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為了學習古畫,破壞敦煌壁畫,專家:功大於過

2020-04-21     聆微藝術

張大千為了學習古畫,破壞敦煌壁畫,專家:功大於過

他破壞了敦煌壁畫,卻成為享譽世界的大畫家,一幅畫賣2.25億

我們都知道,在近代有一位大畫家,少年成名,擅長臨摹古畫,臨摹的作品與原作難分真假, 20歲出頭的張大千,在畫壇上早已小有盛名,但是自己的畫的畫,不如古畫暢銷,於是干起了仿古畫的營生。


敦煌壁畫

寧波的富商李茂昌就買過他的一幅仿品,被人識破後,李茂昌不但不生氣,反而十分欣賞張大千的才華。

或許是這種經歷,讓張大千做事風格,總是讓人意想不到。

在上海時,張大千的未婚妻病故,張大仙萬念俱滅,遂松江禪定寺出家為僧,雖然僅三個月就還俗了,但是張大千自此之後,對佛學文化產生了深厚的興趣。


敦煌的壁畫

在偶然一次機會,張大千從朋友馬文彥的口中得知,敦煌有古壁畫,而且場面極其宏大。

一生好遊覽的張大千,按捺不住去一探究竟的心情。於是帶著幾個學生,到了敦煌這個苦寒之地。


到這裡之後,他被敦煌壁畫深深的震撼,於是一住便是三年,在此期間,他除了做些簡單修繕的工作,就是不斷的臨摹壁畫。

張大千臨摹的功力,咱們是見識過的,即使如此,他自己也不敢稍有懈怠。他不敢在臨摹的過程中妄加一絲個人的理解。而是竭盡全力的去做一個「人形複印機」。


張大千臨摹的敦煌壁畫

但就是這個過程中,張大千的一些行為,在社會上產生了巨大的爭議。他發現敦煌壁畫不是表面的一層,而是一層疊一層。

敦煌佛窟建成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不管朝代如何更迭,總會有人來這裡修繕壁畫,每一個時代,都有著自己獨特的作畫方式,所以偶有後人在壁畫上抹上泥巴,重畫壁畫。


所以張大千撥開了表層的壁畫,來臨摹下面更早一些朝代的壁畫,學習古技法。

張大千曾作出過解釋,說道,他剝離的是兩側甬道上受損最嚴重的壁畫,在剝離前,早已面目全非,為何不上下面的壁畫重見天日?


張大千的作品

專家解讀:「張大千的行為,功大於過,如果說沒有張大千去臨摹敦煌壁畫,那麼沒有人知道敦煌的壁畫竟如此精彩,更不會有現在這般重視的保護意識。而張大千也通過臨摹的方式,將重要的名畫,以另一種方式保持了下來。這也是保護的一部分。但是確實,主動剝離壁畫的行為欠妥,但鑒於特殊的時代背景,功大於過。」


張大千作品《桃花園》

而部分網友依舊認為,張大千剝離壁畫是自私的行為,他是為了學習各個朝代的繪畫技法,融合百家之長,提升自己的能力。

也因此鞏固了張大千在畫壇的地位,如今張大千的一幅《桃園圖》價值2.25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oIKnnEBfGB4SiUw7ie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