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汽車出大招:2000萬輛新能源車,不該被冬天卡脖子

2023-12-18     金錯刀

2023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有一個關鍵詞:合作共贏。

從年初開始,不少新能源車企之間的合作,都是顛覆認知級的。

5月初,長安和吉利摒棄前嫌,圍繞新能源、智能化等產業生態,開展了戰略合作。

5月底,特斯拉Model Y用上比亞迪的刀片電池,開啟了特斯拉使用中國品牌電池的先河。

7月份,大眾花了50億找小鵬買技術,雙方簽署了戰略技術合作協議,打開了外資與新勢力合作的大門。

11月底,長安和吉利,相繼加入蔚來的換電朋友圈,使換電市場從「各自為戰」走向「合作協同」。

在上周,長城發起了「共同提升中國新能源汽車環境測試水平」圓桌論壇。

論壇邀請了三十多位來自行業權威機構、產、學、研和媒體的專家,一起探討如何推動中國汽車高質量發展和高質量測試。

在懂車帝的冬測風波後,這場論壇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測試自由」,帶來了更多想像。

一場新能源環境測評的顛覆戰,正在悄悄打響。

新能源車過冬,測試也要捲起來了

上周「多家車企質疑懂車帝冬測」衝上熱搜。

起因是懂車帝發布了《2023懂車帝冬測》,在嚴寒天氣下對多款混動車型純電續航進行了測試排名,測試結果引起了多家車企高管的質疑,直呼測試「不專業」。

余承東帶頭怒懟「不科學」,長城、吉利、起亞等車企紛紛跟進質疑「欠嚴謹」,這種車企「圍攻」垂直媒體的情況實屬罕見。

懂車帝風波背後的本質問題是,汽車測試標準的完善程度,跟不上中國新能源市場的高速發展。

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全年銷量預計將達到約940萬輛,相較去年的688萬輛,同比增加了36.6%。

對於車企來說,高速增長背後,產品的安全性是產業實現跨越和變革的核心,也是車企的重要賣點。

而新能源汽車續航數據的含金量,和油車的油耗、性能同樣重要,不僅能看出一輛車電池的配置,還能看出一個品牌實力的高低。

因此,公正、專業的測試,是新能源車企的剛需,也符合未來行業的發展趨勢。

對消費者而言,新能源車抗寒測試結果,也是選車購車的重要決策依據。

尤其是對北方城市的車主來說,抗寒性很有必要進行測試,車主能根據測試結果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車。

但現階段新能源車測試中,行業內普遍缺少統一標準,這也就導致各類第三方機構或媒體均採用不同的測試標準,結果也不相同,使得其公正性、一致性、嚴謹性無法保障。

今年3月,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第三方測評」對消費者權益影響調查報告》,中消協共計350家「第三方測評」帳號進行了體驗式調查後發現:

93.1%的「第三方測評」涉嫌存在測評標準類問題,其中缺乏測評標準的主觀性測評多;
55.7%的「第三方測評」涉嫌存在商測一體、以商養測類的模式難保公正性;
37.2%的消費者反映通過觀看「第三方測評」所購買的商品出現過質量問題;
35.7%的「第三方測評」存在涉嫌虛假測評類問題。

可見,大多媒體測試缺乏專業機構的參與和監督,這會讓很多車企在產品上付出的努力大打折扣。

從行業發展和需求層面看,共建科學合理的評測標準,是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發展趨勢。

解決真痛點,論壇放出兩大狠招

標準和規則的制定,並不是單一的戰術動作,而需要在企業的帶領下,集全行業智慧共同解決新能源車環境測試中存在的痛點和難題。

如何找到最適用、可複製、高效破局的方法?這次論壇各行業專家,圍繞兩個關鍵詞進行了探討。

第一個關鍵詞:公正全面

測試的核心是客觀和公正,客觀和公正的核心則是專業與嚴謹。

測試中的一絲不嚴謹,就會導致一款產品受到不正確的評價,甚至小細節上的疏漏,會讓一個擁有豐富評價體系的測評節目失去它應有的價值。同時,不客觀、不公正以及不科學的結果還會損害經營者商業信譽,破壞公平競爭的商業環境。

對此,長城汽車總裁穆峰給出建議:「在高質量的市場和輿論環境,需要行業機構、媒體朋友與中國車企一起共創共建。」

長城汽車總裁穆峰

這次論壇聯合了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汽研、招商車研、中汽中心、天檢中心、長春中心、天津大學等十多家專家學者和十多家行業頭部媒體,從新能源產業、專家學者、權威媒體、測評專家等多個角度出發,以求打造公正全面的測評輿論環境。

對於如何構建公平、公正的測試標準和測試體系,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的觀點足夠有代表性:媒體評測標準要遵循科學、嚴謹的原則,才能得出有參考價值的結果。

