。
當孩子的成績不盡如人意的時候,恰恰是他最需要誇獎和鼓勵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要看孩子努力堅持的過程,而不是成績。
尤其是孩子越來越大的時候,自己努力,別人也在努力。他可能通過努力這次考試比上次考試多考了十幾分,但是名次還在那裡晃悠,甚至還落後了幾名,這個時候我們更要給孩子打氣,給孩子鼓勵。
這個時候我們尤其需要強調孩子努力堅持的過程,並且告訴孩子通過努力堅持他所取得的進步,而不是和別人比較名次。
誇獎孩子的堅持努力,和過去的自己比較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