畢竟,高質量的輿論環境,是推動中國汽車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

第二個關鍵詞:極致專業

在會上穆峰表示,高質量發展不是零和博弈,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回歸造車本質。

造車的本質就是對複雜度的管理。

放在新能源汽車環境測試上,就是要從複雜的產品和用戶痛點出發,給出專業有效的解決方案。

在論壇上,長城帶領各方專家,不僅在方針政策上給出了七項倡議,還呼籲帶領同行幫助第三方媒體,把細緻專業的測評能力儘快落地。

比如針對各家媒體測評標準不統一的痛點,長城汽車率先為媒體開放測試資源,支持媒體朋友在這一平台上開發、開展更多專業視角的測試項目,全力推動媒體創作高質量內容。

不僅如此,長城汽車還會在明年夏測中開放相應的測試資源,以提升夏測的科學性、嚴謹性。並呼籲同行開放測試資源,提供測試車輛,推動早日出台更加專業嚴謹的新能源汽車環境測試標準。

整個論壇的核心就如穆峰所說,開放共贏,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全球人類共識。

專業的事做到極致,才有顛覆的底氣

當下大環境仍舊嚴峻,新能源汽車測試環境標準的建立,勢必是場持久戰。

而論壇的戰略意義,也不只是創新交流這麼簡單,更是一把信號槍,標記出一條成長路徑和心智入口。

對行業來說,大會提出了很多切實的解決方案,讓大家對新能源測評環境的未來發展,有了更多信心。

長城汽車作為中國頭部車企代表,有33年的造車經驗,他們的測試標準是結合國家標準、全球標準、企業標準,積累出的一套領先全球的專業汽車測試系統。

這個系統能聚焦整車核心性能,滿足最嚴苛的全球化標準驗證體系,涉及能耗、動力、操穩、充電、乘員艙氣候以及環境適用性等維度,貼合全球用戶實際用車環境。不僅能以211項測試標準構建⻓城新能源汽車環境試驗標準框架,覆蓋常規環境測試,還能模擬全球極溫極寒評測環境,通過56項測試科⽬,21個硬核測試設備,覆蓋極熱、極寒、高溫高濕以及高海拔等極限環境測試和驗證,擁有國內遙遙領先的全環境測試和驗證能⼒,能夠保障整車產品設計質量,實現產品高質量交付。

未來,企業專業測試平台再加上第三方媒體的公信力,能讓媒體測試內容更有公信力,也能成為除了車企自身和科研機構之外,另一個有分量、有價值的評價手段,真正推動汽車行業的發展。

對車企來說,長城起到帶頭作用,為以後更多車企共建標準創造了想像空間。

一個合理的續航測試流程,要控制除了受測車和測試指標以外的所有變量。

以美國公認最接近日常的實際續航數字的 EPA 續航測試為例,為了得出一台車的續航如何, EPA 把測試的流程分成了四個大部分,分別是城市工況、高速工況、高溫工況和低溫工況。

不管什麼車,只要是在做同一項測試,那麼它的車速、加減速的幅度、測試的時間、測試的里程都是完全一致的,時間精確到秒,速度精確到小數點後一位,里程精確到 10 米。

想要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全世界的地位升高,共同呼籲標準,打造高質量的輿論環境,是中國汽車企業和媒體共同的責任和義務。

長城作為車企老大哥,在行業面臨共同難題時,不加入混戰,而是反應迅速勇於擔當,這背後蘊含的是長城的領頭羊精神。

長城第一個開放旗下所有的專業測試場地、專業測試工具、專業測試人才及專業測試科目,能最快最有效地為新能源汽車測試提供最好的測試平台,打造最公平公正、專業嚴謹的測試環境。

開論壇呼籲更多同行一起重塑中國汽車高標準,為中國汽車嚴把品質關,更是能為中國汽車品牌全球出海鋪平評測和認證道路。

對新能源市場來說,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從業者的探討和互動,支持國家「建設同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要求相適應的涉外法治體系和能力」,也是未來中國新能源汽車進軍國際市場的底氣。

汽車的高質量發展不是百米短跑,而是一場長跑馬拉松。速度固然重要,但質量更加重要,這就需要包括企業、媒體、專業機構在內的多方長期共同努力。

結語: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要抓住這個趨勢,需要足夠的前瞻性。

長城早就抓住了測評環境標準統一的趨勢風口,在過去幾十年里,積蓄技術力量,通過這次論壇整合行業資源的同時,讓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環境測試,以更高標準面向全世界,持續推動中國汽車產業更高質量發展,讓中國汽車品牌更具全球競爭力。

從這個角度看,大會討論形成的倡議和方向,對於整個產業的影響,是世界級的。

夯實自己實力的前提下,為行業貢獻力量,這才是大廠最該做的事。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f8ed2ce46edb5c9b5317fca7d3cc84e.html